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电影已经灭亡,我们寄希望于新电影

第357期

不久前听闻国内即将引进《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时隔二十年,导演沃卓斯基兄弟不知道为什么变成了沃卓斯基姐妹,基努.里维斯也从奶油小生变成了胡茬大汉。

看过《黑客帝国》的同学应该都会惊异于它庞大的世界观,人类成为机器饲养的宠物,意识被囚禁在机器创造的虚拟世界。

不过机器生成虚拟世界这个理念在科幻文学领域早已出现。

《世界旦夕之间》

1964年,美国科幻作家丹尼尔.弗朗西斯.伽洛耶的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重模拟》(Simulacron-3),这是科幻文学史上首度描写虚拟世界题材的小说。

本期我想向大家分享的影片,正是由《三重模拟》改编成的电视电影,德国新电影大师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于1973年的作品:《世界旦夕之间》(Welt am Draht)。

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值法国新浪潮运动如火如荼之际,德国也开始了新电影运动。

旧电影已经灭亡,我们寄希望于新电影”

1962年春,奥伯豪森电影节上,26位德国青年电影人联名发表的《奥伯豪森宣言》,它揭开了一个从6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的、浓墨重彩的电影运动的序幕。

到了70年代,新电影运动达到高潮,法斯宾德与赫尔佐格、施隆多夫和文德斯被称为“新电影四杰”。

法斯宾德1945年出生于巴伐利亚,法斯宾德小时候,母亲忙于工作经常给他电影票,这催生了他对电影的痴迷,使得他对影片创作拥有着超乎常人的热情与精力,几乎可以担任片场的任何职位,因此可以极大程度的压缩电影的制作成本。

从1969年他的第一部影片《爱比死更冷》开始,14年间由他主导创作的影视高达41部,同时还参与制作30部其它影片。

法斯宾德高中开始就辍学外出打拼,极为反感学校体制化的生活,这种放荡不羁的反叛态度也伴随着他的生活和电影创作,时常身着邋遢的皮衣穿梭于片场和风月场所,甚至在那个时代公开自己双性恋者的身份,这使他经常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1982年,法斯宾德因服用过多可卡因和安眠药去世,去世时年仅37岁。

影片故事发生的时代,人类发明了可以生成模拟世界的机器:斯莫莱克戎1号,它能够精准预测社会经济政治。

创办人沃尔摩尔教授离奇去世后,主角斯蒂勒博士的朋友同事接二连三神秘消失,斯蒂勒发现自以为真实的世界也只不过是“上面”世界的模拟,他只好孤注一掷,选择抗争……

电影前半段的叙事十分超前,后来好莱坞将这套模式复制了好几遍,1999年还把《三重模拟》再翻拍一遍,那部电影叫《异次元骇客》,今年甚至在《失控玩家》又杂糅了些新元素继续炒冷饭。

不同于好莱坞的刻板,打开《世界旦夕之间》第一秒,立刻就能感受到它的与众不同。

影片开场是一辆远处驶来的汽车,海浪般阵阵袭来的白噪音夹杂着厚重的佛教音乐,正当沉溺在氛围中的的时候,音乐戛然而止,只剩空荡荡的脚步声。

影片里多次使用同样的手法,故意制造出不规律的无序性,打破观众在听觉上的连续性,创造了一种片段化的紧张情绪。

具有东方特质的佛教元素在影片里多次出现,法斯宾德并非简单的的堆砌宗教元素,佛经《起世因本经》描述世界也有着层层叠叠的结构。

斯蒂勒的人生与模拟世界一样,布满一层一层的欺骗,当斯蒂勒欺骗其他人的时候,斯蒂勒也被他们所欺骗。

电影里出现了非常多的的遮挡镜头,无生命的物体常常遮挡和包裹片中人物,这是在提醒着观众,他们也是被囚禁在虚假世界的物化人类,与周遭的物品并无二致。

爱因斯坦是模拟世界的联系单元,真实世界与模拟世界的联系人,是模拟世界里唯一知道世界并非真实的角色,当他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后,他选择逃离到真正的真实世界,最终还是被主角发现并送回了模拟世界。

爱因斯坦是影片中最悲剧的角色,他最早认识到自己的世界与斯蒂勒的世界同属虚构,策划了这场“越狱”,却永远的被囚禁在最低层的世界。

这部影片里,最让我感到超前的的并非是层层叠叠的世界,也不是关于独立与自由的反讽,而是影片中女性角色对男性的凝视与窥探。

电影里的女性角色总是处于一种第三人位置,哪怕是主角与女性单独对话,也存在一种极强的剥离感。

法斯宾德将女性数次置身于男性角色身后,给予男性以冷漠且长久的凝视,这是一种观众感受明显觉但主角无法察觉的窥探,凝视与贯穿全片的镜中影像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冷漠寂静的映射主角的一举一动。

深爱主角斯蒂勒的女性叫做“夏娃”,很明显是寓意圣经里的“夏娃”,圣经故事中,夏娃诞生取自亚当的一根肋骨,影片最后,夏娃担任了“亚当”角色,这也成为本片最大的伏笔,斯蒂勒才是那根取下来的肋骨,男性角色成为女性的自我审视的镜像。

电影也是现实生活的模拟,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法斯宾德当年用极低的预算拍完了这部片子,他探索了科幻电影的更多的可能性,并非有大场面和特效的才是科幻片,科幻片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科幻片也可以发生在房里屋外,科幻作品里最弥足珍贵精神就在于对禁锢的挑战。

“任何一种有永恒时空存在的系统,都会让人类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未来。人类总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前进,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

—END—

文编
橘猫不太肥|这只

美编

包子|幸运星是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的电影不仅惊世骇俗,还启发了盗梦空间、骇客帝国!
“臆象宇宙”德中科幻电影展映在京举办
法斯宾德丨从虐恋狂到民族电影
当“看不懂”成为评价影片的标准,我们究竟在看什么
非爽片就难看?大卫·芬奇从未失
《刺客信条》新预告曝光 法斯宾德动作戏难度霸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