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TM机:银行史上最有用也最被嫌弃的发明 | 小历史
银行业唯一有用的发明是ATM机。


此言出自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这番发表于2010年的公开言论,足以侧面证明ATM机对于如今人类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存在。然而ATM机的发展历史却可以被称作“被嫌弃的一生”。



只有盗贼、妓女用它?
ATM机的发明

恐怕现在无人不知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自动取款(出纳)机,它遍布银行、商场、社区、写字楼,甚至在伊丽莎白女王的白金汉宫和南极科研站也有存在;它完全解决了排队烦恼,轻松满足了存取现金、转账缴费、查询维护等需求,更重要的是24小时不打烊地持续在岗,是全球迈入“金融不夜城”的重要一步。这么美妙的发明,是出自谁人之手?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它命运多舛,遭人嫌弃?


1967年是热闹的一年,这一年里,南也门脱离英国独立,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中国一片“文攻武卫”,李小龙正式确立他的武功哲学,然而这一切都影响不了一个频频流连于巧克力自动贩卖机的英国男人约翰.巴伦(John Shepherd Barron)。巴伦并非特别钟爱甜食,而是对这种机器式的贩卖方式产生了兴趣:为什么不弄一台可以随时取到现金的机器?这并非他人生中第一次异想天开,在此之前巴伦发明了一种模拟虎鲸叫声的播放装置,想吓走总是围着大马哈鱼掠食的海豹,然而却引来更多(笑)。不过这次的想法却得到了巴克莱银行的赞首,于是以自动贩卖机原理制作的第一台ATM机由此诞生,并于同年6月27日被安装在最古老银行的外墙上。


ATM机的发明者巴伦,曾因此项发明在2005年跻身“新年荣誉名单”,被授予一枚英帝国勋章


彼时的ATM机虽然基本成型,但是打开阿里巴巴大门的钥匙,也就是银行卡还没有发明出来,提取现金用的是一张印着凹凸记号的指令牌,每张对取款金额有着“出厂设定”,比如一张纸牌上印着十英镑,塞进机器后就只能吐出十英镑没有其他金额的选择。两年之后,美国汉华银行才开始使用磁条卡用于ATM机的取款,但尴尬的是,这种卡虽然不再是一次性的,但是每次取完依旧会被机器吞掉,过上十天半个月才能去银行取回来。


最早的指令牌,十英镑在当时其实已是巨款


虽然独具慧眼的银行业(如汉华银行)嗅到这项技术革命的巨大商机,发出隆重声明的广告: “我行将在 9 月 2 日早晨九点开门后永不关门!”(汉华银行于1969年9月2日第一次推出自己的ATM机),但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对这个街边的铁柜子最初反应冷淡,用者寥寥。在当时,能出入银行是良好资信,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妓女和赌棍和盗贼才会怯于面对银行柜台的人员,回避灯火明亮的大堂,在街角黑暗的掩盖中偷偷摸摸使用这种机器获取现金。



一场暴风雪带来的转机
ATM机的繁荣

幸好转机随着10 年后的一场暴风雪而来。这场反常冬季季风下的暴风雪席卷纽约,造成整个城市平均积雪深度40厘米,交通一片狼藉,银行与店铺纷纷关门停业。巧的是在此之前,一向看好ATM机商机的花旗银行掌门人沃斯通(Walter Wriston)已经完成他1.6亿美元投入让花旗的ATM覆盖纽约的布局。便利与效率最终战胜了人们对机器的抵触,花旗银行借助天时地利成为最大赢家:暴风雪后,花旗银行的ATM 使用率增加了20%,短短几年之后,该行在纽约的存款占有量翻了一番。此时银行业们才发现,这台机器和由此而来的小小卡片,是他们抓住客户的致胜局:所有人都喜欢能随时随地把自己的现金攥在手上的保证。


花旗银行独具慧眼的漂亮一战


于是ATM机的发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根据维基百科从ATM联盟得到的数据,目前全球ATM机器数量约在220万台,地球上平均每3000人就有一台ATM机,拥有最多ATM机的国家毫无疑问是美国,2013年其国内拥有至少42万台,现在这一地位很有可能已被中国取代,因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ATM机总量就已经超过56万台。总之这个地球上的北及挪威斯瓦尔巴托群岛的朗伊尔城,南去南极洲的麦克莫多科考站,高至喜马拉雅山脉4023米的印第安乃堆拉山口,低到死海地区海平线421米以下的一波其克沙滩,都能看到ATM机的身影。


