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命途多舛的主角们:总也死不透的与说挂就挂的

上个月,美队轻轻一推,把从90年代起就追随自己的Jack Flag扔下了飞机,加上一句“九头蛇万岁”,是的,就这样,然后众多粉丝度过了相当不真实的一天,大呼“没想到浓眉大眼的美队也叛变了”。

和美队突然黑化一样,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令人诧异的反转,一天醒来,突然就发现自己深爱着的角色被作者弄死了。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定要作者和编剧给个说法!

主角耀眼,但说死就死。

据说,作者和编剧是一些不能得罪的人——尤其是那些作品大卖的,他们大笔一挥,不是把人写黑了就是把人写死了,让你瞬间掉进悲伤的深渊;同时这也是一份高危职业,一个虚构角色死了,就会有一群粉丝跳起来说要给作者编剧寄刀片寄炸弹。有一则流传很广的笑话,说当乔斯?韦登、史蒂文?莫法特和乔治?R?R?马丁一起走进一家酒馆,所有你爱的人就都死了。

在今天这样一个娱乐至上的年代,要抱怨故事情节的设计实在是太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者们就总是会听取这些群众呼声。关于为什么干掉那些讨喜的角色,创作者们有各自的说法。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主角往往都有着不死光环,可能是因为许多扮演主角的明星不大愿意接很快就领便当的角色,也可能是因为讨喜的主要角色的死亡会让观众们失去兴致。当然还有一些总也死不透的角色,即使他们死了,离开这个世界去了地狱或者什么别的地方,也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活下去而已。地狱这样的地方就成为了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完美的自由,同时也是我们对自由最夸张的描绘。就像王尔德说的,我们总是要杀死自己所爱的东西,这种矛盾对我们来说也许是最真实的。

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代表大概要数最近几季的《神秘博士》了。无论是死了无数次又复活了无数次的Clara,还是在大图书馆的云端继续过着超越肉体的生活的River,都不算是真正了;被哭泣天使扔到过去的时间线里回不来的Pond夫妇,看上去过得也还不错。

但再怎么死不透,也比不上获得永生。在第九季中,我们见到了一位不死的“Me”,饰演这个角色的正是“大杀戮游戏”(《权力的游戏》)中“二丫”的扮演者麦茜·威廉姆斯。据说“二丫”深受马丁夫人的喜爱,因此在《权力的游戏》中收获了“免死金牌”,不会很快就退场。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莫法特才将她在《神秘博士》中的角色设定为不死之身。

那么Clara现在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

永远不死的Me(Ashildr)

莫法特就曾在许多采访中说,自己常常没办法决定角色们到底要以什么形式退场,结果就是出现了这些颇令人困惑的人物,要么总也死不了,要么像薛定谔的猫那样保持半死半活的不确定状态。如果莫法特不是写到后来忘记了自己最初的设定,大概就是因为他实在不忍心干掉心爱的角色吧。


事实上,几乎每一位作家在手执死亡镰刀站在自己创作的角色面前时,都会遭遇这样的困难。作家都有着敏感的灵魂,对他们来说,笔下的人物就是自己的孩子和亲人,杀死这些角色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是因为叙事需要而不得不忍受的心灵煎熬。面对粉丝们的抱怨,很少有哪位作家会说自己很享受这种虚拟谋杀

J?K?罗琳大概能算得上是最常因为角色死亡感到不安的作者之一了,几乎每当《哈里?波特》里的一个主要角色死亡,她就要在社交网站上道歉一次。这独具特色的年度道歉就是罗琳作为作家,悼念死于自己笔下的人物的特殊仪式。

而在这些年度道歉里,真正令罗琳感到内疚的却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配角——斜角巷一家冰淇淋铺子的老板伏林?伏德秋(Florean Fortescue。他本来会作为重要的一环出现在一个有关幽灵的故事中,但因为写作计划改变,这个情节并没有出现在小说中,这就让伏德秋被绑架杀害突然变得毫无原因了。在《哈利?波特》主题社交网站Pottermore上,罗琳发布了一篇小短文作为解释:

(伏德秋)不是第一位因为知道的太多(或太少)而被伏地魔杀害的巫师,但他是唯一一位让我觉得有罪恶感的,因为这都是我的错。

但作家需要考虑的更多是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是否招人喜欢。罗琳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一直想做的就是杀死父母们”——邓布利多、卢平,以及如果活下来一定能成为好爸爸的亚瑟?韦斯莱。这些角色的死亡,令故事能沿着最恰当的轨迹发展,让读者和观众们看到了战争和不幸遭遇会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噩梦,会让他们怎样成长,而这正是罗琳写作的初衷。


