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踞广州郊区十六年的土匪武装——粤系第五军李福林军团集团
userphoto

2023.04.09 广东

关注

说起北伐战争初期的八支北伐军,其中实力最弱的无疑是由广东土匪改编的北伐军第五军,所以当北伐战争爆发时,也只有第五军把大部分人马都留在后方蹲坑。那么,在北伐战争结束之后,这个第五军后来又去了哪里?笔者这回就来介绍一下,粤系第五军李福林军事小集团的历史。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

李福林,字登同,1874年出生于广东番禺一户贫农家庭,小时候因为没钱读书而跟着父亲在乡间种田,后来又到广州的店铺里当学徒、帮闲。在广州混日子期间,李福林经常跑去城隍庙听说书人讲《水浒》段子,趁机认识了一伙和他一样无所事事又精力过剩的小混混,大家遂决定像梁山好汉一样,组成了一个打家劫舍的团体。

说干就干,李福林等人成团后,经常在半夜偷偷跑到广州市区,抢劫无人看守的店铺,逐渐在广州盗贼界打出了名号,以至于其悬赏金一度被提升到三千余元。每当县衙门的差役过来捉拿李福林时,李福林便带着他的弟兄们跑到山上去躲藏,待差役离开后再出来。不过由于其行为给同族人士带来很多麻烦,在同族人士、清朝进士李树椿的劝说下,李福林被迫跑到新加坡去避避风头。

1907年,李福林在新加坡街头游手好闲之际,正遇上大名鼎鼎的革命领袖孙中山,经孙中山劝说,李福林终于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决定投身革命。辛亥革命胜利后,李福林即召集了昔日的3000名绿林弟兄,组成名为“福军”的武装来拱卫革命政府,革命政府则将广州河南地区(今广州海珠区)划为福军的地盘,至此开启了李福林在河南长达十六年的割据统治。

1912年,陈炯明以副都督身份执掌广东军政大权后,开始逐一消灭广州周边各路民军,各路民军头目原主张联合起来赶走陈炯明,但李福林却出于自保心理,并不答应这么做。结果陈炯明趁机将各路民军逐一消灭,最后只有李福林靠走陈炯明老同事江孔殷的门路,得以单独幸存。然而当1913年夏陈炯明宣布护法讨袁时,自我标榜为孙中山忠实信徒的李福林却又按兵不动,迟迟不肯参加讨袁。

陈炯明、龙济光

果然不出李福林所料,陈炯明讨袁很快失败,当袁世凯的大将龙济光率军进入广州时,李福林居然又和他搭上了关系。原来,李福林的亲家、河南地区的航运大老板谭礼庭的浙江老朋友沈毓华,是龙济光的结拜兄弟,就这样,靠着这层关系,李福林又当上了龙济光的小弟,被委任为南海番禺两县清乡会办。袁世凯称帝时,龙济光被封为振武上将军、郡王,李福林也被封为中华帝国中将,其弟李芳被封为少将。

逃到港岛的革命党人都很不齿李福林的这种投机行为,李福林则为自己辩解说:“我老李生是革命党的人,死是革命党的鬼……我现在的行为,也是奉命泽如先生指示,保存实力,随机应变……”果不然,当支持孙中山的桂军陆荣廷部进入广东击败龙济光后,李福林又再次靠用亲家谭礼庭手下的船只给桂军运煤运物资,不仅保住了地盘,还被陆荣廷封为广惠镇守使。

1920年,陈炯明打着孙中山的旗号再次从漳州杀回广州,李福林一看陆荣廷也快滚蛋了,便马上调转枪口,欢迎陈炯明回来。陈炯明见八年过去了,李福林这帮土匪居然还盘踞在河南地区,还成功洗白当了官,内心里很想除掉他,便利用1922年5月孙中山北伐江西的机会,命李福林全军参加。李福林对此自然不敢违抗,不过他还留了一手,让族弟李群指挥的保商卫旅营留守河南,假装听陈炯明指挥,以备不时之需。

果不然,北伐军前脚刚进入江西赣州,陈炯明就在后方叛变了,在前方的北伐军一时回不来,便改名东路讨贼军,在粤军司令许崇智的指挥下转战闽粤边,其中李福林的福军被改编为第三军,下辖四个旅6000余人。李福林知道打仗不是自己强项,就把手下部队交给许崇智指挥,自己跑到上海向孙中山汇报工作。这时传来陈炯明被滇桂联军击败退出广州的消息,李福林意识到这是重新拿回河南地盘的绝佳时机,便马上坐轮船跑回广州。

