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说我们没想法(2)

文:闫岩 晋赫 子瑶 育萌 羚莎 老聂


        孩子年纪渐长,思考渐多。思,虽有浅深、窄宽、旧新之别,但对于这帮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任何想法都值得我们呵护、鼓励。唯有这样,他们才可能敢想、愿想、乐想,才能在理性、思辨世界去遨游。

        先看六班闫岩小丫头的片断:

        我喜欢海,只是单单喜欢海水。

        有时,平坦的沙滩上会出现一些不美观的痕迹,海水就会漫过来,抹平那些缺点,然后退去,等下一次有了那些痕迹,再出来抹去,然后消失。

        你就是这样时不时出现,呵护我的所有缺点。

        闫岩此文不仅有思想,更有情感。物人结合,演奏一段动人的心曲。

        再看六班张晋赫同学的一段:

        今天,老聂讲了《登飞来峰》这首诗。我特别喜欢这首诗。为什么?

        因为这首诗寄托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让我想到了李白离开长安时那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说自己离开长安是因为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想了三天想不出,请老聂点拨)。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一首诗啊!

        晋赫喜欢这首诗,并把喜欢的理由尽量写出来,特别提到“浮云”在古时有“小人”的意思,说明他真懂了这首诗。熟悉晋赫的人都知道,他初时不会写文章,也不愿写文章,难以把一篇文章写完整,后来逐渐能交周记,并偶尔有漂亮的文章出现。所以见到他能写出这篇文章,老师是非常开心的!

        再看六班胡子瑶的一段文字:

        我瘫坐在沙发上,天马行空地幻想着。

        一只翩然而过的蝴蝶,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庄周梦蝶”。那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庄子的唯心主义者梦中成了蝴蝶,梦醒又复己的故事。

        浅一点来说,就是把客观世界看成主观意识的体现或产物。

        更浅一点,便可以打个比喻——你在看星星,星星也在看着你。

        我时常想着:若我经历的一切都是梦吧,那何时才能醒来?梦醒后,周遭又会是何样?

        谁又能分辨现实与虚幻、生命与死亡的差别呢?

        看看,子瑶这丫头想多了吧?想深了吧?想玄了吧?想的问题我们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回答了吧?我们现在完全可以不理会答案,我们更在意的是她在想,她会想!的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有原创性!

        再看二班张育萌小姑娘的一段:

        语文课,讲到“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说人看景物时,不同心情的人,会觉得那些景物与自己的心情一样,描写景物的句子,也浸透着自己的那些情感。

        可是,一个伤心的人,看到玩耍的鱼儿、歌唱的鸟儿,要硬将个人情感托于它们身上吗?一个开心的人,看到互相残杀的动物、枯萎的叶片,还能开心得起来吗?

        或许,人往往被景物牵动情感、改变情感,而不是一味将自己的快乐、伤心,托付给相反情感的景物。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育萌没学过议论文的写法,但她本能地把握住了议论文的三部分,将文章写得条理极为清楚。另外此文最后一段的结论,完全是自己的观点,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见识,非常难得!

        再看六班黄羚莎小丫头的一段:

        翻阅自己从前写的周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有好几篇写得好的周记,都有着一个自己独特的想法。

        一时有些感慨。

        这些想法总是介于不说憋屈说了奇怪之间。说出来,大人会否认,然后怀疑你从何得到这种想法,再告诉你这种想法是你不该有的,那种想法不成熟,你不该懂。

        但我很想说,现在的我们开始有着自己对灵魂的见解,我们的世界是自己喜爱的色彩画出来 的,我们已经开始厌恶随波逐流了。如果要更形象一些,我们就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子,坚持心中所想。

        从此,我们的想法是自己的!

        羚莎此文仿佛就是一篇宣言书在向世人隆重宣告:我们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们不会再意大人的怀疑与否认,我们不再随波逐流,我们用自己喜爱的色彩画自己的世界,我们对灵魂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坚持心中所想!

         这些孩子,真的长大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送别诗鉴赏指导
第六讲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白杨
从景、情角度谈古诗词鉴赏
《初学写诗,如何营造意境》
【读读作文】闫宇赫《未来的汽车》指导教师:卢美银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