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人拉马车时光

全文共 2160字         阅读全文需5分钟

 沙子盖田可以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板结亦可使麦田不受冻害。拉沙子是去村北八里外的黎河。

我的老家属遵化县,后改为县级市。地形呈三山两川之势——燕山不规则的三道余脉拥抱着宽阔的平地原野,川内有道黎河从东到西流经全境,是遵化两大河流之一。

黎河河水丰盈,滋润两岸广阔田野,可称遵化母亲河。上世纪八十年代黎河成了著名的“引滦入津”工程流经地,滋润着三百里之外的海河儿女。

遵化名胜古迹多且美丽富饶,有着深厚人文底蕴。山下有金铁及白云石、海泡石等丰富矿藏,盛产京东板栗,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清东陵。

上世纪五十年代合作化时期,有被毛主席誉为整个国家形象的建明“穷棒子社”,有六十年代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当代愚公之乡”的沙石峪,有七十年代闻名全国的“五小工业”,另“三字经”中的“窦燕山,有义方,育五子,俱名扬”典故亦出自古代遵化。

诗云:

黎水滉瀁走东西,

北望长城雄关立

三山藏宝吟黑白,

两川风水埋皇帝。

神州形象穷棒子,

豪迈愚公沙石峪。

五小工业冠华夏,

燕山育龙入典籍。

  ……

黎河河床宽阔,河水夏涨秋落,四季不断。滩边积囤下粗细不一的河沙。河沙是改良土壤的优质资源。于是,农事中便多了项劳动——拉沙子。

拉沙子用骡马车,加上驭手和一名跟车的人便行了。往返近十六里路,上下午各拉一趟。路上占用的时间多,人便也显得悠闲,来回坐在车上,望着路边的粗柳树或过往车人或抬头看天上的白云慢慢移动,间或驭手与跟车人聊着世上见闻……那种散漫的惬意着实令人心生羡慕。是的,宽阔的河滩,丰富的沙源,一两袋烟的工夫车便装满车了。拉到田里,后车插兜一开半车沙子自动流出,再抽下车厢的活动底板,另半车顺之流下,一车沙子便所剩无了。骡马车拉沙子是个累牲口不累人的活计。

另一种拉沙子的方式则截然相反,是纯累人的——人驾辕人拉车。

每个生产队都有两到三辆骡马或牛车,养着大小十几头牲口,负责着拉耠子种地、拉犁翻地、运粪、拉秋。骡马牛是队里最硬实的生产力,一个队的收成效益好坏与它们密切相关。故此牲畜在社员心里地位很高,一两匹油光锃亮的骡马往往是人们的心尖与骄傲。

我们邻村,叫石庄子,十几户人家,属一层楼(没有大队、生产队之分),只有一辆车一头牛,那牛个头健硕,力气无比,自己拉车满地跑,是一个大队的全部运力,社员自然供奉它如宝贝。

供销社运货的一匹黑红色骡子,高大威武,一身亮光,往那一站,人须仰视,一打听价钱,七千二百元买的,人人瞠目结舌,吃惊非凡。每次路过都会招引赞叹的目光。孩子们总会追明星似地尾随很远,那种风光,绝对让时下的凯迪拉克、宾利之流汗颜。

牲口重要,牲口珍贵,自然招人心痛体贴。而对牲口最大的关照就是让它们少干活。于是,就有了冬闲时节骡马休息人拉车的故事了。

人拉车,第一步需要卸下所有绳套鞍鞯,然后拴上人拉的绳子,辕木间一根,两车辕各六七根,绳头留有个套。一人驾辕,两手扶住辕头,肩着绳头的圈套,其余人拉起长短不一的绳子(人前后散开,便于走动)套在肩上,这时,驾辕人一声高喊,走!大家一起躬身迈步,车轱辘便转起来。人拉车别于骡马拉车,废了吁、我、驾等口令改成走、停、快、慢等人语,同时没了驭手省了跟车人,自然也没有来回坐车的人了。有人编了句歇后语叫,人拉马车——歇了把式(驭手)。

人驾车拉沙子都是在冬闲季节,也是种辛苦而乏味的劳动。脚步丈量着公路。漫长的路途中,便会有人讲故事讲笑话消磨寂寞。于是,行路拉车也是一路笑语兴奋,一路情趣盎然,想来那场面也是很有意思的。

驾辕的人中有个叫大力的,人高马大,性格爽快,笑起来惊天动地,讲笑话绷不住,自己先笑,大家笑他不会拿捏,他便压着心地讲,虎着脸不笑,话未说完,旁人乐了,说那样子到比他讲的笑话招人乐。

大力讲个村里人吃饭马虎的笑话。从前那人给人家扛活,每天起早吃东家头晚备好的米饭下地干活,日出后东家才做饭用餐,用的米是头天晚上泡的,做着爱熟,吃着入味肉头。一日早晨要做饭,却不见了泡的米,而给伙计备的饭还留在锅台上,便明白是把生米当成熟饭吃了,自然笑他是个大马虎。中午回来吃饭,东家问伙计早饭吃的怎样?伙计答,中,多少有点硬。东家就笑道,有点硬?那是生米,你吃了一家人早饭用的生米!伙计脸红道,那剩饭我晌午吃吧。大力讲完,众人皆笑着说,那人八成是你吧?哈哈哈……脚步飞奔,车轮滚滚,一路笑声。

 人拉马车有讲究,须高度协调,十几人步骤一致马车才能快慢起停自然,否则一人不利索,乱了脚步,可能造成事故,尤其是下坡溜车时。因此,拉车的人不论男女都是手眼灵腿脚快的年轻人,是队长挑选众人认可的机灵人、棒劳力。尤其是女的,更须是人群里的灵豆子,否则家里及队长还有所有的拉车人都不会答应的。况且,冰雪封河,沙滩冻结,需用冻镐刨,在沙窑坑里往外掏沙子,是力气活,更应是好劳力所为之事。

冬日天短,太阳出的晚落的快,到黎河拉沙子,早晨出发,到河滩紧装车,然后急着往回赶,等把沙子卸到地里回到队址时,已经是时间过午了。因此,人拉车运沙子往往是一天一趟,下午社员们会干些剥麻破粪等零散农活。

 一车车沙子运来,卸载了再去拉,一快快农田泼撒了沙子,麦田像盖了被子,土质一片片被优化,粮食产量总在提高……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望着家乡沃野上碧绿的庄稼树木,内心顿生感恩之情——感恩那些拉车的前辈们,用乐观不屈的精神和劳动的汗水换来了大地的丰盈与希望!

 作 者 简 介 

张国印,河北省遵化市人。幼始喜欢读书,继而迷恋文学。读书、写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五十多万字。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遵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文集《时光·岁月·记忆》。

平台征稿启示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周祝国 张国印  希国栋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杨晓健

诗歌主编:王翠红 刘艳琴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动态主编:梁淑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型小说:甩马鞭
高宗义 || 言传身教(大伯父6)
追忆井陉胶轮马车(侯福顺)
杜梨作品:我的两千七
耙地||赵中岳
【诗艺国际】沈明义(西安)|| 我的父亲(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