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国印|遵化•2021年散文创作简述

 一

  2021年的散文创作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新老作者饱含激情,用心创作,歌颂时代,歌颂人民,作品呈斑斓多彩之势。

  创作队伍。2021年,我市散文创作队伍从年龄上讲依然保持着老中青(少)梯次状态。

  从创作时间上讲有的人深耕几十年,及至满头银发,写作不止,有的人尽管入行较晚,但热情高,手笔快,作品颇丰。这些老作者有:高景生 程水星 岳术林 唐继胜 谭庆胜  王连忠 钱阵界 姚江 兰葆 崔俊田 李连丰 孙瑞欣 王建志  王术成 李红卫 王巨武……

  有的涉足时间少则八年十年,长则二三十年,值不惑、知天命之年。他们中有的勤奋高产,成果累累;有的断断续续写作,却终不舍笔。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中坚力量,是承上启下的创作群体。这些作者有:曹雪艳 张莲红 孙文生 闫艳 徐小东 史海征 杨晓健 海光 任艳红 张瑞华 董绍中 张玉红 张国树 赵颖 白果 唐宝凤 梁淑艳 杜海艳 王颖春 代文静 依诺 胡宗仓 陈龙 陈淑香 王立荣 李春艳 曹安宁 张淑芹 李文锦 崔立国 李占旺 小陈先生 程文军 杨超群 张汝 杨志梅 高凤娟 田文科 王小艳 崔秀芝 李凤英 曹雪莲 石翠雅 刘艳玉 张景 李泽星……

  有的作者虽然创作经历不长,却锋芒初露,更有中小学生有作品发表,跻身散文创作队伍,实为幸事好事。

  发表情况。初步统计发表不同题材散文共400余篇,发表媒体有(遵化媒体及域外地市级以上报刊):

  《四季风》《燕山诗文》《畿东文化与艺术》(纸刊及公众号)《金秋文苑》《河钢报》《唐山文学》《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唐山文化》《燕赵老年报》《老人世界》《姑苏晚报》《人民代表报》《青年文学家》《贵州政协报》《金陵晚报》《淮南晚报》《作家文苑报》等。

其中,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82篇。

作品获奖。获奖不是好作品的唯一“标配”,但却是对作品的一种承认与肯定。年内有30名作者获多种奖。

奖项有:

  《金秋文苑》“庆祝建党百年”征文奖

  第九届中华嫘祖母亲节“全球抗疫·共克时艰”全国大赛征文奖

  “东汉圣御杯”全国征文大赛征文奖

  “大宅门杯·放歌曹妃甸”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

“邮储银行杯”——我与公积金的故事征文大赛奖

《燕赵法苑》“百年华诞,法徽闪耀”主题征文奖

  《唐山文学》2021年度优秀作品奖

  讴歌建党百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百年坎坷,百年风云,百年奋斗,百年辉煌,自然是散文关注书写的“大年”。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带领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百年内发生在遵化大地上的重大事件、英雄模范的事迹,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成了歌颂主旋律,相继百余篇文章发表于《四季风》《燕山诗文》《金秋文苑》《畿东文化与艺术》《唐山文学》《唐山劳动日报》等媒体。《四季风》办专刊,《金秋文苑》开辟专栏予以刊发。一批有分量,有深度,质量和水平较高的作品应运而生。综合反映遵化党史的《遵化党史概述》,作者程水星;反映我地下党员忠贞不渝的《海枯石烂不变心》,作者李文合;歌颂遵化优秀儿女的《遵化版“英雄儿女”传奇故事》,作者汪学全;《仗剑书生洪麟阁》,作者王连丰;《趟过地雷阵的母亲》,作者曹雪艳;反映争取加入党组织的《入党的故事》,作者张国树;反映共产党员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向党献上金色的种子》,作者岳树林;今昔对比,令人难忘的《我的豆片车子》,作者孙文生;反映家乡新貌的《家乡变化党的恩,时时刻刻暖我心》,作者赵颖;赞颂优秀党员事迹的《闪光的心灵》,作者崔俊田;述说住房变化的《几度乔迁说发展》,作者王述成。这些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和正确,歌颂了共产党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也歌颂了不同时期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

