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玖情感挽回】为什么有的人会在亲密关系中过分黏人?

    

遇到对的人不易,且行且珍惜

漫长相守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爱情走到最后

努力过,付出过,妥协过,包容过

不忘初衷,为爱永恒


1

很多人都会发现,当自己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在爱上对方之后,总是会变成另一个人。

原本独立自信,如今黏人又患得患失,原本开朗活泼,如今不敢多说一句话·······

这些都是我们在进入亲密关系后,才会产生的变化。

这是因为没进入亲密关系之前,我们所展现出来的,只是我们的“外表”,

但是只有当进入亲密关系之后,我们内心那个真实的自己,才被放出来。

恋爱会触及自身童年,如果曾在童年遭遇创伤,那么恋爱会帮助我们袒露出自身伤痕,从而进一步获得治愈。

而在亲密关系中变得过分黏人,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安全感是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寻找的根本内心需要,也是我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出于对安全感的追寻,我们有可能会非常黏另一半。

但是亲密关系的不确定性对我们内心的安全感考验很大。

如果我们缺乏安全感,渴望在亲密关系中通过过度依赖,让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常常容易把对方推得更远,导致更加没有安全感。

在生活中有太多因为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导致亲密关系出现问题的情况。

对此,很多人苦不堪言,迫切想寻求办法解决自身问题。

其实,如果一味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总是治标不治本,想要彻底解决安全感问题,还需要改变自己的内在模式。

保持对自己内在模式的察觉,真正放下内心的伤痛,完成与自己的和解,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2

仔细思索一下自己的内在模式是怎样的?

我们的内在模式和儿童时期形成的依恋模式直接相关,根据心理学实验得出,儿童的依恋模式大概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会很愉快玩耍,但是又不会总依附于妈妈,

当妈妈走开后,会有失落,但是很快又可以开心玩耍,妈妈回来后,会很开心寻求接触。

第二种是回避型依恋,这是一种不安全型依恋,这样的儿童在妈妈离开时,不会感到紧张,

而妈妈回来后,也不会寻求接触,表现出一种忽视和躲避的行为。

第三种是矛盾型依恋,也是一种不安全型依恋,这类儿童与妈妈在一起能愉快玩耍,但是会对妈妈的离开反抗强烈,

妈妈回来后会寻求接触,但是同时又表示反抗,不能继续玩耍。

而我们上面所讲述的,在亲密关系中缺乏安全感,会过分黏人的类型,就是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不安全依恋的人总认为是伴侣对自己不够好,认为是对方破坏了关系,

面对伴侣常常会有指责抱怨,而不懂得如何改善两个人的关系,容易陷入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他们大多数没有爱人的能力,只能等待别人来爱他们,去引导这段关系往前走。

3

那么,如果你是不安全型依恋者,该如何改变呢?

第一步当然是判断自己是哪种类型,明白自己的内在模式

其次,要明确两个认知。第一,我不会随时被人抛弃,我的世界是安全稳定的;第二,我值得被关注和被理解,我的世界充满爱。

其次,在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不受控制时,不要急于指责对方,而是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在需要,

找到当下需要是否与自己的童年有牵扯。

情侣关系中很多情绪,来源于童年时期被压抑的对安全感的渴望。

亲密关系会让我们退回童年,那份未被实现的童年渴望,就成为当下的需要。

第二步接纳自我,学会自我关怀。

当你发觉自己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挣脱,冷静观察自己内心,感受此时内心的痛苦、压力、负担。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体会自己情绪,发觉深层次自我需要。

做自己的内在父母,照顾自己的内心小孩。

当自己状况不好时,引导自己安慰内心小孩,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

从而慢慢让内在模式进入良性循环,找到内心的安全感与价值感。

恋爱的过程也是治愈自身的过程,慢慢来,相信一定可以收获完美的爱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简快分享(13)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被评“亚洲第一渣女”,20年连换17个帅哥:为何她只爱25岁的男人?
具惠善安宰贤离婚,张予曦陈柏融分手:“物化”的爱情为什么很难长久?
为什么,经历背叛的婚姻里,需要被背叛的一方做出“改变”?
依恋,那熟悉的陌生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