福军及其战利品

李福林回到广州后,找来和自己熟悉的绿林头目们,大家有人出人有枪出枪,很快又凑齐了3000乌合之众。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从前线回来的东路讨贼军,在半路上遭到陈炯明袭击损失惨重,其中李福林的第三军仅剩近600人,其中大多数官兵都是失去联络跑回家或继续落草为寇的。李福林把两支部队合并起来,改称建国粤军第三军,下辖四个旅近6000人,四个旅长分别为辖林驹、吴近、郑永珍和袁德墀。

1924年,孙中山又进行了一次北伐,结果在韶关战役中被北洋军击败,李福林的建国粤军第三军也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此后孙中山痛定思痛,开始走国共合作道路,并开设黄埔军校培养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李福林除选派20名学生去黄埔军校学习外,自己也在河南小港开办了一所讲武堂学校,并聘请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陈元泳来培训自己的军官。

1925年8月,两广地区的各路军队改称国民革命军,其中李福林的建国粤军第三军又改称第五军,下辖第15、16两个师,每师辖三个团,此外还师长为李福林族弟李群及原第三军参谋长练炳章。孙中山根据李福林以前的表现,评价道:“福军离不开河南,离开河南就会打败仗。”所以广东革命政府看在李福林“革命元老”的份上,就让第五军老老实实地待在河南地区当他的地头蛇,也暂时不要求他出去打什么大仗。

1926年7月,北伐战争爆发,此时孙中山已经去世,李福林虽然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地盘,但也知道如果不表示表示,以后就不好混了,于是他便宣布派出一个师(第16师)参加北伐。1927年4月,第16师进入浙江后,正赶上蒋介石在江浙沪一带发动军事叛变,师长练炳章奉命带着第46团去进攻驻韶关的第2军教导师,结果反被对方缴械。

第16师副师长王若周

练炳章只身逃脱后,又加入蒋介石的特务组织蓝衣社,奉命回广东监视军阀陈济棠,结果于1934年被陈济棠抓起来秘密枪决,终年49岁。副师长王若周因为和蒋介石有旧,所以带着第47、48团投奔了蒋军,被改编为独立第6师,该师最后还是被蒋军缴械,王若周则跑回广东继续为陈济棠效力,1936年陈济棠被蒋介石解决后,王若周解甲归田,最终于1957年病逝于港岛,终年69岁。

再说蒋介石叛变后,曾密令留守广东的第四军军长李济深进攻占据两湖的唐生智,李济深不想帮蒋介石打仗,便指示李福林去干这事。李福林虽然知道这是李济深想吞并他地盘的诡计,但也不敢和对方公开翻脸,只好带着第15师磨磨蹭蹭地走到韶关就不走了,打算看形势变化再说。应该说李福林的运气也确实不错,就在这关键时刻,原第四军12师师长张发奎、黄琪翔带着两个师从南昌返回广东。

张发奎、黄琪翔这次回广东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搞掉李济深,李福林为了拿回自己在河南的地盘也表示愿意和他们合作。张发奎知道李福林也没多大能耐和野心,便放心地把部队都派出去对付李济深余党,而留其看守河南老地盘,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这一部署反而无形之中救了张发奎和黄琪翔的命。

趁着张、黄军队主力外出的机会,1927年12月11日,我军地下党组织留守广州的教导团、警卫团和炮兵团在广州发动起义,建立了广州苏维埃。张发奎和黄琪翔猝不及防,被迫连夜只身逃出广州市区,投奔在河南的李福林。一见到李福林,张发奎就叫嚷道:“老李,给我一个营,我马上就能摆平这帮家伙!”李福林则只顾着痛骂黄琪翔:“你这混蛋为什么也在,我看你也是个地下党,这些事情都是你搞出来的!”