  作者与作品赏析。纵观2021年散文创作,400余篇,洋洋洒洒,作者同怀热情,共同讴歌,佳作频发。下面就部分作者及作品(唐山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的写作特点,行文风格,加以总结归纳,以期抛砖引玉,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曹雪艳。曹雪艳的文字颜值独特,辨识度高,行文精致优雅,文章往往从一个不经意的切口入笔,徐徐道来,虚看波澜不惊,实则深流水缓,思维发散中,撒豆成兵,又是在不经意间,令人或心头一惊,或心窝一暖,这种“”稳步漫行”,“方得始终”的风格,激发阅读欲望,掩卷后令人思索不断。

  作者善于将生活中的微小放置心灵深处,映照出别样的色彩和动人的幽光。如发表在《唐山劳动日报》的《自己玩》中写道:“其实,人与人相处,所能分享的快乐大多是雷同的,有限的,而那些微妙的,自己跟自己玩所产生的小欢喜、小满足与小消磨,不一而足,有多有少,只是自己感知与留存”。道出了幸福是一种感觉,存在于日子的犄角旮旯,需要人忙里偷闲,四顾寻觅,甚至要有意为之。可谓意境悠长,心绪绵绵不断……

  李连丰。李连丰散文创作,可谓厚积薄发,突飞猛进,近三年在唐山市级以上发表作品34篇,2021年在《唐山文学》《人民代表报》《唐山晚报》等报刊发表15篇作品。李连丰的作品大多是描写家乡的,文字古朴,行文扎实,用翔实的史料,真实的事件和人物,还原马兰关旧时乡景,令人视野开阔,增长见识。应该说,独特的关内清文化,在李连丰笔下得到了独特的表达,于传承与被传承而言,可称为一件幸事。长篇散文《风雨沧桑马兰关》(两万余字)发表于《唐山文学》。作品由古长城、总兵署、参将总兵官、东西营城池、南栅楼等11节组成。反映边关古隘军事经济文化原貌,描绘乡俗民风,为读者了解满清文化展示了一个窗口,作品受到关注和好评。

  杨晓健。用明亮文字,行清朗文风,书写清史风云,宣传历史文化。今年在《贵州政协报》《唐山晩报》《唐山文化》《姑苏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16篇。其中《唐山晚报》连续刊发《小记者云游清东陵》系列,12篇,2万余字。创作了6万多字的《清东陵美景系列》散文陆续发表。杨晓健的作品显露、散发着公文及新闻写作的底蕴和气息,文字干净,无拖沓,无枝节,给人带来阅读快感,加之古陵的神秘与传奇,使作者拥有着众多的读者粉丝。

  张莲红、董绍山“理财作品”受关注。我们知道,写熟悉的东西容易成功,也是很多写作者实践着的。而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有待于文学去关注去描绘。

  张莲红《品质生活,就得巧用金》,董绍山《别让自己遭受“老来难”》等理财文章均发表于《唐山晩报》。将笔触深入到住房基金及家庭理财中,揭示时下方兴未艾的理财业与社会以及与人们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另辟蹊径,用新的视觉,从新的角度挖掘新领域,展示新意境。这于拓宽文学辐射面,关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事物,在实践中延伸和厚实文学肌理功能,具有一定的提示和探索意义。

