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瞭望 | 文学院里的民间文学课

民间文学承载着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对于增进文化认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展现中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 | 金沙人

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已改名为扬州大学文学院了。除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等仍坚持不改名称外,中文系不改文学院的已很少,这是时代潮流。名称改就改吧,中文系的性质是改不掉的。由于笔者毕业于原扬师院中文系,平时对扬大文学院活动关注相对多些,还订阅了他们的微信公众号。这样,学生社团活动、学术交流活动、老师获批的项目等信息,也能知道个大概。

文学院公众号上的一则消息,让我倍感振奋。他们与新疆农业大学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在网络上开启“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活动,扬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定勇老师以“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为题,以歌谣为主要考察对象,勾勒出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当代价值以及传承发展。通过阐释民间文学的思想精髓与人文精神,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们理解民间文学,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这门课让我有一种久违的亲切。

扬州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课程与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开启“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活动(2023年6月14日摄) 陈昕摄

各地民歌从教室飞向云端

课堂的气氛应该很好。从学院发布的图文来看,有王定勇老师的系统讲授,PPT的结构分析图五颜六色,知识体系一目了然;老师授课时神采飞扬,同学们听讲时聚精会神,更有同学唱起家乡民歌。山西民歌《小亲疙蛋》、扬州民歌《茉莉花》、无锡民歌《无锡景》、维吾尔族民歌《三岔口》、哈萨克语民歌《无风的夜》,各地的民歌从教室飞向云端。江南水乡、三晋大地、沙漠戈壁、西域风情在美妙的歌声中相互欣赏,二胡、冬不拉、扬琴、琵琶、笛子在悠扬的旋律中美美与共。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小小的课堂中交流交融,乡愁在这里得到回味,乡情在此时得到倾诉,乡音在云端得到传播。

一首民歌一生情。民歌里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男欢女爱的互诉衷肠,有潜移默化的惩恶扬善,有地方文化的生生不息,有共同维系的精神血脉。王定勇老师以民歌为例讲授民间文学,在推进文化传承发展的今天,其课堂实践探索值得称道。它好就好在话题好,容易让人亲近;好在开口小,便于深入阐述;好在素材鲜,大家有话可讲;好在形式活,讲唱议并行。

雅文学与民间文学相互成就

我们上世纪80年代上学时是有民间文学课的。作为基础课,尽管不是考试课目,属考查课目,但做个小论文,也算2个学分。那时也没有强制性的点名考勤,但同学们上课时还是齐刷刷的,没什么人旷课迟到早退。上课主要是傅冉桥老师主讲,车锡伦老师偶尔也客串上过几回课,对他讲的宝卷至今还记忆犹新。特别是他讲到师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靖江、常熟一带收集了很多宝卷。经车老师一讲我就清楚了,所谓宝卷,是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仪轨演唱的说唱文本,教人向善。这些说唱,文学水平高的文本经历史筛选,成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宝卷研究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问。由于扬州大学文学院有扬师院中文系留下的老底子,扬州在宝卷研究方面在全国还是出类拔萃的。

当然这话题扯远了。我要说的是文学院的民间文学课。据说由于师资青黄不接,一度这门课停了一段时间,但看到王定勇的民间文学课,我又放心了。这门基础课不但恢复了,而且课程质量比以前高。我自认为没有接受过民间文学教育,中文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学素养多多少少有些欠缺。只有接受过民间文学教育的人,才会培养起朴素的民本意识,理解基层民众的喜怒哀乐,完善文学修养,筑牢文学根基。《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三百,风雅颂各一百篇,但文人的和宫廷的各一百篇,我们还有几人能记住?相反来自民间的《风》,许多篇章大家都耳熟能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个可不是什么纯文学,而是正宗的民间文学,由老百姓自编自唱,流传至今。尽管它不是纯文学,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是文学经典,所谓的“高手在民间”。在诗歌创作中,民间文学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即或是唐诗宋词的名篇佳作,许多也是化用了民间文学中的精华。

翻开文学史,我们就会发现雅的文人创作与俗的民间文学相互成就,共同绘就了辉煌,雅俗共赏就成为最大公约数。纯雅不接地气的文学,即或载入史册,也不会流传甚广;相反来自民间的经文人精心加工过的文学,会成为不朽经典,被人广为传诵。元杂剧、话本小说、戏曲等等,一路走下来,都是以民间文学为主线,其中虽有俗文学被雅化的过程,但一旦变成纯文学,有可能就不好玩了。就拿戏剧来说,本来就是来自民间,香火戏、社戏、民歌、弹词等艺术形式,通过人物来讲故事,雅俗共赏,蛮好玩的。《天仙配》《十八相送》这些黄梅戏、越剧至今仍广为传唱,就是我们地方的《王樵楼磨豆腐》等,至今在城乡也有广大受众。

民间文学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丰厚营养

显然大学的民间文学课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有不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民间文学课不仅文学院要常开,就是非中文专业的也应选修。学了民间文学,我们才能知道中华文化从哪儿来会到哪儿去,才能知道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才能知道只有老百姓欢喜才会经典咏流传。

正如王定勇老师所言,民间文学承载着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对于增进文化认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展现中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堂民间文学慕课,时间虽然不长,但蕴含的文化信息极其丰富。那是从没中断过的文明的重要组成,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放声歌唱,是文学经典的不竭来源,更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丰厚营养。文学院的民间文学课,给扬大文科建设打牢了基础,现在不但有学术掌门人车锡伦老师奠基,而且还有王定勇这样的后起之秀担纲,以及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的接续奋斗。这样的民间文学课,给学生带来的是精神享受,为社会带来的是薪火相传,功莫大焉。

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过来人,看到民间文学研究后继有人,怎不满心欢喜;想到中文专业完善的学科建设,怎不欢欣鼓舞。祝愿民间文学课越上越精彩,希望爱上民间文学的师生越来越多。 (作者为扬州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富汗民间文学
【投票】选出2021年你最喜欢的凤凰社10种图书
那些事儿丨贺同赏:难忘那些老师
上海大学文学院王光东
【高校快讯】河北师大文学院“调研河北”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古代文学】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