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亲人在等待死亡,彼此该如何学会告别?

当你的生活,

进入到一种等待死亡的状态时,会怎么样?

陪伴你的家人、朋友、医护

他们又要怎么面对你?

长庚医院疼痛科的安宁疗护病房

以及路桂军主任的团队

他们要做的

不仅仅是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痛

更多的,是在生命最后的这段时间里

让病人和家属学会如何告别

我们终将面对

在拍摄期间

我们遇上了两位病人

一位是63岁的陈法全老人

还有一位是5岁的孩子恒恒

这一老一少

让死亡这个主题,显得更加沉重

他们各自渡过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却在同一层病房里,迎来了同样的结局

这不免让在旁记录的我们,感到唏嘘

不需要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63岁的陈法全是一名肝癌晚期患者,年轻的时候,他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治过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

在安宁病房里

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与病魔抗争
所以在这里

时间反而变得漫长了

回忆起过往的经历时,陈法全哽咽了。

护士长黄丽莉用安慰化解了这样的情绪,她认为这也是病人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眼泪流下来也是另一种舒缓。

她向记者介绍,陈法全是第二次住进安宁病房了,而这一次,他的症状越来越加重了,许是他自己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正在衰弱,出现了一个预期性的哀伤。

家属——疗护的对象之一

5岁的恒恒罹患的是脑干瘤,这是肿瘤里最凶险的一种。从确诊,到北上求医,再到住进安宁病房,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恒恒有一个12岁的哥哥,住院之后,兄弟俩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对于医生提出的让哥哥周末过来陪陪恒恒的提议,恒恒的父亲表示不太想让家里人和恒恒经常接触。


路主任认为,和孩子沟通是必要的,在他的世界中,他的亲人离去是要有说法的,他会有他的表达。

在安宁护理的理念里

家属也是疗护的对象

尤其是儿童安宁疗护

对丧亲家属的哀伤抚慰

往往是工作的重点

路主任和团队沟通后,打算就恒恒哥哥的问题,进行一次沉浸式探讨,并邀请恒恒的父亲旁听。

讨论过程中,旁听的恒恒爸爸频频落泪。讨论结束后,路主任单独与恒恒爸爸再次沟通,恒恒爸爸也表达了理解与感激。

如何面对“死”

次日,恒恒的病情突然恶化。因为突然开始头痛,呕吐,长时间昏睡,恒恒在安宁疗护团队的陪同下,来眼科检查。

厦门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

我们现在总体治疗意见,是不再做任何治愈性治疗了,治肿瘤的不做了,针对他的症状让孩子舒服。

面对当下的情况,恒恒爸爸说:“这种怎么讲,没办法的事情,一切都是天命。”

陈法全的女儿告诉医生,父亲每次跟自己视频,都是跟自己的宝宝视频,他之前就说宝宝是他的动力。

于是女儿告诉他,如果再久一点的话,可以听到宝宝喊他外公。但父亲也知道要去治这个肿瘤是不可能的,他自己明白这些东西。

厦门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

我们现在一般是什么现状,就是不会盲目地给病人特别大的希望,针对现在的情况让他舒适一些。把一些大的愿望分解成小的愿望,让每天有生活质量,和自己身体对话。

不是怎么争取“生”

而是如何面对“死”

在医院里

可能只有安宁疗护病房

才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但这并不是一个

应该被回避的话题

医师节当天,医生和护士们为陈法全送上鲜花和蛋糕。


女儿在视频里对他说:“不要害怕,人那么多你怕什么呢,医生护士都在呀。你也是医生,就像之前路主任说的,你以前帮助别人,现在别人也来帮助你。”

10天后,陈法全安然离世。

恒恒最终接受了椎管内镇痛装置置入术,缓解颅内压力。手术很成功,爸爸妈妈决定,暂时带他回家。

回家一个多月后,恒恒离世。

对于安宁疗护从业者

路桂军主任这样形容道

“当一个生命走到尽头,在这个余晖下,我摇着船橹陪你出海,为生命洒下最后一网,尽可能让每一个生命满载而归。当一个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他依然有拥有幸福的权利。见到想见的人、办完想办的事、身体无痛苦有尊严,和整个世界和解,融入大自然,告别世界。”

记者/刘宁婕、张耀地

见习编辑/鑫妍

责编/继成  编审/林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在临终关怀病房当医生
让生命最后都能再开一次花
住进安宁病房的癌症患者:能够带着尊严离世,我很感激
医生自述:亲人临终前,我们到底如何做最后的告别和陪伴
安宁疗法让癌症晚期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命
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让生命更有尊严的谢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