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只核舟,两种人生

文:郑灿超  聂传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我们不久前学的《核舟记》,既可当一篇说明文读,也可当一篇记叙文读。
但一班郑灿超同学,硬是从说明记叙中读出哲理读出人生。
他有一文名为《一只核舟,两种人生》,估计会让人们眼前一亮。

学完了《核舟记》,我发现令人感叹的,不仅仅是王叔远的手艺……(“不仅仅”与省略号,吊起大家的胃口)

在这只小舟上,苏轼与黄庭坚正在阅读一幅手卷,看的津津有味;佛印则在旁边,悠闲地看着长天;而船尾的两位舟子,一位像佛印那样在悠闲,另一位,则全神贯注地盯着炉上的壶,在看水烧开了没有。(这段用自己的话基本概括了文中有关那几位人物的描写)
你也许觉得在这船上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事情,无非是几个大男人晚上没事干出来泛舟游玩。不过,当我们略微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就会有奇异的发现。(这是文章的“转”)

我们不妨沿着小舟的纵轴线把船上的人分成两类。其一是苏轼、黄庭坚和左边的那位舟子,他们都在认真地做一件事;其二是佛印与右边那位舟子,他们仿佛心无杂念,自得地在舟上吹风赏景。(这孩子真的有一双慧眼)
仔细一品……这不正代表着两种风格吗?(如果对那文有一定了解,估计会认同灿超的观点)
专注,旷达。(这是高度的概括)
专注的人,可以把事情做好。无论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上,专注的品质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于专注,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这样是不是会让自己的生命少了许多趣味?(灿超的意思是:事业之外,还应该有点别的啥?)

而旷达的人,可能没有专注的人那么认真。他们认为,让自己活得开心才是重中之重,内心无所顾忌。但如果这么放纵自己,生命是不是显得太没价值?(旷达的人,也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与使命)
所以,我们最好不应该让自己的人生只被一种风格占据,否则就是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应该尽量均衡发展)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不应该被别人定义。你可以活得很旷达,你也可以把自己全身心投入一件事中。但是,你是否思考过自己的人生有什么价值。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是人生价值;不为国家,不为社会添麻烦,也是一种价值。(灿超这孩子站位很高啊)

说完了两种风格,我还发现两种境界。(这孩子有完没完呀?)
笑而不语,痛而不言。(有味道)

佛印是僧人,摆脱了世俗,看着两位入仕的朋友,笑而不语。他生活简单,心中无忧,所以凡事才能做到笑而不语。(苏黄为入世之人,百事缠身,自然不如佛印洒脱)
而真正厉害的,却是痛而不言。(在灿超眼中,二境界有高下之分)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来到黄州,十分贫苦,却能在赤壁之前,作下前后《赤壁赋》,他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不公平的一切。他在黄州的五年,是他人生的低谷,他却能以一种旷达的心态来面对。他把痛苦藏于心中,把乐观展示出来,表达于文字之中!(这孩子对苏轼有不少了解)
痛而不言,是苏轼的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学习。(泛赤壁时,正是苏轼最艰难的日子之一。虽痛,而不言,显示出难得的人格魅力)
原来在这么小的核舟中,竟然藏着一个如此神奇的世界……(照应开头的感叹)


灿超此文受了老师上课的某些影响,但又有自己的创造。
沿核舟中轴线,左右两种人生,专注者与旷达者,宛如入世与出世般,平衡着这艘小船。
但灿超又能读出两种境界:笑而不语,痛而不言。在灿超看来,痛而不言比笑而不语更值得尊重。
人生于世,有许多事,甚至有些是大事要我们去做,挫折与不顺是难免的。此时,苏轼的痛而不言正是我们的需要的。

        灿超睿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本剖析|刻者惨淡经营,笔者织锦成文——漫话“核舟”人物
于微小之中感受生命的宏大——《核舟记》教学手记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总结
品味《赤壁赋》的形象优美的语言,感悟苏轼旷达淡定的人生态度
中考满分作文《夜游赤壁》点评
苏轼诗词鉴赏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