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途如虹 || 而今拾得愁滋味,欲说还休

而今拾得愁滋味,欲说还休

宋朝的国策是重文轻武,所以宋朝文坛里出现了不少文弱书生。比如:柳永、晏几道、秦观、姜夔等。但是,南宋时期,却出现了一位文武双全,一身英风豪气的词坛侠客,那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是山东人,天生就带有山东人特有的侠肝义胆。辛弃疾出生的时候,宋朝北部的一部分疆土已经被金国占领。辛弃疾虽然生于金国占领区,却备受祖父辛赞的爱国思想的影响。辛弃疾从小就苦读兵书,辛勤练武,渴望杀敌报国,收复河山。
辛弃疾在南宋绍兴末年的时候在济南带领两千人加入了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还劝说一位名叫义端的方外之士投奔了耿京。可是后来义端叛变投敌,盗取军印,投奔金国营寨。辛弃疾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骑上快马追赶,生擒义端,并且当场斩首,夺回军印。这是辛弃疾为抗击金兵首次立下功勋。

后来,辛弃疾鼓励耿京南下投奔南宋朝廷。耿京听从了辛弃疾的劝告,让他起草章表,并且跟随副将贾瑞南下与朝廷接洽。次年正月,辛弃疾和贾瑞等人抵达建康(南京)朝见宋高宗,完成了接洽使命。

可是就在辛弃疾返回济南复命的路上,他得到消息,耿京被裨将张安国杀害。辛弃疾自然是痛心疾首。

义愤填膺的辛弃疾亲自率领五十名骑兵,深入金国境地,直达济州,偷袭张安国所在的营寨,生擒张安国,策反其部下。然后,辛弃疾星夜兼程,渡过淮河,长江,到达临安,将张安国作为俘虏献给朝廷。很快,张安国被处死。辛弃疾也因为进献俘虏有功,所以正式步入仕途。

辛弃疾被任命为江阴军签判之后不久,宋高宗退位,宋孝宗继位。宋孝宗有收复失地的宏图大志,任命张浚为枢密使。辛弃疾当时虽然只是一个官职低微的江阴军签判,但是他却怀抱着爱国热情前往建康求见张浚,当面陈述自己的抗金计策。

南宋隆兴二年,也就是公元1164年,辛弃疾被任命为广德军(今安徽广德)通判。他越职向朝廷上书《美芹十论》。此时,他才年仅25岁,人微言轻。可是,他一心报国,一心抗金,一腔热血,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力,只想着为朝廷献言献策。

辛弃疾对朝廷主和派十分厌恶,认为求和路线是不可行的。在《美芹十论》里,他激切地指出:“秦桧之和,反以滋逆亮之狂。彼利则战,倦则和,诡谲狙诈,我实何有?”辛弃疾自然知道,他的这番言论会得罪不少当权的主和派,可是他不在乎。他也不在乎自己是一个从北方金国占领区回归南宋朝廷的“归正人”。他在乎的是国家的生死存亡,是沦陷区百姓的安危,是江山的完整,是社稷的安康。

辛弃疾在32岁的时候,向朝廷献上了《九议》。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对《美芹十论》的补充和深化。在《九议》中,他阐明了抗金事业的正义性和必然性:“且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这段话义正辞严,剀切周详,让人热血沸腾,体现出辛弃疾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能够鼓舞南宋军民奋起抗争。

可惜的是,辛弃疾虽然才干突出,且正直勇敢,却因为是一个“归正人”而受到朝廷的猜忌,更受到了主和派的打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辛弃疾在湖南创立飞虎军。这本来是一件有利于保家卫国的事情,但是却遭到了朝廷中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可是,辛弃疾还是力排众议,创立了湖南飞虎军。可见,辛弃疾是一个办事雷厉风行的人,不是一个优柔寡断,轻易妥协的人。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持内心正义的呼唤,不顾外界压力,做自己认为有利于国家的事情。这就是一个爱国者的坚持。

可惜的是,随着朝廷当中主和派逐渐掌权,求和路线逐渐占上风,辛弃疾越来越遭到排挤,最终他只能在铅山带湖一带终老。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只能感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能叩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只能说一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一声叹息,是那样深沉,那样悲凉。这是一个报国无门的英雄因为壮志难酬,因为看不到山河无恙而发出的悲叹。

可是,辛弃疾还是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慰藉,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辛弃疾的夫子自道。他自比为唐太宗朝的贤臣魏征,可见他虽然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自信和倔强。

这就是辛弃疾,一个让人敬佩的英雄,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一个跨越了时代,至今都在塑造着读者心灵的一代文豪。

作者:归途如虹








作者简介


朱益伟,家住山城重庆。目前是一个自由撰稿人。热爱文艺,崇尚人道主义。喜欢在简单的生活当中发现美妙的点滴。喜欢在阅读当中体会人生百态。喜欢欣赏富有雅趣的文化。关注时事,且欣赏客观中正,有正能量的时事评论。写作是我表达自我,抒发心情的方式。希望以文会友,期待自己的文章可以得到大家的青睐。

归途如虹 ||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归途如虹 || 不思量自难忘

归途如虹 || 漫说古代的高考制度

归途如虹 ||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归途如虹 || 苏轼与陆游,既有侠骨,又有柔肠

本期编辑|南郑樵隐|


墨染千秋感恩您的每一次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弃疾这首词,是每个人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草书:辛弃疾《丑奴儿》
辛棄疾詞《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
辛弃疾最无奈的一首词,年少时不知其意,读懂时已不再年轻_金兵
辛弃疾最无奈的一首词,年少时不知其意,读懂时已不再年轻
从“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经历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