  张玉红。张玉红的散文语言明亮疏朗,叙述或描写中充满着浓浓的爱意与情怀,散发着至爱仁慈,理智深沉的职业气息(作者为法官),把怜悯与暖意深深融于文字中。发表在《唐山劳动日报》的《五十岁,你听我说》中这样写道:“五十岁,青涩褪尽,春华后的秋实,成熟的生命的美由生命自身灌溉而来。我们完成了人生的一大半的使命,羸弱的生命之果变得丰满玉润,喧嚣的人生搏击积淀成雍容华贵,身、心、灵和谐地被我们掌握在手中,我们前半生的累积和辛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童年的冰窗花》如此描绘:“我只是坐在炕上,但我的眼前是大漠荒烟,旷古苍凉的野茫,是长河落日、古迹遗存的辽远,是柳枝柔垂、松柏刚直的精美。苍莽的峰峦,曲折的幽径,壮丽的山河,柔美的小花,——被浓缩在玻璃窗中,小小的窗户啊,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博物馆”。

  这些文字是内心独白,发达着作者丰富且厚重的情感,皆是美丽、深沉且暖心的爱的描写与倾诉。

  张瑞华。泥土里寻觅文字,抒发怀旧情怀。张瑞华散文写作今年势头旺,有5篇分别发表在《唐山文学》《青年文学家》等报刊。而刊载于《唐山文学》上的《拾花生的记忆》,无疑是这些作品中分量最重的一篇。

  这篇洋洋洒洒,近六千字的文章,倒推时光几十年,展示久违的田园风光,平静与细致的描绘,把秋后拾花生的情形与心境写得生动具体,千回百转。文中言:“拾花生是在土里刨食,食在哪个位置以及选哪个位置来拾,也是需要经验的:黏土的地方会“厚”些,地头也要重点关注。如果运气好,会赶上一撮或几撮“落网之鱼”。一镐子下去,三五个花生同时踹出来,那感觉好爽啊。这时也要特别小心,生怕铁齿儿扎坏花生,露出里面白白胖胖的果仁”。

  拉长的文字,无疑增大了空间与容量,游刃中,作者用了较多的闲笔。文章忌满,闲而不闲,暂时在叙述中脱离主体,给读者留有空间,是巧为之举。散文行进中,往往于顾左右而言他中,聚拢意向,奔向主旨。《拾花生的记忆》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走在乡间小路上,我的眼里一切都是美的,玉米已经变黄,长长的叶片犹如伸展的手臂,时不的地抚摸着我的衣袖或是头发。而棉花桃在枝叶间小嘴半开,那柔软的悄悄话只说给它们自己……举到空中的红高粱是田地里最抢眼的颜色,微风根本摇不动它们,长长的一块,士兵似的站在那里……”。此段文字,看似与主题无关,实则成了铺垫,是秋的铺垫——庄稼们都熟了,花生该出了,于是就该拾花生了。

  任艳红。《文子阿姨》发表在《唐山劳动日报》,讲的是一位漂亮能干,聪颖好学,却命运多斘的农村妇女的半生经历。文笔细腻,充满着深切的同情与怜悯,文子阿姨的执着与坚强形象跃然纸上。文中写道:“我看着烟囱里升起的袅袅炊烟,那烟被风吹得稍微东斜,越来越细,渐渐和蓝蓝的天空融为一体。我想,寻常人家的日子大多平淡,却往往蕴藏着他人不易察觉的幸福”。

人生不易,日子漫长,需要心灵抚慰。《文子阿姨》通篇传递着温情与亲情的感召力量——生活必定是一场向往和争取美好幸福的旅程。

  徐小东。寄情花草,书写自然与博爱。作者思维缜密且勤奋,作品不断,今年光在《河钢矿业版》《河钢》报上就发表散文18篇之多。纵观之,写自然花草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大,如《诗意海棠》《灿若玉兰》《再见玉竹》《马兰礼赞》等等。作品的可贵在于,不单单痴情于对花草的描绘,展示多姿多彩的美丽,而把自然界中的花与人,品质与精神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相融,进而展示美丽与坚韧,高尚与可贵。如《马兰礼赞》中所说:“好多人不解地问我,山野中那么多好看的花,你怎么对这不起眼的花(马兰)那么痴情呢?我说,我们矿山的每一种花都是可爱的,但是,只有你了解了一种花的历史时,才会更痴情地热爱它。诚然,这种花花期很短暂,一阵阵风,一场细雨,花就无声地凋零了。但他的生命力却异常顽强,一旦在哪里落脚,它的根和种子就会以燎原的阵势四处蔓延开来,给寂寞的山野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它不怕牛马家畜们啃食和踩踏,令众人钦佩。最重要的是,它与中国革命事业有着一段密不可分的缘分”。由花及人及革命,文章意蕴渐渐深刻,意境也便更辽阔起来。

