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性 | “别人家的孩子”不值得效仿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别人家的孩子”是大多数孩子成长历程中的梦魇,但又是许多父母数落自己孩子碎碎念的“紧箍咒”。所谓“别人家的孩子”,说起来大凡就是那些不用父母操心,轻轻松松就能取得优异成绩,考取名校的“学霸”们。


  问题是,那些动不动就念叨“紧箍咒”的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就值得自己的孩子效仿吗?起码前不久发万言文引起舆论小小热议的北大毕业生王猛(化名)恐怕就不会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效仿。


  王猛因为与父母的冲突,12年春节没有归家,6年前就在社交网络上拉黑父母,上个月更是发表万言长文历历吐槽父母的百般不是。说起来,王猛应该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的学习不仅没有让父母操过心,他父母甚至不支持他选择更好的学校,不支持他参加能够带给他成就感的奥数比赛。但是,“别人家的孩子”王猛轻轻松松就以四川省某市的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取北京大学,毕业后又争取到去美国留学的机会。


  其实,不仅王猛这样的“别人家孩子”不值得效仿,父母嘴里碎碎念的所有“别人家的孩子”都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去效仿。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父母总是碎碎念“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孩子是不是也可以碎碎念“别人家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有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特质、禀赋,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时候将一个孩子横向与其他孩子比较,并以其他孩子为评价标准都是不恰当。



  不知道如果真的有孩子依葫芦画瓢用父母碎碎念“别人家孩子”的方式来用“别人家的父母”来评价自己的父母,有多少父母能够心平气和感到激励?从心理学角度,恐怕大多数父母被自己的孩子用“别人家的父母”如王健林、马云来评价、要求,能够体会和感受到的更可能是恼羞成怒吧。


  将心比心,当自己的孩子被要求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要求时,孩子感受到的也不可能是激励,而只能是挫败感和无助感。“别人家的孩子”的成绩好、听话、乖巧不过是看得到的优势,所比较的恰好是自己的孩子的劣势。从心理学角度,任何社会比较处于劣势,都会带来自尊受挫,成人是这样,孩子更是如此。换言之,总是碎碎念“别人家孩子”的父母不啻是亲手挫败和消磨自己孩子的自尊感,而一个低自尊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比高自尊的孩子面临更多的风险,并会导致更多的行为问题,加倍地让父母“操碎了心”。


  喜欢碎碎念“别人家的孩子”的父母,如果真的想要激励自己的孩子,那么就有必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起码用不会挫败孩子自尊感的方式。


  那么该怎么做?其实也不难,就是换一种心态和方式,将批评换成赏识。太多父母习惯性地用批评的方式对待孩子,做对了理所应该,一旦做错就批评和指责。换一下,孩子做错了多鼓励,做对了不吝惜给予孩子赞赏。同时,将与“别人家的孩子”横向比较的不合理方式,改变为与自己孩子过去进行纵向的比较,发现和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


  要知道,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既然平凡,那么做父母的应该让自己的孩子的成长历程交织更多快乐和自信,而完全不必在不断的挫败感中艰难跋涉。父母的使命,概括起来就一句话: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别人家的孩子”?Who car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会不会经常拿别人的孩子和你家的孩子进行比较?
【喜欢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对自家孩子的优点极端漠视】
【父母要学会放手,允许孩子做自己】
春节悖论:父母渴望一句感恩,孩子却等待一句道歉
只凭一腔埋怨,不是拉黑父母的借口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过度的爱是种伤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