最北的ATM机


如果有机会使用最北边的那台,机器显示屏上你还能看到挪威的spare bank设置的预留欢迎信息:“欢迎使用世界上最北边的ATM机。”



移动支付会是它的克星?
ATM机的未来

但你以为银行对ATM机是真爱吗?如果这些机器通常会让银行赔钱的话?这项银行的延伸服务触角伸得越广,人力与资金成本就越是水涨船高。“离行式”ATM机(即银行网点以外的自助设备)不菲的购置费与折旧不谈,日常的运营成本就有通信费、电费、安装装饰费,网点租赁费及最主要的维护成本——每设置一台机器,就要雇运钞车去专人填钞以及回收现金,更不用说系统维护以及硬件维修也需要专人打理。



ATM机需要专人维护


虽然ATM机的成本费用高昂,但在创收上却成绩惨淡。在激烈的银行竞争中,一旦免费服务的门被打开,就再也刹不住了。拥有最多ATM机的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以1.6万台机器的运行为本行客户提供免费服务,这些客户自然不情愿去其他银行的机器上被雁过拔毛收取跨行手续费,于是讽刺的局面出现了,银行为客户的便利性增加成本,却难以因为便利而收费——正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客户让银行在ATM机业务上亏钱。但是没有哪家行敢不用ATM机,谁不发放免费的午餐,客户就会用脚投票去找还继续免费的银行。就像热恋中的情侣希望对方手机为自己保持随时畅通一样,持卡客户希望本行服务的地理范围尽可能环绕在周边,不管他们是日常还是出游,而银行也不得不考虑客户的这种预期需求。


如果不看单纯的账面亏损,即使关注ATM机替代柜员操作所节省的人力工资成本,也并不能令银行们宽慰:按照国际ATM行业联盟的测算,ATM机运营的盈亏平衡点在于,每台机器每24小时,有效取款平均至少每8分钟发生一笔,每天取款交易180笔以上,才能达到相对于人力资本而言的保本。且不说除了热门商区与车站机场这种人流量巨大的特殊地,一般的社区基本无法达到这样的运用率。而且,这种“替代经济学”的算法计算的是ATM机替代了多少柜员的人力成本,但在未来,“柜员”职业本身能不能继续存在都还是个未知数。



银行柜员:还是我比较省钱!


自1987年中国银行在珠海分行设立了第一台ATM机以来,ATM机在国内的地位还没有这么尴尬过:银行业在黄金时期的高歌猛进,也将ATM的布局作为网点铺张的副产品,如今也陷入了美国银行业一样窘境,并且中国银行业在ATM机的问题上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ATM机越来越成为摆设,已经两头都不爱了。这两头,按照生活中对现金需求的依赖程度,一边是现金依赖仍然强烈固定的人, 基本以退休人群或低文化教育程度人群为主,另一边是逐步摆脱现金依赖,将非现金支付手段融入生活中的人群。



如今手机可以用来购买、充值、还款、跨行汇款……


而这两类人都不爱ATM机。前者是每月排队领取养老金与在网点进行现金存取业务的主力,ATM机在他们眼中仍然不被信任;而后者,虽然可以熟练利用ATM机进行各种个人业务办理,但是却紧跟着移动支付的突飞猛进。在手机可以用来购买、充值、还款、跨行汇款(还没有手续费)的情景模式下,他们已经很少再回到ATM机前了。作者本人最近一次站在ATM机还是为了过年给侄女包压岁钱,结果小朋友跟我说不要这么麻烦了:“为什么不发个微信红包呢?——还省得我去ATM机前存。”


特邀撰稿人:艾栗斯
人大法学院毕业。曾经誓做“李狗嗨”,最终成为银行狗。目前从事跨境投融资相关业务。行文自带吐槽模式。若你喜欢,其实我很温柔。
喜欢文章的,快快长按识别二维码打赏作者吧!

作者往期文章推荐

奶嘴的黑历史:浸泡过白兰地,包裹过罂粟叶 | 博物馆

战场上的靡靡之音:声波里的东京玫瑰 | 异人录

北京烤鸭VS南京烤鸭:同样是鸭子,不同的味道 | 食物志





关于十五言

原创写作者的聚集地,让知识更有文艺范儿。我们爱美好、怪异或独特的东西,爱推敲细节,历史,道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欢迎一切拥有同样爱好的人,用文字记录下思想的印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为什么总叫储户在ATM机上取款,其中是否有玄机?
你有多久没在ATM上取款了?
银行为什么总叫储户在ATM机上取款?
《伟大的判决》下真的有个“该死的兔子”?
柜员和ATM消失后的银行会是什么样?
ATM机如何一步步发展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