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问答:“诗和远方”为何会被吐槽?



  问:“诗和远方”为何会被吐槽?


  答:前些日子,高晓松为许巍写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其中有句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遭受到舆论的大量吐槽。实际上,这句话早在四年前,高晓松因酒驾而入狱半年后,在以此经历撰写的回忆录《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里已经说过类似的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按说,这看起来貌似一个挺好的句子,激励人们不要被眼前的“苟且”所桎梏,还可以有追求诗歌和远方。那么,为什么这个句子会被舆论大量吐槽呢?抛开言说者个人的品行口碑,仅从心理学角度来稍作分析。


  首先,在汉语里面,“苟且”的语义包含了3个义项:1、只顾眼前,得过且过。2、敷衍了事;马虎。3、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无论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是从《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的语境中,“苟且”的含义都不应该是第3个义项。否则,“生活不止眼前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还应该有诗和远方”就太违和了。从句法语义上,也不应该是第1个义项,否则,“生活不止眼前的只顾眼前,得过且过,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从逻辑上根本就不通,都“只顾眼前”了,哪来的“诗和远方”?如果是第1个义项,那么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生活不能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换言之,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这句话中“苟且”唯一可能的义项只能是2,”生活不止眼前的敷衍了事,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可是,从心理学角度,“敷衍了事”是一种对待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一般来说,偶尔针对特定的某一件事敷衍了事可能只是反映了情境的因素;而如果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总是敷衍了事,就反映了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在心理学家凯利(Harold H.Kelly)的归因理论里面,这被称为一贯性(Consistency)因素,是影响和决定人们对事件进行理性归因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要义即为:个体偶尔的行为往往归因于情境;而个体一贯的行为就应该归因于人格特质。换言之,如果一个人总是反映出相同的态度和行为来,那这样的人格和行为模式就是他人格的一部分。或者说,他就是这样的人。


  在“生活不止眼前的敷衍了事”中,显然反映的是并非特定的某一件事,而是一种具有一贯性的态度和行为倾向。那么,这句话就反映了一个人具有敷衍了事的人格特质。那么,一个总是倾向于敷衍了事的人,不仅对眼前的生活会敷衍了事,对诗和远方也同样会敷衍了事。


  因此,不难判断出,一个对眼前生活苟且的人,即便给他诗和远方,也只不过是苟且的诗和苟且的远方。以此,高晓松这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被人吐槽也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


  从另一个角度,“诗和远方”作为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它反映了一个人不受世俗生活的羁束,而追求超越于庸常生活的趣味和隽永。不言而喻,大多数人在琐屑、庸常的世俗生活中,难免为功名利禄所羁绊,他们或者追求着世俗的成功、富裕、权力和荣誉,志得意满;或者在锱铢计较中得过且过,囿守着一处囹圄像刺猬一样警惕着任何可能的侵袭,劳碌奔波。这些种种,都无可厚非。


  可是,总有一些人,也应该有有些人不受世俗生活的羁束,而把“诗和远方”当作是比世俗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他们无意于世俗的成功、富裕、权力和荣誉;也不愿为锱铢分毫而劳精费神。他们不会为了声名、利益而媚俗迎合,也不会为四面来风而稍有迷离动摇。他们坚持“诗和远方”。


  从心理学角度,一个热爱“诗和远方”的人,面对眼前的生活也决不会苟且。像下面巫昂老师的护腿盟,就集合了一群热爱“诗和远方”的公号,这些精致而别致的公号,不求闻达,但求隽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
“低头族”现象的心理学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人究竟为什么会感到害羞呢?
生活心理学:哪些性格的人属于老实人
心理学:当你身边出现这三种人时一定要格外注意,他们内心很邪恶近几
心理学丨刘书硕:共情、感觉寻求与攻击性—吸毒者吸毒的心理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