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榜待家七年两夺奥斯卡到120帧惨败!李安坠落神坛?

李安,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华人大导演,曾拍摄《喜宴》《卧虎藏龙》《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经典电影,无论是伦理、武侠、喜剧甚至科幻,他都能从容驾驭,并多次斩获奥斯卡、金球奖、威尼斯金狮奖、柏林金熊奖。

他虽然是世界导演中的骄傲,却曾多次经历绝境。例如曾两次高考落榜,还因为没钱拍戏在家里待了七年,后来《绿巨人》《半场无战事》《双子杀手》同样票房惨败,尤其他近年推出102帧高清技术,也被骂为“脱裤子放屁”备受质疑。

1954年10月23日,李安出生于中国台湾。家里有4个孩子,他是最顽皮的一个。李安的父亲说,李安从来都不闲着,不是出去乱跑就是在家里乱钻,身上经常受伤,青一块紫一块的。李安小时候身体并不怎么好,经常生病,但即使病倒了,他也玩心不改,惹得母亲直跟他生气。

高中时期是紧张而忙碌的,李安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高考时,李安发挥得并不好,差6分与大学无缘。落榜给他带来不小的打击,他觉得自己特别没面子。父亲是高中校长,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征求了父亲的意见后,决定去复读。

然而,第二次高考也不顺利,在考数学的时候,他因为过于紧张,腹痛头胀,豆大的汗珠从额前滴下。后来,他甚至不能待在考场里继续答题了。根据规定,复读生再次参加高考时还得扣分,结果李安这次又没考上。

落榜后,李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趁家里没人就跑了出去,直到晚上也没回家。弟弟骑车一小时,才赶到安平海边,找到想一死了之的李安,把他带回家。

复读的第二年,黄重嘉老师对李安的帮助很大。当时,黄老师也就二十几岁,帮他补数学,就像朋友一样。他们还一起听古典音乐,一起谈论文艺。面对这样的学生,黄老师不但没生气,反倒安慰他:“不读就不读,放心去考。”有了两次失败,李安反倒把考试看淡了,本来没抱太大的希望,却考出了优异成绩。

不过,李安1973年选择去了台湾国立艺专学戏剧。但是,在当时的台湾,这种专科院校是无书可读的人才会去的。因而,这对读大学有着特别情节的父亲和李安本人来说,是一种耻辱。

李安开始考虑,是否再复读一次。因为不清楚学了戏剧之后,将来是什么样子。事情的转机也恰在李安迷茫之时出现了,一个学姐正在编导一部舞台剧,邀请李安参演。正是这次演出,李安发现站在舞台上的自己,很快乐。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安隐隐约约发现了自己当导演的某些天分。

但是当李安的父母来学校看望他时,因为居住环境的脏乱差而心生疼惜,最后给了李安一句话:不复读也行。但是有个条件,必须要出国留学。

后来,李安便去了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电影编导。极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和西方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既让李安在留学过程中尝到了不少苦头,也为他日后的艺术道路提供了别人所不具备的先天条件。

安在学校里,很快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在实践拍摄的时候,平时课堂上唾沫横飞的同学,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却总是弄得一团乱麻。而他自己,却总是能够有板有眼,做得井井有条。李安想,在做导演这件事上,也许自己是个天才。

大学期间,李安凭借一部短片《分界线》拿了各种奖,获得各界关注。毕业后,许多公司也对他赞赏有加,一时之间,人生似乎充满了希望。然后那些公司建议他修改自己的剧本,但是李安修改完,一切都石沉大海,无疾而终。

没戏可拍的李安在家浑浑噩噩,一待就是六年。在这六年中,除了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别的一事无成。而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全部由太太承担。李安则在买菜、煮饭、洗碗、扫地、带孩子的闲暇之余,继续看看片子,然后写写剧本。

事实上,李安只能做这些了。为了生计,他也曾做过苦力打过杂,然而工作很快轻而易举被别人取代。用李安妻子的话说就是:“不拍电影,李安就是个死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李安绝望的时候,上天终于向他露出了笑容。他的剧本《推手》、《喜宴》在台湾获奖了。而当时的他,已经连回去领奖的机票都买不起,还是组委会报销的。

上台领奖的西装,是弟弟借给他的。此时是1990年年底,李安已经36岁。剧本得了奖,立马就有人出钱,让李安指导拍摄《推手》。于是,李安第一次有了工作,做自己一直想当的导演。

