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文章//为啥自己检查总是看不出错别字,别人却一眼就能看出来?

错别字这个东西,自己查,还真不容易。

很多时候你真的是检查了好多遍了,也真的觉得自己看得够仔细了。

当你确信肯定真的没有一个错别字并准备上交时,旁边某个人,也许是你的同桌或是谁,可能就只是瞟了一眼,就对你说:“这儿有个错别字”,并指了指位置。

你一看,哎哟,还真写错了。可TM的为什么我当时看了那么多遍就是没查出来呢?

不过老实说,这玩意儿其实并不会对你的文章理解带来多大困难。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往往会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聚焦在这个失误上。

所以当你写了一篇堪称“匠心独运”,“锋发韵流”,“浑然天成”到简直“无懈可击”的文章时,读者看了就只想说:“第4段第2行有个错别字。”

所以错别字这个东西很讨厌,它会让人把注意力放在不该放的地方。

也容易给一些吹毛求疵的人落下话柄,并且想自己把它全部揪出来还很不容易。

可我们的确也在好好地检查,咋就是看不出来呢?

其实,这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熟悉感。

自己写的文章自己肯定是很熟悉的,所以,我们在检查时对错别字就可能出现这两种情况:

看不见

视而不见

1. 看不见

要知道,我们的注意力是非常宝贵的,所以,我们的大脑就会尽可能地去节省它,能少用一丝,绝不多用一丝。

所以一些不太重要的重复操作就很可能被无意识化或整体化。

打字时候的“盲打”就是一种无意识化操作。

因为打字员在多次按键过程中完全熟悉了各个键位的位置,就可以在脱离视觉的情况下继续打字。

而我们检查自己的文字就是一种短期重复的过程。

这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很容易采用“整体化”策略,即:我们会经常用“扫视”而非“凝视”。

哪怕你已经很克制自己了,可是随着检查次数的增多,你的耐心会让你很难保持对全文的逐句凝视。

我们肯定做不到像机器人一样能对细节极致把控,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我们总会不可避免地忽视掉某个错误。

2. 视而不见

我们的大脑在吸收感官信息的时候并非绝对客观的,它会和我们的期望相结合。

所以当你检查自己的文章时,你自己很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就会对你的语言和词汇有一个预设的立场。

这样就可能导致你在检查某个句子时,也许已经看到了错别字。

可你心中一直想的是一个正确的句子,正确的表达,你可能就会把“错”字直接看成“对”的字,然后跳过,继续检查。

而读者之所以更容易检查出错别字就是因为这篇文章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

他们对于文意并没有提前知晓,所以,他们对于这些细节,就会更加关注。

至于那些一眼就看到你错别字的那种情况,一般是巧合,虽然它的确很挫伤你的自信。

那么我们能如何应对这种问题呢?

上文说了,我们检查不出来错别字的原因是熟悉感,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降低熟悉感。

具体来说,你可以更改一下字体和背景颜色,也可以将电子档转为纸质档或是反过来。

这些做法能有效降低你对你文章的熟悉感,这样,你就更容易找到错别字或是一些其它错误了。

不知道这篇文章有没有解决你的某些困惑呢?

作者:尚进

编辑:一碗米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笑来老师的文章总有错别字
写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刚做公众号时候,要注意到的细节问题”
【164】让你的文章印到读者脑海中(上)
鲁迅多篇文章有错别字,为何入课本时不修改?专家:想改但不能改
140个错别字,语文老师要求全部掌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