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人只应作为目的,绝不应作为手段 | 我书架上的神明8

欢迎来到“我书架上的神明”,在这个栏目中,我会不定期和你聊聊那些曾经影响过我的书。我不会系统地解读这些书,而是会以清单体的方式谈谈它们对我的启发。

今天这一期继续和大家聊康德。

1、上一期的神明系列聊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点击查看),聊了为什么人是囚禁在自己的认知当中的奴隶;这一期再来聊聊他的《实践理性批判》中的道德哲学。为什么人只应作为目的,而绝不应作为手段,正是在这里获得了坚实的论证。

图 |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2、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里面提出,我们基于理性可以推导出道德律或者说道德原则。在用理性推导的时候,有一个条件必须满足,就是你推导出来的道德律必须具有普遍性。什么叫做有普遍性呢?就是说,我提出一套道德法则,我要用它来约束你,反过来你用它来约束我的时候,我接不接受?如果我接受,这套道德律就具有普遍性,它是普遍约束所有人的;如果不接受,我光用它来约束别人,不肯用它来约束自己,那么它就没有普遍性,也就不是道德。很容易看出来,所谓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就是拒绝“道德双标”,双标是可耻的,是不道德的。

3、康德进一步强调,要保证道德律有普遍性,还得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它本身必须得是纯先验的,也就是仅仅基于理性推导的结果,不能包含任何经验要素。任何经验都是特殊的,因为所有现实存在的东西都在流变,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样的,两颗炮弹不会落在同一个弹坑里;而只要是特殊的,它就没有普遍性,今天合理的东西,不一定明天还合理。所以道德律必须不包含任何经验成分,才真的有普遍性,才成其为道德。纯粹靠理性推导出来的道德律,其核心原则可以表达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后面还有更复杂的东西了,但这一条是最基础的。

图 | 位于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康德墓


4、问题来了,就算你推导出了道德律/道德原则,又有什么用呢?我就是不遵守,并且通过缺德获得很大好处,你能拿我怎样?反正好处我都得了,你跳着脚骂我我权当没听见。历史上这种事情我们见得太多了,所谓“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比比皆是,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不是太迂腐了?

5、康德可不是那么迂腐的。他明确说了,靠理性能够推导出道德原则,但人完全有可能不按照道德原则来做事。因为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根本不保证你能获得幸福(姑且把幸福给窄化界定为物质好处),相反,很多时候缺德反倒有机会获得幸福/物质好处。那道德原则还有什么用呢?用处就在于,按照道德原则来行事并不承诺你能够获得幸福,但是它能承诺你是否配得上幸福。举个很具体的例子就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你干了一件小小的缺德事,并因此获得了一些好处,而且没有任何人知道,按说你好好享受那好处就行了,然而现实是,你总是会心里不得劲。比如你在马路边捡到5分钱,你觉得应该上交老师,但你却没有上交,而是拿这5分钱去买了冰棍吃。冰棍吃完,身体上舒爽了,也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个过程,但是你却总会感觉心里不得劲,因为你潜意识里觉得这根冰棍吃得“有愧”。任何人都会有过这样一种“有愧”的体验。

6、为什么会有这种“有愧”的内心感觉呢?在康德看来,原因就在于,人虽然并不一定按照道德法则行事,但人先天地倾向于按照道德法则行事,这种先天的倾向就是人的道德能力。这种道德能力是哪来的这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人都有这个能力。这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所谓的自由不是说我爱干嘛就干嘛,而是说人的精神是不被物质所决定的。“嗟来之食”之所以难以下咽,在于你的尊严被践踏了,你不愿为了那一碗饭而放弃尊严,宁愿饿着也不肯吃,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体验。这就表明了,人先天地倾向于,拒绝让自己的灵魂被物质所决定。当然你也许会说,那是因为一碗饭的好处太小了,好处大了就不一样了。这种情况我们见得也很多,一个人为了较大的物质好处而违背道德来做事。但是任何人在这么做的时候心里总会不得劲,证据就在于,他总要为自己找个借口,以表明自己这么做不是为了获得好处,而是为了某种说得通的理由。否则他自己内心里也过不去那个坎儿,因为他下意识地知道,他的灵魂/他的行为被物质决定了,他虽然获得了好处,但似乎丢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他会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境。

7、每个人都会天生地有那种不得劲的感觉,因此康德说,人有一种先天的道德能力,这种先天道德能力实际上就是灵魂在追求自由,灵魂拒绝被物质所决定。这种道德能力内在于每一个道德主体,也就是内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不管他是否遵从了道德来做事,但他内心的那种道德能力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每一个道德主体,也就是每一个个人,他先天地倾向于拒绝被物质所决定,他也就天生是自由的;倘若他因为某种考虑放弃了那种意义上的自由(违背了道德),实际上他是在背叛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所以心里会出现个很难过去的坎儿。

8、所以,人只能作为目的,而绝不能作为手段,这是内在于人之为人的本性的这样一种信念,内在于每个人的潜意识深处,我们不知道这种潜意识(或者说道德能力)是怎么来的,但我们毫无疑问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也正是它,让人能够拒绝“嗟来之食”,从而区别于动物,成其为人。倘若有人人贬为彻底的工具/手段,对ta其为人的尊严进情的践踏,一旦这个事情被公之于众,这会刺痛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潜意识/道德能力,成了每个人心中很难过去的坎儿。

9、康德要求道德法则必须不包含任何经验内容,只有这样,道德法则才是无条件的;相应地,对于道德法则的违背和败坏也才是无条件的恶。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恶的存在是个现实,它有各种原因;但我们不能用任何理由为其辩护,说它是有道理的,“原因”绝不等同于“道理”。否则,我们就是在否定我们自己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

图 | 康德像与康德的墓碑


10、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尾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正是道德律让人成其为人,人未必遵守它,但正因为它的存在,人才是自由的,才是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邓晓芒: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主要在讲什么?
康德美学与审美的现代性[杨宁的美学原理课程笔...]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序言
康德的“理性为自身立法”是什么?
《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如何回答: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
数学哲学之16-18世纪数学哲学(认识论之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