拍摄资金不足,就将家里的家具搬到片场当道具,结果在一场家庭冲突的场景中,被砸了个稀巴烂。为了节省一个童星的钱,他还让自己的大儿子出演。

后来,《推手》一炮而红,获得了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李安则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从此以后,李安一步一步走上了神坛,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李安。


接着,“父亲三部曲”中的《喜宴》《饮食男女》都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还在台湾金马奖大放异彩,《少女小渔》让李安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

在李安的早期文艺电影中,我们总能感受到家庭内部矛盾碰撞,这样的碰撞或许不够激烈,但一定够深刻,这种碰撞更多的是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许人们永远也无法解决种种矛盾,但在他电影总有办法为其找到思考的出口。

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拍摄的剧情片《理智与情感》上映,这是李安执导的首部英语电影,由艾玛·汤普森、休·格兰特、凯特·温丝莱特联袂主演,该片获得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李安则获得了第53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提名、第4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大卫·林恩导演奖提名。

结果,好莱坞影片《冰风暴》李安导演在这种张力下,仍然使用自己惯常的平缓风格,用配乐来调动家庭成员的思想契合,成功的塑造了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但电影没有收获任何奖项。

1999年,根据丹尼尔·伍德瑞尔的同名小说拍摄了战争剧情片《与魔鬼共骑》,李安凭借该片获得了法国杜维尔电影节美国导演特别成就奖。

2000年,李安导演《卧虎藏龙》最终北美票房1.28亿美元,全球票房2.14亿美元,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超过1亿美元票房的外语片,并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李安则获得了第58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大卫·林恩最佳导演奖。

《卧虎藏龙》在中国电影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将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写入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栏。如痴如花的美景和让人眼花缭乱的打斗让人见识到了中国武侠的魅力。

李慕白和于秀莲这对主角是为西方的知识分子准备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莎士比亚式的对白、崇高的人文境界都恰中要害;罗小虎和玉娇龙这种敢爱敢恨、敢打敢杀的西部牛仔性格的主角是为普通的美国观众准备的;李慕白为师傅报仇杀死碧眼狐狸的故事暗合了《基督山伯爵》的主线,而盗走青冥剑的这条线索又像极了美国的通俗剧。

2003年,《绿巨人》是李安导演第一次口碑与票房都不如预期的作品。绿巨人在特写时特效还不错,但远景镜头中,他显得有点笨拙。片中的大规模动作场面和两对父子关系,处理都有问题,节奏也不够紧凑,所以算比较失败的作品。

但《绿巨人》失败,很快随着根据安妮·普鲁克斯的同名短篇小说拍摄的剧情片《断背山》上映,获得了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李安凭借该片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导演,让人彻底淡忘!


李安接受美国《综艺日报》访问,男主角希斯莱杰与杰克吉伦荷剧烈的性爱戏“秘辛”:“拍性爱戏让我很含羞,以是我把这场重头戏拆解成13个部门,片段式地拍,如许就不会有人想太多。

他最后觉得《断背山》是艺术片,只会有多数观众感兴趣,对付该片在票房上的胜利异常惊奇,“我觉得片子能胜利是因为有个极具力量的爱情故事”。

2007年9月24日,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执导的剧情片《色·戒》上映,该,获得了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李安凭借该片获得了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奖,再度鉴证自己神奇威力。

电影当年给公众带来的舆论主导不是电影本身,不是四分五裂的国家,似是而非的革命,荒芜的亲情,虚伪的友情和荒谬的爱情,而是那穿插在电影当中,在一片废墟之中,易先生和王佳芝的激情戏码。

因为舆论的压力,扮演易先生的梁朝伟患上忧郁症,而扮演王佳芝的汤唯也被国内主流封杀,一度逃离韩国,近年才得以复出。


李安曾透露《色,戒》看了原著就很想拍成电影。“演话剧演到去杀汉奸,怎么有这种事?真的付诸于非常写真的影像,可信性值得怀疑。这其实是心境的写照,很多伏笔、假笔、歪笔,合不起来,你进去后要想怎么圆这个故事。

影片里的激情戏份,内陆导演没人敢拍,只有远在异国的李安才能拍。没有这段戏,色戒只是一部革命旋律的政治悲情片。易先生残忍凶狠,连犯人都要一个一个亲自审问,冷酷的外表下装着一颗疮痍的心,没有王佳芝的肉体,他就不像一个人。