张发奎、黄琪翔

李福林之所以不肯出兵,是因为其主力第15师还在粤北,他身边只有一个特务营,如果派出去就没兵保卫其老巢了。张发奎没办法,只好用枪指着黄琪翔,让他把薛岳的教导1师调回来镇压起义。李福林见有大军助力,最后派了一些人参与进攻广州市区,他的部队乘坐汽艇控制了珠江江面,并杀害了不少被他抓到的、被怀疑与起义有关系的平民。

广州起义失败后,张发奎、黄琪翔又亲自出马去对付南下广东的粤军陈铭枢部,临走时,黄琪翔对李福林说:“老兄你只需守广州一个月,我们即可大功告成!”李福林边抽着旱烟边躺在摇摇椅上,笑着说:“别说一个月,再久些也没问题。”为了表示对李福林的信任,张、黄这会儿便允许他以两个独立团为基础重建第16师,并以原粤军将领邓彦华为将领。

然而夸下海口的张发奎、黄琪翔没能击退陈铭枢,灰溜溜地跑去国外避风头了,留守广州的李福林这下反成了这次粤军内战闹剧的最大头头,受到了全国舆论的指责,在这样的压力下,李福林终于也顶不住了,再加上他捞钱也已经捞够,便毅然离开了军队移民去了港岛。抗战末期,李福林前往河南招揽绿林旧部2万余人,结果被蒋介石摆了一道,没赶上去广州接收日伪资产发大财的好机会,从此心灰意冷,最后于1953年病逝于港岛,终年79岁。

李福林离开第五军后,重新执掌广东军政大权粤军将领陈济棠为了控制这支地头蛇部队,便将原第四军第13师和留守广东的第六军18师编入第五军,以原第13师师长徐景唐为军长。徐景唐,字庚陶,1893年出生于广东东莞,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2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2期,曾任第四军军官学校校长、第四军13师师长,是个中立派职业军人。

徐景唐、邓彦华

由于第五军原先的第15、16师实在缺编太多,徐景唐上任后,对这两个师进行了大力整顿,将其中不符合服役要求的绿林人士全部清理出去,并于1928年11月将两个师合并为第16师。半年后,按照蒋、冯、阎、李、白之间达成的军队缩编协议,第五军被缩编为广东编遣区第2师(在蒋军那里被称为第58师),下辖三个旅,徐景唐因为和陈济棠政见不合而跑去了南京,此后不再握有军权,最终于1967年病逝于港岛,终年75岁。

徐景唐离开后,由和福军历史关系较深的第16师师长邓彦华担任第2师师长。邓彦华,字铸雄,1893年出生于广东三水,曾在福军担任营长,后被调去担任孙中山大本营卫士、广州公安局长,还曾短暂当过第六军17师师长。陈济棠调他当师长其实是个坏主意,因为经过徐景唐的整顿,此时的第2师里已经没多少福军的老人了,所以邓彦华实际上已完全不能控制这支部队。

果然,当1929年4月张桂联军攻打广东时,驻扎在东江地区的第2师也宣布哗变,邓彦华被迫狼狈逃回,受这次尴尬事件的影响,此后他也转向地方行政工作,最终于1942年病逝,终年49岁。而哗变后的第2师官兵则推举第6旅旅长李务滋为头目,继续进攻广州。李务滋,字伯潜,1893年出生于广东从化,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6期,曾任第13师参谋长、第18师师长,算是李济深和徐景唐的亲信,他的这次叛变显然和徐景唐脱不了关系。

眼看李务滋带着第2师已经打到了广州石滩镇(今增城区),正在生病的粤军将领蔡廷锴带着独立旅上了战场,经过一个早上的激战就将第2师这帮乌合之众完全击溃,并乘胜追击攻占第2师大本营惠州城。事后陈济棠拟让蔡廷锴担任第2师师长,后者则对此完全拒绝,他宁愿把这帮败军之将完全消灭掉,而李务滋也确实完全没有接受改编的意思。就这样,1929年7月,第2师残部5000余人最终在闽粤边被粤军缴械后全部遣散。李务滋兵败后也当了个行政军人,最终于1974年病逝于台北,终年81岁。

第2师师长李务滋

李福林苦心经营了16年的绿林武装第五军,就这样在他离开不到两年后最终灰飞烟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民革命军的八个军来源(四)
绿林李福林(民间称其“李灯筒”)轶事
北伐时,第二、五军之一部组成后方部队
国民党十大杂牌军之粤军
(02)文盲也能做广州市长?“灯筒哥”李福林的传奇故事
从割据到瓦解——抗战前统治广东近十年的粤军第八路军陈济棠集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