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回本了,该卖吗?
userphoto

2022.12.02 甘肃

关注

先和大家做个小测试。

假设您和朋友4人外出聚餐,随后在餐厅点了8道菜,但2个人临时不来,所以本来4人8道菜,结果变成2人点8道菜。餐厅规定不能退菜,不能打包。剩下聚餐的2人吃8个菜显然太多了。

您可以选择适量饮食,但会产生浪费钱的负罪感;也可以选择把8道菜都吃完,但会承受暴饮暴食对身体损害的风险。如果是您,您会怎么选择呢?

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

在这个案例中,其实无论后面怎么选择,8道菜的费用都已经支付了,是确定了的,并不会因为选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8道菜的费用有个经济学名词叫做“沉没成本”。“沉没成本”不应该成为未来决策的依据。言外之意,你该吃吃该喝喝,请忘记点过8道菜。

百度百科这样解释“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相似的情况在投资中也比比皆是。比如,投资基金的您最近是否在思考,基金好不容易回本了,是否应该止盈离场。

投资者们可回想下有这样情况吗?在基金亏钱时反而是不愿意卖出,会更愿意选择耐心等待回本;而在当下基金回本赚钱之后又想着急卖出,大家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吗?

有人说是之前的大幅回调给基民们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正所谓“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当从套牢的伤心往事中逐步走出,再去回望时往往会觉得难以承受,所以不想再过第二次。面对即将回本或是已有浮盈的基金,基民们很自然形成一种“不亏就行”的心态,这就产生所谓的回本就卖的心理。

这种“赚钱/保本卖出,亏损持有”的倾向,也有个行为金融学名词叫做“处置效应”。

产生这种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沉没成本”形成了您心中的一个“锚”。您可能不自觉中将您的投资基金成本价锚定作为了您的投资依据,这种下意识将基金买入净值当作标杆,一旦达到便卖出的想法,就是受到“处置效应”的潜意识影响。

沉没成本的锚对未来的投资并没有实质用处,沉没成本也不应该成为投资依据。言外之意,基金回没有回本,不应该成为卖出基金的依据。

那正确的卖出依据是什么?

普通投资者大都不是败给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是败给不稳定的情绪或一些下意识的行为。建议仔细思考下以下依据再做决定。

(1)审视您当初买入基金的逻辑是否还存在,有没有外部环境的变化破坏了之前的买入逻辑?

(2)考虑您真实赎回基金后资金的去向和投资收益性价比。

所以,对于基金回本,是否应该卖出?我给的投资建议就是:“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賬户是否回本,理性投资者根本不会去考虑,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投资背后的逻辑是否还成立。至于回不回到我们的成本线,有没有又如何呢!(作者:少数派投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奉平(格菲科创板研究院创始人):这个问题愚蠢吗:“你的持仓成本是多少?”——大义觉迷录(十二)
做基金投资,与其优中选优,不如一揽子配置
短线操作更要慎重对待“沉没成本”
不要小看指数基金的市场平均回报
数基金,基金定投的绝佳姿势
支付宝里哪种理财产品比较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