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录一次闲聊的话题--关系和感受

图片由宁静喜悦拍摄

和朋友闲聊,在闲聊中学习思考无处不在,所以学习思考并不用特意为之,心灵的提升并不用刻意努力,只是一种生命的状态。

聊到原生家庭,聊到母女关系。

朋友吐槽自己的母亲时不时的会在女儿们面前抱怨父亲的种种不是,当然女儿们当着母亲的面也是尽力劝慰母亲大人一番。

朋友之所以吐槽,实际是每次听母亲抱怨父亲时,内心是在替父亲抱打不平的,在女儿心中父亲能力强会赚钱,给了母亲较好的物质条件,言下之意,母亲能有今天的生活都是父亲打拚来了,能遇见这样的老公,还有啥抱怨的。

这里有两个视角。

第一个视角是关系。

女儿和父亲是亲子关系,母亲和父亲是亲密关系。在不同的关系里,因为各自的身份和关系决定了你与他相处中的需求和期待是不同的,所以面对同一个人时的感受也就完全的不同,感受不同意味着认知不同。女儿对父亲的认知是由女儿对父亲的需求和期待中获得的,而妻子对丈夫的认知是由妻子对丈夫的需求和期待中获得的。虽说都是至亲家人,因为在不同的关系里,女儿却无法真正的体会到母亲的怨恨,否则就不会为父亲在心里暗暗的抱打不平。

你不在那个关系里,你很难看到她的痛楚,她的委屈,很难给予理解,更难会有共情,大多数人就是这样被关系遮挡了视线,被关系隔断了连接。

但真正的问题是人们并不知道关系限制了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和理解,用在自己的关系里获得的认知去否定他人的认知,一个人的感受被否定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从而产生很多的冲突和伤害,破坏关系。

所以学习真的很重要,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的关系里感受是不同的,不要轻易用自己的感受去否定他人的感受,学会去尊重他人的感受,而非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评判他人。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是不带评论的观察”,随着学习的不断积累深入,我越来越欣赏这句话,也时时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念叨,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去评判他人,只是观察,观察自己,观察他人。

第二个视角是感受。

我问朋友当你母亲跟你抱怨父亲时,你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不开心的、难过的?朋友没有否认。

你看无论孩子多大,哪怕也人到中年,或步入老年,父母的情绪永远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其实朋友在讲述时,并未将焦点投在自己身上,几乎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主要集中在了对父母的评判上。如果对自己的感受缺乏觉知,那可能会导致朋友渐渐认同母亲的做法,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将自己的某些抱怨情绪带给自己的孩子。

我们也是做父母的,我们也有子女。同样都是亲子关系,如果我们也在子女面前抱怨这抱怨那,我们的孩子同样的也是不开心的、难过的。

我们不能改变父母,但那份不开心的、难过的感受可以教会我们在子女面前如何不传递负面情绪,我们怎么忍心为了自己的情绪宣泄而让孩子背负伤心难过呢。

人和人之间就是那么奇妙,同而不同。能觉知自己的感受,才有可能或转机调整自己,将意识收回到自己身上,打破那个无意识的循环。

反求诸己,推己及人,这都是让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的智慧。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确认自己,一切都是关系,关系就是一切,而感受是关系中确认自己的唯一通道,好好珍惜观察自己的感受,无论正面负面,万物负阴而抱阳,没有负面哪有正面,不去压抑麻痹,那是生命鲜活最美好的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强势母亲,会拥有怎样的儿女?
培养孩子,从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开始
子女的婚姻能否幸福?很大程度在于父母,男看母、女看父,超准
当青春期遭遇更年期
婚姻之痛,不该让孩子承担
我被九岁女儿折腾崩溃,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妈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