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史人物 | 扬州画坛明珠 光彩依旧照人——李鱓绘画艺术研究

画史人物 | 扬州画坛明珠 光彩依旧照人——李鱓绘画艺术研究

原创 2016-12-20 靳鹤亭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zgshb1986

《中国书画报》创刊于1986年,以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为宗旨,是全国书画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此官方微信平台,主要发布书画业内新闻、艺坛趣事逸闻、书画专业知识、书画家宣传展示、书画展览信息及展赛信息等内容。欢迎您参与我们的互动与交流!


  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懊道人,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曾供奉内廷。54岁任滕县县令,55岁罢归。在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

  “扬州八怪”是清中叶活跃在扬州地区的一个画家群体。据《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载,“八怪”是指金农、郑燮、李鱓、高翔、黄慎、汪士慎、李方膺、罗聘八人。此后说法不同。“扬州八怪”又称“扬州画派”,突出一个“怪”字,“八”只是一个代指的虚数。他们虽各有专长和特点,但亦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有强烈的正义感,关心民众疾苦,对社会现实表现出极度不满;绘画艺术精湛,敢于突破当时的旧框框,创作了许多具有新风格、新特点的作品;勤于学习,多为诗、书、画、印全才,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扬州八怪”的独创精神名震南北。他们每一位成员都有贡献于画史,值得作深入的个案研究。今年是李鱓诞辰330周年,学习他的创新精神,研究他的绘画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萱花图

神仙宰相之家

  李鱓有一方“神仙宰相之家”的印章,说明了他的出身。李鱓自幼聪颖,饱读诗书,且善于绘画。他的绘画启蒙老师是其族嫂王媛。王媛是当地颇有画名的才女。其祖父王永吉在明、清两代都是京城高官,当过尚书、总督、秘书院大学士。王媛嫁给李鱓的族兄李炳旦为妻,当地人称她“父家王相国,夫家李相国,书法王夫人,绘画管夫人”。李炳旦属于高邮李氏,与兴化李氏同族不同支。李炳旦的高祖李思聪为兵部侍郎,曾祖李乔为本省巡抚,父李栋也是一名京官,炳旦本人又是乙酉举子、乙未进士,可谓世代簪缨。高邮李氏显然比兴化李氏更为显赫。李鱓被父母安排在高邮族兄嫂处学画,恐不只是为了艺术,更多的是为李鱓以后的仕途做铺垫。李鱓与李炳旦虽为兄弟,但年龄相差很大。李鱓向王媛学画时,王媛已经快60岁了。对于李鱓来说,族嫂给了他两方面的学习机会:既帮他打好了花鸟画的基础,又使他对为官之道更加了解。

花卉、翎毛、鱼虫皆绝妙

  李鱓的花鸟画画风自然,富有天趣。他常画的花卉主要有梅花、牡丹、芍药、紫藤等。其所画梅花,形象清瘦,气质孤傲;所画牡丹、芍药,翩翩欲动,风摇起舞,姿态高雅;所画翠竹,清澈高洁,韵味雅秀,似有清香扑面而来。不管是画哪种花卉,都是姿态美妙,骨瘦亮丽。清秦祖永评曰:“李复堂鱓,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自得天趣,颇擅胜场。究嫌笔意躁动,不免霸悍之气,盖积习未除也。……此外纵极超妙,终不免失之犷耳。”此处所说的“躁动”“霸悍”“犷”等并非贬低之词,而是从另一角度说明李鱓画作之“怪”。


玫瑰图

  在中国历代花鸟画中,极少见到有画家专画玫瑰;然李鱓有幅《玫瑰图》。画中作者自题诗一首:“月月红如此,那能数见鲜。一年开一度,应博世人怜。” 玫瑰,是爱情的象征。它既高贵端庄,又充满艳情诱惑。没有哪一种花卉能像玫瑰一样,给人以愉悦的心情,撩拨人的心弦。李鱓所画玫瑰,虽寥寥几笔,却能让人浮想联翩。那种婀娜摇曳的姿态与中国传统花鸟画完全不同。世人评曰:“此图构图简括,笔简而意周,形单而意足;用墨酣畅,浓淡干湿、轻重缓急,同时兼用;有骨有肉的墨沈之中,颇具有耐人寻味的情趣。”

  李鱓的花鸟画有气韵生动之美。郑板桥《题画诗》曰:“复堂李鱓,老画师也。为蒋南沙、高铁岭弟子,花卉、翎毛、虫鱼皆绝妙,尤工兰竹。然燮画兰竹,绝不与之同道。复堂喜曰:‘是能自立门户者。’今年七十,兰竹益进,惜复堂不再,不复有商量画事之人也。”从这段题画诗中可见二人友谊之深厚,同时亦可见郑板桥对李鱓画艺的推崇。凡画气韵生动、内涵丰富、美不胜收、光彩夺目,方称其“绝妙”。不同的画家对“气韵”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气”与“韵”是指两个方面。“气”是指生气、神气、朝气等内在精神,如表示气势磅礴、气象万千、气贯长虹等;“韵”是指情韵、神韵、妙韵等外在神采,如韵味无穷、幽情逸韵、流风余韵等。花鸟画之气韵应就画的自身气质而言。李鱓之花鸟画,观之有气势,品之有韵味。板桥所云“花卉、翎毛、鱼虫皆绝妙”,是对李鱓画作的最好评价。他的画不仅气韵生动,而且意味深长,表现为:情景处理得当,有神奇美感;宾主呼应,有意境之趣。


