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凉州如何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张颐武教授解读凉州文化

中国甘肃网5月27日讯 (本网记者 沈文刚 文/图) 5月27日,由武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主办,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凉州讲坛》(第四期)在武威市体育馆开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张颐武教授应邀作了《丝路文化、边塞诗与中国精神》的主旨演讲。

演讲现场

2000多年前,张骞途经古凉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以河西走廊为核心的古凉州地带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在曾经的历史通道上,作为丝路重镇的武威,作为“五凉京华、河西都会”的凉州,见证了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历史变迁和美好梦想的时空流转,而历史变迁中沉淀孕育的凉州文化,成为丝路文化融汇的结晶和典范。

张颐武教授以《丝路文化、边塞诗与中国精神》为主题,从“通”“塞”与“都”“关”和丝路文化”,讲述了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古凉州,曾经在丝路畅通保障、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以及丝路文化的孕育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凉州文化的“通”与丝路文化精神”,讲解了凉州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特征,以及凉州文化对发展中华文化和传承丝路文化精神的独特贡献;从传唱千古的《凉州词》,讲解了形成于古凉州的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独特地位和精神价值,让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了以《凉州词》为代表的边塞诗那雄浑豪迈、激情向往、奇异独特的艺术魅力;此外,张颐武对“如何弘扬凉州文化、传承丝路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他用诗意的语言、幽默的谈吐、旁证博引的论述,让武威人民分享了一场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盛宴。

张颐武教授解读丝路文化、边塞诗与中国精神

底蕴深厚的凉州文化,作为一种历史遗存和积淀,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体现了“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武威城市精神,是打造文化旅游名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据悉,武威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的总体思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弘扬凉州文化,传承丝路精神,讲好武威故事,传播好武威声音,重塑凉州文化辉煌,打造凉州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努力建设崇文尚学、崇德向善、绿韵萦绕、清新洁净的文城、德城、绿城、清城,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物简介:张颐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张颐武教授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并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威武”的城市,在甘肃!
甘肃武威凉州贤孝《太阳当天过》
武威文化资源到底有多少
甘肃酒文化:凉州先民的饮酒遗风
丝路——张掖,之一
丝路重镇银武威,天马故里大凉州,普康灯会等你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