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设计】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1-3
userphoto

2022.08.08 江苏

关注
作者简介
姜欣,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四中学教师,赤峰市语文教学能手,曾荣获“赤峰市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第三届全国语文主题课堂竞赛特等奖第一名”等,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学到初中,和学生一起在语文的天堂里诗意的遨游,和学生共同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幸福。
第1课时    初读文章  辨析体裁
【课型】单元预习课
【预习内容】
教材:《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
【学习目标】
1.明确本单元主题,识记本单元重点文学常识和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够辨析四篇文章体裁。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本单元四篇文章常识和字词。
2.能够辨析四篇文章体裁。
【学习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交代本课时的任务,阅读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主题及学习目标。
活动二:依据要求,通读文章
幻灯片出示要求:
1.认真阅读4篇文章,标注课文段落,依据文章的课下注解了解文章的作家作品,并完成下列表格。
课文
作家简介
作品出处
文章体裁
《皇帝的新装》
《天上的街市》
《女娲造人》
《寓言四则》
2.辨析体裁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具有讽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3.识记字词,勾画并正确掌握每一篇文章里自己不能准确认读、书写、理解的词语,进行识记。
活动三:问题探究,小组合作
1.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四篇课文,完成下列读书要求。
快速阅读《皇帝的新装》一文,把握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内容。
默读《天上的街市》,诗人面对黑夜都看到了什么?描写了牛郎织女怎样的生活情景?
默读《女娲造人》,想一想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女娲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初读《寓言四则》,简单概括每则寓言都讲了怎样的故事?
2.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进行讨论。
3.提炼并整理出自己在每篇课文自主学习中的学习收获。
自主学习温馨提示:
学习收获可以是:课文中的知识点、写作方法、好词佳句、可以是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2课时   童话人生
【课型】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皇帝的新装》
丛书:《夜莺》
课外:《丑小鸭》
【学习目标】
1.阅读童话,抓关键字句理清文章线索,感受童话里曲折的故事情节。
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语句的品析,分析童话里的人物性格特点;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拟人化象征的特点。
3.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领悟童话所传递的真善美。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拟人化象征的特点。
2.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领悟童话所传递的真善美。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生就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这位作家曾经写过《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等众多经典童话,你一定知道他是谁?对,安徒生,一个经久不衰的名字,他的灵魂飞翔了几百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这节课追寻着他的脚步,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品读他的童话人生。
活动一:理线索知情节
三篇文章很长,请同学们抓关键词句快速阅读,找出每篇童话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概括童话的故事情节。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皇帝的新装》以“新装”为线索。
爱新装→做新装→ 看新装→ 穿新装→识新装
《丑小鸭》以丑小鸭流浪足迹为线索。
养鸭场→ 沼泽地→ 农家小屋→灌木丛里→种田人家里→花园里
《夜莺》以夜莺的踪迹为线索。
林中唱歌→ 进宫唱歌→ 被赶出宫→ 重飞皇宫
教师小结:三篇童话,我们不难看出都有一条线索串联起不同的故事情节,童话的创作离不开曲折的情节。
活动二:品语言析形象
在安徒生的笔下,创作了许多鲜明,不可复制的人物形象,结合三篇童话的相关语句或段落,想一想文中的人物都各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呢?先来读《皇帝的新装》一文,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述:
文章(   )处运用了(    )描写,表现了这个人的(    )性格特点。
学生读文,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教师小结:结合同学们刚才的汇报,有没有发现,童话里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生动的描写。
作者就是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刻画了皇帝大臣丑恶的嘴脸,我们细细想,连一个孩子都能戳穿的把戏,为什么皇帝、大臣、百姓都会落入圈套呢?
归纳:本文故事情节是作者想象的,不是生活中所发生的,但是却是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展开了夸张的翅膀,这也是童话这一体裁的艺术特色。
分析完《皇帝的新装》,看一看另外两篇童话,来品析一下童话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学生读文,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教师小结:两篇童话都是以动物为主人公,在童话里,往往会让动物植物披上人的外衣,有人的思考,过人的生活,采用拟人化,这也是童话创作的又一艺术特色。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童话的主题,更好地突出童话的主旨的。
活动三:悟主题说启示
读了童话,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明白了许多道理,三篇童话都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呢?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
感知真善美。
1.《皇帝的新装》:向我们传递一种“真”。
2.《夜莺》:我们都应该学会尊重和宽恕,学会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人,童话中向我们传递了一种“善”。
3.《丑小鸭》:丑小鸭其实也是安徒生一生的写照,一个人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那一刻开始的,即使在苦难中也要有对“美”的追求,在幸福中也要存有谦卑的姿态,童话中向我们传递一种“美”。
一篇好的童话还要有一个深刻的主题。
教师结语
第3课时    张开想象翅膀让思维飞翔
【课型】教读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
丛书:《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故事二则》
课外:《风俗通》节选
【学习目标】
1.理解并学习文章中运用的想象和联想的手法,初步培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2.通过阅读,了解神话的特点。探究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并理解文章中运用的想象和联想的手法
【学习过程】
活动一:比读文章——感受不同特点
出示:
1.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                        ——选自《牛郎织女故事二则》
2.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
——选自《风俗通》
阅读两则文言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两篇文言文,一篇是“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一篇是“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和神话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出示:
神话:①虚幻和虚构的.②以神为主.③产生的时间早.④人与自然的争斗
传说:①有历史的影子。②以人为主。③产生的时间晚。④带有阶级争斗性(人与人之间的)。
无论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还是神话中的“女娲造人”,古人的美妙想象都引起了我们现代人的无限的遐思,郭沫若受到“牛郎织女”故事的启发,添加了自己的想象,写下了一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而袁珂根据女娲抟土造人故事,也加了一些想象,进行了改写,丰富了这个神话的内容。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想象”的魅力。
活动二:品读文章——探究想象魅力
(一)《天上的街市》
1.《天上的街市》一诗中郭沫若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仙境——天上的街市,我们一起来看看天上的街市有些什么?
明确:珍奇的物品、牛郎织女等。
2.“珍奇的物品”、“牛郎织女”等都是诗人想象出来的,诗人在诗中先写了什么?街灯、明星
明确:运用想象和联想,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人,于是又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
出示: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甲事物——想到(由此及彼)—→乙事物
(相似性客观存在)
想象:甲事物—创造出(无中生有)—→乙事物
(存在)(不存在)
3.诗歌题目是《天上的街市》,那么,天上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明确:美丽的、富足的、幸福的、舒适的、自由的......
如此美好,还记得课的一开始我们读的那个关于牛郎织女的文言文吗?结合下面这首古诗我们说一说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现实生活是什么样的?与郭沫若的诗中有哪些不同?
出示: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郭沫若的诗歌中,作者想象着牛郎织女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和传说的结局恰恰相反。那诗人为什么这样改编呢?请看当时的写作背景:
出示写作背景:
“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欺压,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目睹了社会的黑暗,感到苦闷,但他没有失望悲观,而是依然不倦的追求着光明。作者于1921年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结:适当的想象能突出文章的主题。
(二)《女娲造人》
1.默读《女娲造人》,对照《风俗通》中关于女娲的记载,找出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些细节最见作者的想象力?画下来相应的句子。作者发挥这些想象对塑造女娲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情节:女娲造人的动机;女娲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欢欣喜悦的场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乐等情绪。
小结:合理的想象使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具体,使故事血肉丰满。
课堂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已备好 待君来取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六单元学
皇帝的新装(教师中心稿)
皇帝的新装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精编习题及答案(基础与拓展)
备课手记|三上三单元备课构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