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那山 那镇 那村 那人 那脊梁


为什么这首歌会荣获金奖,你点开听一听就知道了,请备好纸巾。

秋夜,这两晚有一种情愫默默被勾起,忆起前两天到过的那山、那镇、那村、那人、那脊梁的片段,那些关于大山深处的感人故事促使我写成这篇图文。

  

2017年10月18日,这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正在常德这座小城采访拍摄,突然接到电话,让我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

从常德城区出发,需要近6个小时的车程。过了石门县城,车慢慢进入山区,只见那一座座青山,连绵不断,一座挨着一座,不断地向远处延伸,气势磅礴。

久居闹市的我,从乡村走进城市,这些年的奔波劳作,似乎慢慢遗忘了大山。

沿着山路盘旋而上,穿过悬崖、峭壁、险桥,一头钻进被誉为湖南屋脊的壶瓶山一带。朦胧的远山,笼罩着层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

大山真诚、朴实、厚重、无私、奉献,它从远古走来,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变迁,这一片大山依旧巍峨伟岸,亘古不变。

冬去春来、四季寒暑,大山用坚强擦拭着生活的底色。这些一路行走在云端,写意在秋天里的风景,再一次把我的灵感燃烧成飘舞的火焰。

   

一路美景,一路遐想,一路颠簸,终于到达这座小镇——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

站在南北镇的一小坡上拍下这张全景,感觉小镇建设还很美,只是外来人口不是很多。

南北镇,旧名懒板凳、又叫南北墩,古属五溪三蛮之地。地处湘鄂边界,东与壶瓶山镇罗坪乡接壤,南与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铁炉镇为邻,西与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接壤,北与石门县东山峰管理区壶瓶山镇毗连。

南北镇位于石门县西北边塞,是连接湘北鄂西的主要通道,为湖北鹤峰五峰南下湖南的交通咽喉。

集镇主要沿过境公路石鹤线两侧发展,与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北镇管理区连成一片,形成了两镇一街横跨两省的独特格局。由于其“一街跨两省”的地理优势,20世纪90年代被确定为“八大省际边界口子镇之一”。

南北镇中心学校,其前身是1951年创建的南镇完小,1964年扩建成南镇中学,1994年,学校更名为南北镇九年制学校。2003年9月始定名为南北镇中心学校。

2014年,南北镇建设的镇卫生院门诊大楼。

当晚,在这个富有诗意的小镇欣然入梦。

  

第二天清早,我们从南北镇出发,前往薛家村。薛家村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东南方,距石门县城130公里,距镇政府11公里。由原来的薛家村与安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33平方公里,全村309户、980人,其中党员33名。

三年前,这里是全省有名的贫困村,村民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大部分村民家门口还没通上公路。村中仅30岁以上的单身就有40多名。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中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1200多米高的六塔山;秀美山水养育着这一片淳朴的父老乡亲。时常听到潺潺流水声而见不到泉水的“听泉”,随着叫喊声越来越大,水流越来越急的“喊泉”;六十八位红军烈士牺牲地千米高的“剪刀峡”;上百座清代古墓;八十座古老的土家吊脚屋……等等这些饱含历史痕迹的厚重文化,谱写着山村景象。

   

在薛家村路口,我遇上这位杨大妈,当我向她打听荣誉村长王新法时,她伸出大拇指说了两个字好人”。

“扶贫楷模”王新法。2013年,王新法不远千里从河北省来到湖南常德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义务扶贫,成立“与民共富军人团队”。他出资64万元,带领军人团队和村民在海拔1200米高的“六塔山”上开垦了300多亩荒山,修建“山河圆”烈士陵园,集中安葬了当年牺牲的68具红军烈士遗骨。

他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义务投工2000多个,在村中硬化道路1公里、拓宽道路13公里、建设机耕道路12公里、修建桥梁6座、铺设安全饮水管网85000米、修建蓄水池1500立方新增200千伏变压器一台、新架设高压线路4公里、低压线路改造21公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10户36人,分散安置5户15人。

近年来,薛家村村民逐步树立起自主脱贫的信心,人均年收入从4年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6000元以上。可就在薛家村刚有起色的时候,噩耗如同晴天霹雳,时间定格在2017年2月23日,王新法同志因劳累过度,在工作中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木板房、青石板路,红旗依然迎风飘扬,这儿就是王新法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此时此刻,站在这一片熟悉的土地上,我知道,王新法其实没有走,他的精神已化作大山的脊梁。

在王新法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众多活动中,我拍过王新法妻子和他女儿的很多感人场景,只是没有正面交流过,这次来薛家村在王新法妻子的引领下,实地参观了王新法生前的工作、生活场景。

这是王新法生前的卧室。

这件衣服是妻子在河北给他买的一件比较好的衣服,王新法因长期在扶贫一线劳动,很少有机会穿。

我在这里给老王做过饭菜,当初揭开锅盖,是热气腾腾的饭菜——妻子回忆着当初从河北来探望王新法时的情景。

悲伤之处不想过多深入,令人欣慰的是王新法的妻子和女儿毅然决定留在薛家村,带领与民共富军人团队继续前行。

以旅游产业发展促脱贫,打造红色党性教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本色”(土家文化)三大旅游产业品牌。

目前,每个星期都有外地旅游团来村中参观旅游,薛家村正在结合剪刀峡68位烈士英勇跳崖的感人事迹,开发重走红军路红色旅游项目全力打造全市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基地主要包括王新法同志生前实物陈列室、王新法同志先进事迹展览室、党员学习室、山河圆以及薛家村部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着力把薛家村建设成自然环境优美、党建品牌鲜明、旅游特色显著、功能设施完备、主导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富裕的美丽乡村,真正把薛家村打造成党性教育熔炉、与民共富典范、美丽乡村样板、乡风文明窗口。

返程路上,看着薛家村沿线云雾缭绕的山脉,我忽然想到了脊梁。这脊梁承载着奉献、这脊梁承载着期盼,这脊梁承载职责,这脊梁承载着忠诚。

(部分图由薛家村委会提供,2017年10月21日深夜完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生态的王新法是啥样?
湖南常德市诗词学会诗词
河北老兵千里赴湘帮扶贫困村
电影《5:47》发布会 苏可演绎“扶贫好人”王新法
为什么他在这里有那么多亲人
湖南石门县文家村覃氏添秀祖陵清明祭拜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