不仅是出于叙事的需要,在追求用艺术反映生活的创作者们眼中,杀死剧中人物还关系到作者的诚实和世界的真相。就算我们永远希望好人有好报,但在现实生活中,死亡和不幸并不会因为一个人是否受欢迎、是否有善良的心而有任何偏颇。

生活中有太多让我们害怕到想要逃避和否认的事,孤单、疯狂、天灾人祸,甚至是没有优酷土豆,但很少有什么比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更加深刻。2005年查普曼大学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美国人在用谷歌搜索与恐惧相关的内容时,死亡是最常出现的关键词之一。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在银幕上看到那些大受欢迎的主角的死亡:因为这让我们被迫直面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

“我不经常让你们爱上一个角色;但当你们爱上后,我就把他们全杀了。”

被粉丝们笑称杀人如麻的乔治?R?R?马丁却并不打算用角色的死亡达到什么目的,他所坚持的就是《权力的游戏》中凡人皆有一死这句话。无论这个人物有多讨喜,是主角还是配角,死亡总是来得毫无防备,就像现实生活一样,每个人能活到现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在《权力的游戏》这样一部关于战争的电视剧中,暴力和死亡更是如影随形,这是写作的灵魂,让作者更加诚实地讲故事。相比之下,好莱坞常规模式的主角光环只是一种作弊

我爱着每个角色,因此杀死他们是一件痛苦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我常想这些人不是我杀的,而是死于其他角色之手,这样至少我会觉得好过一些。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冷面杀手被称为比吸血鬼更嗜血的乔斯?韦登曾为人见人爱的寇森的死背了黑锅。在第一次讨论剧本的时候,《复仇者联盟》制片人凯文·费奇拍板决定了寇森的悲剧命运,韦登当时就说:

你得负责跟大家解释,这是你的主意,不然所有人都会说这又是我干的了。


放心,人见人爱的扣森之后又活过来了。

观众们的这一印象源自于韦登独特的作案手法 在我们爱上了一个新角色之后,韦登突然就用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意外,在我们眼前把所有曾经的美好都撕碎。我们常常认为,重要角色即使必须死,也应该是死于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故,而韦登笔下的死亡有时看上去甚至有些憋屈,没有临死前慷慨激昂的宣言,也没有太多感人肺腑的告白,只一瞬间,一个生命就消失了,快到我们甚至反应不过来。


《萤火虫》中“宁静号”驾驶员沃什

无论是《萤火虫》中深受观众喜爱的驾驶员沃什、牧师布克,还是名字出现在标题中都难逃一死的主角捉鬼者巴菲,几乎每一次韦登杀人都完全没有铺垫。想想寇森吧,正当他认为局面已经在掌控之中时,突然就被洛基捅了一杖;或者沃什,刚想在飞船成功迫降后稍稍松口气,就遭遇了飞来横祸。当萤火虫号的船长马尔科姆发现牧师被害后,几乎就要进行自杀式的复仇;但很快他就恢复了理智,采取了更实际更恰当的措施。这些死亡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我们甚至会像剧中的人物一样,大脑出现短暂的空白,紧接着就被惊恐、悲伤、愤怒等激烈情绪所淹没。在韦登看来,这样的死亡正是推动人物情绪爆发的手段:

我越研究剧本,就越清楚地意识到,为了让人们感到故事是真实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样的情节变得不可避免。


早在1893年,当阿瑟?柯南道尔决定让福尔摩斯坠下瀑布,与死对头莫里亚蒂教授同归于尽时,是否杀死作品中的角色就成了一场读者、观众与创作者的博弈。尽管柯南道尔最终迫于读者的压力,让福尔摩斯奇迹般地复活了,但他说自己写这样一个绅士的角色太久,以至于产生了厌恶,杀死福尔摩斯正是要将自己从这个牢笼中解放出来:

这就像是正当防卫,如果我不杀了他,他就会杀了我。

对作家来说,究竟要不要杀死一个人物也许从来就不是问题,真正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展现这样的死亡。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一百多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都是如此。


责编:糖匪


Raeka

Raeka,转码员,《不存在日报》记者,“冷僻故事”收集者, 兼容良好,在打字的间隙练习写字。




不存在日报是一个关注未来与科技的媒体,为你提供来自不同宇宙和时间线的新闻或故事。小心分辨,跟紧我们。因为,我们的指导单位是:未来事务管理局。


所有内容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机构转载

加入我们:faa@guokr.com

投稿:faaoffice@163.com

未经授权使用会导致没有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说研究所】结构篇07:人物概述
网文写作教程9:教你如何写小说大纲(附大纲范例)
《如何写砸一本小说》教你避开200种误区,用逆向思维写小说
《大护法》:你们太会玩还是我们想多了?| 深焦圆桌谈
别让配角沦为“工具人”
分享 | 配角及其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