蕉石萱花图

复堂之画凡三变

  对绘画作品的鉴别,不仅需要鉴定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对被鉴定者有充分的了解。就绘画作品而言,一般是采用目鉴与考证相结合的方法。目鉴是观看原作品,考证是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对比考查,即从作品的时代风格、纸绢、印章、题跋、装裱等方面进行全面认真的考证。

  对李鱓绘画作品的鉴别,笔者以为应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后期。由于地位、环境、师从等客观条件的变化,李鱓画风是一变再变的,绘画特点当然不一祥。

  初期为李鱓26岁之前。这一时期,他向同里魏凌苍学习黄公望一派的山水画,后又转高邮向已中举的族兄李炳旦学举业,向族嫂王媛学习花鸟画。他此时常用的闲章是“神仙宰相之家”“李文定公六世孙”。其这一时期的绘画,幼稚多变,学无定则,且留下作品绝少,鉴别难度大。李鱓自认为这一阶段的作品“以画能娱则高,以画为业则陋”。


石榴秋葵图

  中期为李鱓27岁至56岁间。李鱓28岁客居京城,于一闲楼、万柳庄作画,嗣后供奉内廷,在南书房行走,从蒋南沙学花鸟画。他33岁时离开宫廷。1730年,命运又一次把他召入宫廷。再次出仕使李鱓很高兴,其遂画《秋葵图》以遣兴。画上题诗曰:“自入长门着淡妆,秋衣犹染旧宫黄。到头不信君恩薄,犹是倾心向太阳。”李鱓中期所画作品用笔潇洒、用墨流畅,许多都是精神饱满,帅气飞扬。李鱓将满腔壮志投身仕途,曾作诗曰:“空斋淫雨足淹留,检点奚襄旧倡酬。画尽燕支为吏去,不携颜色到青州。”诗作表达了他想为民造福的高尚情操。但事与愿违,李鱓到任以后,看到民众生活困苦,自己却无能为力。梦想被现实打破,他心灰意冷,55岁罢官。其此阶段画作多为大写意,构图旷达,用笔潇洒,用墨豪放,画风逐渐走向成熟。鉴别时应从其笔法与墨法上多下功夫。


蕉竹图

  56岁之后,乃李鱓绘画的后期阶段。罢官后的李鱓,带家人二十余口寓居济南、泰安、滕州,以卖画为生。58时,自山东滕州返回故里,埋头作画,不再妄想从政。这时的李鱓常用一方“卖画不为官”的印章。60岁后,他精力大不如前。这却再一次激起了他画作上的变革:构图越来越繁复,用笔由纵横变得老硬拙涩。他不管别人说什么,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其自赋诗一首:“薄宦归来白发新,人言作画少精神。岂知笔底纵横甚,一片秋光万古春。”此时李鱓的花鸟画与前期相比,更有风骨老辣、洒脱淋漓的特色。李鱓后期的画作鉴别,要根据其绘画特性,结合题款与印章来综合考量。

  从青少年时期的励志上进、抱负满怀,到中年时期的内廷行走、看破官场,再到老年时期的寓居扬州、卖画为生,李鱓的遭遇让其看破世态炎凉。这也造就了他尚奇多变、敢于突破、随性放逸的绘画风格。


墨竹图

  李鱓的画路宽,山水、人物、花鸟都留有画存。郑燮题跋“复堂之画凡三变”,变之美哉,观之悦目,奇趣无限。李鱓在画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创新思想,直至现在都有启迪作用。

  现存于博物馆、纪念堂、美术馆等单位的李鱓绘画作品约有两百幅左右,内容繁杂,品种繁多,且多有变化。李鱓对花鸟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受其影响的画家有赵之谦、蒲华、吴昌硕、齐白石等人。

  概之,李鱓的花鸟画内容丰富,品种繁多,用笔潇洒,用墨流畅。能独步画坛,一生三变,且有妙趣、神趣、奇趣者绝少。李鱓可算其一。李鱓从画,官场少了一员,画坛却多了一个名家。幸哉?悲哉?世人自有评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女画家和她们的画(五)
大家风范——著名画家李多木作品欣赏
中国绘画巅峰 清代宫廷画解析
烟花三月,搜一搜瘦西湖的书画“朋友圈”(三)
清李鱓《花鸟十二屏》(上海博物馆藏)
扬州八怪之李鱓|纵横笔墨,怡然自得,高清花鸟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