李春燕。李春燕的文字呈现了:自然美为红花,“科普”成绿叶的样式。自然知识占比增加,压缩了其他文字空间,使文章更丰富起来。发表在《青年文学家》上的《秋叶之美》中写道:“自然界中各种植物,都以它们自身的坚韧展示着生命的精彩,弱小的,粗壮的,平原上的,湖泊边的,草原坝上的,沙漠里的,不管生在何处,都极尽一生之力昭示生命的可贵。而有的更是向死而生,抑或死而不朽……胡杨是当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至少有6500万年的历史了。据统计,全世界61%的胡杨都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的胡杨都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人们夸赞胡杨巨大的生命力是“三个一千年”:活了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知识性、趣味性是文章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很多作者的追求。如何将两者巧妙嵌入笔端,不显单纯枯燥之气,保持文章厚度与质感,应该说,李春燕的探索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唐宝凤。在痴迷现代诗创作的同时,唐宝凤没有停止散文创作,且表现不俗,年内有多篇作品在《唐山文学》《中行职工报》等报刊上发表。她的语言朴实,注重层次感,于生活的缝隙里追逐光亮。善于在堆积琐碎中,强化人物形象构成和内心的不断丰满。人微小如尘,也要活得热烈,于此,唐宝凤的文字给予了深切关怀与表达。如发表在《中行职工报》上的《幸福的棉花》写道:“母亲想了一会说:幸福就是起心眼里的舒坦,高兴。幸福就是有饭吃有衣穿。幸福就是我的棉花地,就是冬天你盖着我用新棉花给你做的新棉被。你好好想想是不是?”。又如:“第一次花开是幸福的准备,第二次花开才是幸福的绽放。一次次的成熟,一次次的采摘,一次次的等待,然后再一次采摘。采摘后的棉花堆了一大炕,像天上的白云朵飘到了我家中。我们一家人都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幸福”。如此的绵绵密密,把生活的仔细与幸福晒个透彻,晒个遍,令人心里暖意渐生。

  张淑芹。作者都希望视文字如棋子,把自己修炼成绝妙棋手,或守局固若金汤,抑或进攻势如破竹,终成胜势。诚然,成绝妙技艺与水准终是难事。这方面,张淑芹做得或许更自如一些。她在发表于《唐山劳动日报》的《冬雨》中写道:“相比于其他三季的雨,冬雨是造势的高手。当冬天刚至,寒意尚浅,北风急于把秋天的遗孀驱赶,于是,她悄悄请来了冬雨给她助演。西风难敌北风急,何况还有冬雨的摇旗呐喊,秋天终是在这最后的较量中败下阵来。”这种调兵遣将中,将冬雨、北风、西风呼来唤去的娴熟与镇定自若,绝非偶然所得,应该是长久磨炼之功的呈现。

  崔俊田。岁老根弥壮,纵笔写文章。在众多老年作者中,崔俊田有其普通亦独特的经历:上学——参军——转业——退休。2020年,退休十多年之后,执笔写文章,并出版了文集《铭心往事》,今年又出版了第二本书《迟到的青春》。可谓热情高,手笔快,作品颇丰。

