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桥:如画,如史

2015-09-10 董桥 中国书画报


如画,如史

□董桥

  多年前在东京一家画店看一幅扇页,老裱工,老镜框,画折枝杏花,彩色微褪,折痕微霉,隐隐有些修补,署董白二字,几枚小印都漫漶。杏花半工半写,意态娟丽,几片绿叶淡得只剩绿影了,店东会说几句国语,频频竖起拇指夸赞花是香的。是沈茵的舅舅给名片写地址要我去看这幅董小宛的画,说店东是他的老朋友,店里中国字画不少,应该逛一逛。董家美人遗作只要有鉴赏家判断真迹,我想我是会动心的,可惜舅舅迟迟给不出一句拍胸膛的话,过不了一个月听说杏花让一位日本收藏家买走了。

  明末女妓写得进卷帙的都是绝色。陈圆圆红袖里系着天下安危,一首《圆圆曲》伴她香魂不灭;柳如是曾经是钱牧斋的爱妾,命运尽管寂寞,名气百代不衰;李香君听说确然极艳,孔尚任一部《桃花扇》带她走遍有井有水的地方走了几百年;董小宛更热闹,冒公子《影梅庵忆语》虔心替她的姿慧点上一盏长明灯,吴梅村那样的大诗家《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八首之后忍不住《又题董君画扇》,如醉如痴。我的朋友罗门说他早年在巴黎画店见过小小一幅董白画像,残破极了也娇秀极了,迟疑一宵怕假不敢买,他父亲怨他胆子太小训了他三个月!

  明末这些秦淮歌妓不同一般青楼的庸俗粉黛,她们多出身乐籍,只卖歌艺,不缘狎昵,能文能诗能书能画,唱红了追捧的客人多,老老少少风流雅士尤其一听动心,一见沉迷,歌声泪影的凄艳故事从此谱完再谱,流传千古,挑引一代又一代的多情男女为她们牵肠挂肚。丛碧先生说李香君的桃花扇他的故友陶伯铭在北京见过,是折叠扇,依血痕点画数笔,扇子正面背面清初文人题咏都题满了,紫檀扇盒盒内装裱的白绫竟也题满了诗文。他说陶伯铭很想购藏,人家开价五千,嫌贵买不成,过后回心补追,影子都追不到,扇子从此没了消息,猜想是流入日本了。丛碧先生早年收购心爱的文物一掷一个宅子,可怜他竟无缘一睹桃花扇。

  林语堂先生也迷李香君,闲谈爱说,文章爱写,五千大洋买一段远古的传说,老先生遇见了也许会破财给书斋加添一条“不亦快哉”!五六十年代杏庐、石初两位前辈也迷李香君,杏庐先生请过张大千画李香君扇子,石初先生家传一本小册页画明清美人图,李香君压卷,好像是钱慧安手笔。那时候国语片有一位女明星也叫李香君,十足古典美人,两位前辈厚古厚今难免着迷,集存她的签名照生活照剧照一大盒,有些重复的还送给我,害我也渐渐迷上她,有一回茶座上匆匆一晤,牵萦至今。她说她出生在樱花细雨的故都南京,九岁会唱老生《捉放曹》《四郎探母》,长大了才改唱青衣。1949年全家逃难来香港,上学听不懂广东话,父亲请了中英文老师回家教,第一部片子拍熊式一写剧本的《王宝钏》。

  李香君原名李芸兰,艺名是一位老先生取的。“五百年前有个出污泥而不染的美人儿,名字叫做李香君。”老先生说,“五百年后,同样在南京,同样姓李,你何不就叫李香君?”学国画她先跟一位陈老师画梅兰竹菊,又跟赵鹤琴画山水动物,最后拜著名中医费子彬夫人侯碧漪为师。有一阵子我常去费先生的医馆请他调养身子,老先生长年一袭长袍,和蔼得不得了,学问也渊博,听他谈天仿佛上一堂大长见识的课,候诊室里还经常坐满说国语的名家名媛。我和侯碧漪老师也吃过几次饭,依稀记得有一回是砚香楼顾小姐请客,侯老师几位学生都在,席间看了老师许多画。“老太太无论装扮无论言谈无论待人都称得上今之古人,真难得!”顾小姐说七十几的人还那么斯文秀气,其实我最后一回见到侯老师她九十几了依然清秀,依然灵敏,座上客人谈起《桃花扇》谈起《影梅庵》她一脸微笑,频频点头,安静的心田里显然还记得这些苍茫的艳事。

  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不长,约一万两三千字而已。我少年时代初读的是线装凑成的杂锦册,该是八舅父书店伙计从冷摊上收得的民初百衲本。后来在台湾、在香港都买过两三种不同开本、不同搭配的旧版,不外与《浮生六记》《香畹楼忆语》《秋灯琐忆》一类明清小品合刊的本子。罗门南洋老家有一册他父亲珍藏的手抄本最漂亮,说是民初在家乡南安找到的绝品,晚清秀才抄录,小楷字字工整得出奇,精细不输俞平伯先生的工楷,全篇朱红圆圈标点,罗门原想替我彩色影印一份,不料纸张霉旧,一碰即破,只好作罢。翌年,他买了老楠木拜匣珍重护持。

《影梅庵忆语》掀起的议论是清世祖董鄂妃即董小宛之说,说小宛为清兵劫入清宫,冒辟疆身处异族淫威不敢昌言其事,只敢借小宛遭掠那天为小宛亡故之日云云。我过了多年才读孟心史的反驳文字《董小宛考》,他说冒辟疆和小宛相识在明崇祯十二年己卯即清太宗崇德三年,那年小宛16岁,清世祖两岁,冒辟疆29岁;又说顺治八年辛卯正月二日小宛28岁肺病死,冒辟疆那年41岁,而清世祖只是个14岁的童子:“盖小宛之年长以倍,谓有入宫邀宠之理乎?”依稀记得50年代亦梅先生书斋里几位长辈频频赞赏《影梅庵忆语》的文笔,吴梅村那几首诗他们反而不觉得好。旧体诗写人通常都不容易写得入木,反而填词念人往往填得出许多跌宕有致的神韵。冒辟疆写董小宛写得深切而不肉麻,那是他笔下孕育着写小说的本事。《忆语》里写两人同登金山那段说,回程,舟中有宣瓷大白盂盛了许多樱桃,两人“共啖之,不辨其为樱为唇也!”。这句“不辨其为樱为唇”信手拈出小宛之灵动和辟疆之灵机:他轻轻捣碎了樱桃小嘴那朵文字的庸脂霍然匀出笔下脱俗的点绛唇。冒辟疆和陈定生、侯方域、方以智为明末四公子,山河风雨,名节飘摇,他们伙同一些才志之士抗衡权贵公卿,寄情纸上烟云,一旦南明梦碎,冒家水绘园里尽管修褉依旧,唱酬依旧,辟疆心绪毕竟萧索,陈名夏替他的重订诗文集写序说他“笔锋墨秀,玄旨微情,俱在有意无意、可想不可到之境”,极是!

来源:《中国书画报》副刊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四大名妓
闲暇翻书随记
秦淮八艳(一)
董小宛不是嫁给了明末才子冒辟疆了吗,为何却入宫当了顺治妃子?
董鄂妃就是董小宛?!
秦淮河——秦淮八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