女主角则为了爱情、肉欲等因素,黯然选择卧底反骨,把自己弄上绝路,同样也是人性的悲剧缩影。

李安毫不妥协的将直白的欲望,赤裸的肉体,力竭的呻吟,展现在人们面前,他要表达的是对人性最深层欲望的本能探索。

2009年,根据埃利奥特·泰伯的回忆录《制造伍德斯托克:一个关于骚动、音乐会和人生的真实故事》拍摄的音乐喜剧片《制造伍德斯托克》上映,李安再度奖项没有收获,没能证明自己神奇。

接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四项奖项,水、孩子、动物这三样世界上最难拍摄的东西,让李安导演拍到了极致,全球票房也突破6亿美金,大获全场。

电影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刺激,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冲击此外影片的特效也非常出色,运用动画特效制作的老虎足能以假乱真,暴风雨席卷的海水铺天盖地,还有飞鱼扑面、海豚跃起、鲨鱼畅游在水中、天边晚霞、夜空繁星等场面都是美轮美奂,但骨子里是一个生存残酷的寓言。

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夺得小金人后的李安,拿着奖杯吃汉堡的照片,或许是他当时兴奋的表现,也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2016年,根据本·芳汀的同名小说拍摄的战争剧情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李安开始扮演挑战者的角色,120帧,4K,3D,他不断将这些数字技术推向受众,虽然反战故事有一定好评,但票房却再次惨败,120帧技术也被骂了。


ThePlaylist直接炮轰:李安这次使用的4K/3D/120帧格式完全失算了,并没有达到拉近与观众距离、增进观影体验的效果,让观众无法与剧情产生情感共鸣。


虽然《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全球票房并不理想,但这并没有阻止李安对于新技术的探索,“打击是一定有的,但我实在太好奇了,之前没有做到的东西,我想继续往下试,试到没有人出钱为止。”


“李安神话”随着2019《双子杀手》的公映遭到了质疑。在美国该片评价不高,到中国上映之后,除了技术层面上得到肯定外,在故事上却遭到了吐槽。“安叔”讲不好故事,这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在北京场次的放映结束后,曾有到场的业内人士不仅感慨:“很多圈内人不理解李安,感觉他有些孤独。”


原来的剧本因为技术不够,直接被搁置了20年。没想到曾操盘《加勒比海盗》《勇闯夺命岛》金牌制片杰瑞·布鲁克海默,近年在《独行者》《全球风暴》连续败走麦城,不知他咋突然联合李安导演+威尔·史密斯,拿这样库存剧本搏市场,直接丢人现眼。


全程看下来,你会发现假如克里夫·欧文饰演大反派不派杀手去袭击,不自己最后关键时候出来送死,根本一点事情就不会有。


当初在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李安因为担心清晰度过高穿帮,还曾要求过演员不要化妆。而这些尝试,也意味着比拍同类型影片更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投入,李安的压力可见一斑。

虽然《双子杀手》在技术探索上又进了一步,但李安的价值不在于炫技,而在于故事,所以活该惨败。


毋庸讳言,李安是凭借文艺范成名的,在《少年派》之前,他一直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控。“家庭三部曲”因对家庭内部细节的错综复杂进行半鲜明半隐晦地叙述而深得影迷喜爱,正是因为李安在表达家庭温暖与残忍一面的同时,使用了文艺手段的包装,屡屡叫观众进行换位思考,所以都很棒。

可《双子杀手》剧情一烂掉,李安也就滚下神坛了!原因是乱炫技,不好好抓剧本就去骗钱,良心被狗给吃了!

虽然导演李安总是喜欢尝试各种题材,但他表示鬼片是不敢拍的,怕投入太深。他希望自己最高的目标是能够拍一部纯搞笑的片子,“有的人搞笑可能很简单,但对我来讲,老是要讲个什么道理,所以纯搞笑的话可能是一个高难度”。

他之前的片子中也有些喜剧元素,但是对他来说很感伤的桥段,观众往往会哄堂大笑,而他试图搞笑的部分,观众却没有什么反应,这也令他很困惑。

李安承认,在拍电影这件事上,自己是一个蛮贪心的人,各种题材都想尝试,因为不挣脱别人给你限制的框框,只贪求安逸,自己也会觉得索然寡味。

希望李安不要向吴宇森、陈嘉上、迈克尔·曼那样,从此沉沦堕落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安 | 120帧的争议并不意外
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 到底值不值得看?
对,这就是李安
豆瓣8.9,剧本真是太绝了!
从李安剧组走出的制片人和你聊聊制片江湖
《双子杀手》遭外媒嘲讽,我们都错怪李安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