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巴马记录片《美国工厂》效果适得其反——一个美国人的视角

☄ 《美国工厂》从本质上说,是一张美国“劳工权利”气息奄奄、行将就木的快照。


奥巴马记录片《美国工厂

效果适得其反

❦文:彼得·厄尔(Peter C. Earle)

译 禅心云起

由奥巴马夫妇创建的高地制片公司,发布了计划拍摄的七集记录片中的第一部:《美国工厂》。这部记录片记述了一家在俄亥俄州代顿市附近开张中国工厂一家通用汽车公司的工厂之前在那里关闭。有理由认为,该片旨在提醒我们警惕全球资本主义的阴谋诡计。奇怪的是,这部电影可能对许多观众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对我来说的确如此。

影片开场通用汽车工厂关闭当天的祈求,工人们含泪看着最后一辆车驶下生产线。若干年后,福耀玻璃宣布有意在关闭的工厂里面开办一家玻璃厂。我们起初窥见的一幕是就业咨询问答场景,中公司的美雇员向应聘的求职者谈论公司的目标:他们计划一下子雇佣几千号人,要是通用汽车工厂关闭后消失的蓝领工作类型。一位求职者问,是否工会合作式雇佣条款没有,有人告诉他,新工厂拒绝工会。

也许是因为接近于普遍失业的状况,每一个听到这个答案的人,都点头表示同意。这家新工厂是镇上唯一的企业,也是这些失业的机械师和工厂工人多年以来听到的最好消息。

最初,大多数高管都是美国人,但除了美国工人之外,还有一群中国工人。同样是最初,大多数美国工人都对这个新的机会深表感激。我们见到的故事主角之一,自从通用汽车工厂关闭,沦落到了寄居于姐姐的地下室里。还有一些人失业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能勉强靠兼职和打零工度日。

我们不知道这部纪录片的制作选材,有多少是在前总统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奥巴马的理解力有时差到令人吃惊,比如,尽管他经常与担忧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人群打交道——更具体地说,在这些人不断警告海平面和海岸线即将发生巨大变故的情况下——他还是在玛莎葡萄园岛购买了价值1,500万美元的地产。如果故事主要是为了强调职场文化差异,那么在很大程度上,这个目标就被那些一度失业的员工旋即表现出的不可思议态度所掩盖了。

一开始,寄居于姐姐地下室的那位女性搬进了公寓。她赞美自己重获经济独立。其他员工虽然也叹惜自己的非工会待遇和工作条件,但总体上还算满意他们或者朋友家人失去了住房,目睹了社区撕裂,亲身体验了所谓大衰退和来自中国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双重打击。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感觉也逐渐消失了。

工作有时是危险的,薪水低于许多工人以前的收入,不久之后,感激就被短视所取代。尽管中方公司发出了警告,但仍然有组织工会的风声,一名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鼓动者,在众目睽睽之下,高高举着“Union Yes”(赞成)的标语,穿过非公开的工作场所。美国经理们在压制工会方面的无能为力,导致了他们突然被集体解雇。中方CEO威胁说,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工厂就会被关闭。

就在不久以前,那些对们不太可能的奖金深表感激的同批工人,现在却开始说起了公司的坏话。一些人秘密会见工会官员。最终,员工们举行了投票,结果却有些出人意料。

影片中有两幕特别有趣的场景。其中一一位中方管理人员教了一堂课,主题是如何与美国人打交道,接受培训的是中方生产一线员工他解释说,美国人需要不断鼓励。这是一个令人捧腹而又颇为尴尬的部分。

在另一幕中,一名雇员在当地工会会厅向欢呼的人群抱怨说,他去年赚了2.7万美元,而他涂指甲的女儿却赚了4万美元。显然,这名男子没有意识到,为了获得更高报酬,他学习涂指甲是绝对没有限制的——有了这样一个女儿,他可以随时获得性价比极高的学徒待遇。

尽管游说工作紧锣密鼓,大伙热情也十分高涨,但工会的努力还是失败了。一些劳工组织者遭到了解雇;大多数人只能乖乖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在最后一幕,我们无意中听到这家工厂计划将许多工作自动化,以便减少更多职位。我们无从得知,这究竟是从一开始就计划好的,还是工人从知足到暗地活动的转变成了中方老板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但集体谈判如果加速了自动化计划也不足为奇,特别是考虑到福耀公司从一开始就明确反对集体谈判的立场。

人们很难忘记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十年形成的印象烙在心里:工会工作自然而然报酬丰厚、福利多多。这个过时的想法在几十年前国际竞争几乎不存在的时候还是可行的。在整个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由于世界其他地区在二战后重建的需要、铁幕的建立以及集体主义在亚洲的传播,数十亿潜在竞争者被排除在全球交往之外。美元为王,所有主要金融中心都在西半球。

但这一时期是反常的,即使一厢情愿地试图将其视为美国内在优越性的象征: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一贯正确的市场理念也终于(在其他国家)付诸实践。市场开放,信息开始流动,资本聚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大多数人,证明他们愿意并且能够去做我们(美国人)坚信只有自己才能做的工作。我们的新兴劳工竞争对手愿意也确实感激这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机会

工会主义者和工会成员经常念叨美国工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人——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工人都要好。这种自矜自满的情绪,即使不经深入的思考,也会坠毁在现实的地面。在该片中,这个口头禅从经验上看是不成立的,和福耀公司美方员工在一起的中方员工,工作更努力、工作时间更长——他们通常连晚上、周末和假期也在厂里工作,薪水和福利却要少得多。这也许不会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但绝对会让他们成为更好的员工,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好的财务前景。然而,即使他们也有局限性,机器显得效率更高、更有生产力。

奥巴马夫妇可能打算拍一部关于职场文化冲突的电影。然而,事实证明,《美国工厂》从本质上说,是一张美国“工权利”气息奄奄、行将就木的快照。在一个蓝领工作相关性下降和自动化潜力的痛苦真相在许多领域变得越来越明显的时代,随着时间流逝,它无疑仍具有启发性。影片所描述的事件并不是对过去变化的短暂一瞥,而是对即将来临的未来发出的预示和警告。

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奥巴马拍的纪录片《美国工厂》火了,暴露了三个职场真相
奥巴马夫妇的美国工厂
奥巴马投资的《美国工厂》火了: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痛
豆瓣8.5,你的996,被奥巴马拍出来了…
奥巴马拍纪录片为何选福耀的美国工厂?曹德旺回应
看《美国工厂》后, 不得不写的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