崔俊田的文字,少修饰,素描般直白,自然且透彻,恰如朗朗晴天。更可贵的是,“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他的文章多是亲身经历,有感而发。如刊于《唐山晚报》的《我走上了红地毯》,源于作者冬季在室内走步健身,担心影响楼下邻居,便灵机一动,将旧地毯剪好拼接成长条,铺于室内,人在上面走动,声音受到阻隔,去了扰民之忧,又解了健身之难,见地毯是红色,愉悦中提笔写就《我走上了红地毯》。文章发表后,由于题目“噱头”足好,内容新颖向上,很受读者欢迎。

  作为文学的有心人,崔俊田许多作品都是源于“道听道说”。一次街头遇上熟人聊天,他们聊起革命老人,熟人提供信息,抗日名将包森的医生就在遵化。于是他一猛子扎进线索里,辛苦周折地进行连续采访,在文友帮助下,一篇《抗日名将包森的名医王克俭》创作完成,刊发于《中红网》。还有一次在公园遛弯,见一着身旧军装的老人,便主动上前搭讪,由此开始多次采访,成文《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珍藏的往事》,刊发于河北《老人世界》。

  文学养人,文学令崔俊田焕发青春。

     散文创作任重道远。2021年即将过去,2022马上到来,也意味着新的创作任务的开始,处在新时期,文学创作者责任在肩,任重道远。期望散文创作数量多,水平更提高。

    置身泥土,忠实写作。用真诚的笔,真挚的心,虔诚的态度,书写新时代。散文创作,既要有观察感悟生活的眼光和功夫,又要有文学的构思和运笔。提高人,才能提高作品。作为普通的写作者,需要名人名著的开阔与提高,也应有周边作品的滋养,犹如人的历练成长,既要领略名山大川,高屋建瓴,也要关注本土风光,地域风情,两者交融,也许是最佳途径,最有益的选择。可谓:根植沃土,瞭望远方。广阔的胸怀,眼里有人,心里承认他人,是进步的基石与催进剂。

    用好作品回馈时代,回馈生活。用踏实的作风,踏实的文风,踏实的人品,建构平实而又厚重、平淡而又丰富、平凡而又深邃的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文学世界是作者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作品是作者的话语表达,亦是思想表达,写作者终归是靠作品说话的。我们的书写,我们的文字会化成一丝风,一滴雨,飘落在家乡的土地上,飘在文学的田园中,融入时代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巨大洪流中。

以文字为伴,点亮心中那盏灯。文学是阳光,也是心灯,温暖和明亮是永恒的主题。自然界的春夏秋冬,有冷有热,而文学不管冷热,都会令人感到内心笃定,心灵慰藉。与文字为伍,使灵魂在宏阔壮丽,婉约优美的散文中净化和升华,是广大写作者的人生之幸。

我们要无愧于对文学的仰慕与热爱,创作出更多更优的作品。

作者简介

张国印,河北省遵化市人。河北省作协会员,唐山市作协会员,遵化市作协副主席兼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市委老干部局主办的《金秋文苑》季刋执行主编。作品散见于《新华网》《河北新闻网》《海燕》《唐山文学》《河北日报》《新老年周刊》《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燕赵老年报》等多种报刊。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文集《时光岁月记忆》、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国印乡痕》。有作品获全国和地方奖。长篇散文《邻居八家》获2021年度《唐山文学》优秀作品奖。多篇作品被收入文集。《国印乡痕》被地方档案馆永久收藏。

平台征稿启示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

主办:遵化市作家协会

顾问:关仁山  峭  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篱  王立新  马良  张国印

编委:范丽丽  张国印  曹雪艳  张玉红  王翠红  杨晓健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杨晓健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徐小东

现代诗歌:王翠红  王颖春  刘艳芹

古体诗词:刘艳芹  张志明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江文学】散文:(新春征文)| 明天更美好 || 今昔好
【望安山文学】柳中平||绿 柳(散文)
第二届校园征文大赛如约而至,塔读文学携手年轻作者重振校园文学
【<牧歌>的历史传承(散文)】一文获“当代作家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闲话散文
【大赛公告】 ‖ 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 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