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 愁

 

      七月二十五日接到女儿电话,告知,我们的户口已落到了北海,我却高兴不起来。中国人向来家乡观念很强,上了年纪的人,更强调“叶落归根”,想到年近七旬的人,再次飘向远方,心中的惆怅,油然而生。零乱的记忆的再次串起,我的思绪像是秋天的落叶,纷纷凋落,飘向那无声的世界,飘向一个个沉默的角落。离别家乡,在新疆生活已经几十年了,时常滋生出一些朦胧双眼,湿透心绪的乡愁来。那乡愁如丝如缕,挥之不去。细细品咂,一丝苦涩,几许无奈,粘在舌尖上,回味永远。也把乡愁寄托给了北京那不复存在的残破的城墙、护城河边那棵棵垂到河中的柳树,还有过去住在里面无比踏实的小屋!可惜我现在在故乡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虽然时常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是青山”自慰,但有时候静下来,一想到生我养我的那个地方,总有一些惆怅和不安。

       几十年前留下的风景,仍记忆编织在时间的长廊上,等待时间的一点点吞噬,月是故乡明,看着盈满的圆月,才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拳拳之情。

      乡愁是我家院子后面那高大斑驳的城墙,我家世居北京,祖上是官宦人家,到我记事,已经衰落,和父母住在电影厂宿舍,记忆中多次搬家,总是在离德胜门不远的城墙两侧。那绿瓦灰墙飞檐的德胜门城楼,那高大屈曲城墙,总是那般庄严神秘,城下的护城河总是静静地流淌。每天经过豁口护城河桥时,我都要端详一下远处德胜门城楼那伟岸的身影。城墙上、太平湖边,留下我多少童年的记忆。放假时,我们哥仨会从城墙边上爬上去,在城墙半腰摘酸枣。钻进城墙中长长的城洞中去探险(很久以后才知道那是藏兵洞)。我们也曾爬上德胜门箭楼,站在那高大的瞭望口上,看德外冰窖口那一片片低矮的民房;电影厂在城墙上、护城河边拍电影时,总少不了我们这些孩子的身影,让我们这些孩子穿上破衣烂衫,充当群众演员。六十年代初,大搞阶级斗争,北京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家到了新疆。十年浩劫后我再回北京,站在德胜门下,它的身躯手臂全被砍去了,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失去了八百年的风采,我的心空落落的,这已经不是我的故乡了,这无价的国宝、无价的物质遗产被彻底毁灭。事过境迁,沧海桑田。德胜门已名存实亡,灰飞烟灭,仅存地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临风无语,感慨万千。只留下那无尽的乡愁。

       乡愁是北京那悠长的、曲曲折折的胡同,和那一环又一环的四合院。那栋老屋里留下我童年时的欢声笑语,一转身一回首,一个若有所思的凝眸。我如花的年华,还有绽放的少年梦想也都失落在了老屋,如今这些片段却在我的记忆里越发清晰。那时生活很困难,有时妈妈不得不拿出一两副祖上留下来的字画变卖,才能补贴生活,给我们交上学费。北京有许多小吃,我未曾见过,更未曾吃过。我的记忆中,白天,胡同里走街串巷的,是收破烂的,敲着小鼓,挑着两个大筐,吆喝着“有破烂我买----”拖着很长的声音;剃头的,挑着担子,一头是带抽屉的小凳子,里头放着理发工具,一头是一个小炉子,手里拿着一个铁叉子,用一根铁棍从中使劲一划,发出悠长的,斯斯的响声,人们一听就知道是理发的来了;磨刀的,扛着一根长凳,上面固定着两块磨刀石,手里拿着几块铁片穿起来,类似快板一样的东西,一路走来一路敲着,“咣、咣、咣···”吆喝着“磨剪子来------------”。天擦黑,又来了卖水萝卜的,手推车上点着一个小油灯,一个萝卜几分钱,买萝卜的熟练的将萝卜皮切开,然后横竖几刀切开,送到你手里。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卖豆汁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卖豆汁的,都是推着一个装有木轱辘大木车,上面一个大木桶。天一热,人们听到木轱辘的声音,就知道是卖豆汁的。北京人爱喝豆汁,人们端着锅出来,很少有人家不买,大概这是穷人家的饮料,两分钱一大勺。两勺便装满一锅,足够我们一家六口人喝的。这豆汁淡绿色,酸中带咸,喝着有些涩,还带有泔水味儿。加上点咸菜,就可以解决一顿饭。 很多年以后才知道,豆汁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 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清人所作《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北京人自豪的说:“不能喝豆汁,就不是地道的北京人。”以后我来北京再喝豆汁,已经喝不出原来的味儿了。

       乡愁是小院子中间那棵郁郁葱葱的枣树,每逢五月,那树上就开满了淡绿色小花,满院清香,并不惹人注意,不久小花变成了小枣,小枣渐渐长大,变红,压弯了树枝、张扬怒放的红枣,染红了小院,点亮了一个季节,温暖了一个季节,璀璨了一个季节,那红红的的枣儿,像一颗颗圆润的玛瑙挂满枝头,把一棵树装点得妖妖娆娆,咬一颗枣肉在口,甜甜的味道至今还在舌尖萦绕不绝,小院的人不自私,用脸盆给各家分了,最高兴当然是小孩子,小院的红枣啊,是轻轻缠在我心头的一缕缕思乡的惆怅。

那小四合院是我温馨的回忆,是我对故乡的思恋,是我午夜梦中的呼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当小屋已不复存在,当北京城墙轰然倒塌,当老舍自沉太平湖,我的故乡便也不复存在了,变成了我记忆深处的一种神圣。我也从一个“北京娃”变成了“北京老爷子”。几十年来无论我走到哪里,一开口说话,别人就会认定我是北京人。但是,在北京,我一说话,北京人就会露出鄙夷的神色说“你们外地人···”,我成了无根的浮萍,没有故乡的人。铜臭排斥了文化,水泥森林消灭了四合院,粗俗代替了礼貌,傲慢代替了淳朴,夸夸其谈,华而不实,成了北京人的特点。天子脚下三分贵,莫名其妙的政治优越感充斥市井。对首都地位的无限拔高,对北京的种种特殊照顾,惯坏了北京人。这里成了我陌生的故乡,加大了我和故乡的距离。这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月依然皎洁,在每一个月缺月圆的日子牵引我的视线,凝望家乡的方向,心中不知不觉的低吟浅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乡愁是我徘徊的忧伤,是我埋藏在心底的无奈。乡愁,是天边放飞的风筝,细长的线儿牵着,飞不去,回不来,即使浪迹天涯,即使僵卧孤村,都不会断了念想,都不会飞离那在或不在的古都,那一眼殷殷的祈盼。我又要飘向远方,寻找我的归宿。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2014·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愁
今日白露:露从今夜白,回不去的故乡
乡愁、乡音、乡恋,是缕缕剪割不断的情丝......
乡 愁/刘忻
他乡·人生·故乡
童年记忆河水清澈透明、山上绿绿葱葱,但回不去,这是永远的乡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