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穿庐山五老峰最全攻略
作者:飞行的书卷
时间:2021年9月17日
地点:江西庐山五老峰
一、五老峰介绍
五老峰位于庐山的东南侧,为庐山著名的高峰,海拔1436米,山顶苍穹,下压鄱湖,削辟千仞,绵延数里,山峰受岩层垂直节理的影响,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形成了既相互分割又彼此相连的五个雄奇的峰岭。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它根连鄱湖,峰尖触天,是庐山第二高峰(第一高峰是汉阳峰),海拔1436米。庐山雄伟奇险之盛景尽在五老峰。五老峰陡峭挺拔,峰接霄汉,奇峦秀色,驰誉天下。
李白曾在五老峰后山中建筑太白书堂,隐居于此,曾对五老峰有过这样的赞美:“予行天下,所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并写下了“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的不朽诗篇。
二,五老峰观赏性
冷峻、安详、肃穆的五老峰,苍崖磊磊,皱折叠叠,形成五大“花瓣”浮在云海之上,酷似出水芙蓉,怒放在鄱阳湖的万倾烟波之边,令人称奇、浩叹和赞美。又如五位面目清癯的古老先哲,正襟危坐,凝神沉思--不知有多少宇宙的奥秘,在古人突出的额头中盘旋,令人尊重、敬畏和景仰。五老峰由石英砂岩构成,其抗蚀力不等,因而出现参差悬空,棱角锋利,线条清晰的奇特伟象。其雄伟险峻,浩荡神奇,为庐山诸峰之首。
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山姿不一,有象诗人吟咏,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鱼翁垂钓,有象老僧盘坐,实际就根据你站立的不同角度展开想象。从远处看,像极了5位白叟危坐在那晒太阳,不爬五老峰不知庐山之胜。不过,在五老峰顶上行走是看不到全貌,在山下仰望才能看出。据说,在星子县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对五老峰最形象的描述:在山下看是五座山峰,在山上看就是一道起伏的山岭。
五老峰东有“三叠泉”,西南为“庐山松”、“一线天”,峰麓为海会寺,皆是庐山胜景,为游人必登之地。
游客1评价五老峰:
五老峰,建议乘车至五老峰一峰的入口,爬一峰、二峰后即可原路返回。一、二峰距离不远而且二峰景色已经很漂亮了,再往前走蚊虫很多且景色与二峰并无区别,所以意义不大
我们完整的爬完了五座山峰,大约耗时4小时,最后下山走的小腿发麻。
飞行的书卷评价:如此结论,我估计是没有脱离景区路爬到乱世顶下窥[笑哭]。
游客2评价五老峰:
我的血泪史:从一峰到五峰全程3个多小时 ,5峰未登顶,于半途中沿小路下山至三叠泉站乘车返回正街。
详细过程:
一峰有观景亭,崖边有护栏(本人评价:观景亭可知,肯定是把二峰当一峰了![捂脸])。一峰往前走,遇到岔口往上15-20分钟是二峰,往下15-20分钟是三峰。不管是到二峰还是三峰都会遇到乱石野坡路(二峰顶比三峰顶开阔),最佳观景处均无护栏,只是在崖边画了警戒线。上了二峰需原路折返到岔路口行至三峰(本人评价:错把二峰当一峰了![捂脸]
四峰在三峰旁,3-5分钟可至,四峰有观景护栏,也有补给站。
大部分人走到四峰就折返了,我是看了攻略说,下了四峰有小路可以下山到三叠泉,于是本着不走回头路的原则毅然选择了继续向前。结果这真是一段错误的选择!!
下山小路口其实离四峰顶很远。。当走上那条下三叠泉小路的时候,只剩下我一人。用百度地图查了一下到三叠泉站还需30分钟,内心有些着急(18:30是环线车的最后一班)于是没有登5峰顶(不得不说这个指路牌真得太草率了,也没有标距离!据说小路口离5峰顶很近了)一路下坡,好漫长,依旧是绿树成荫没有任何景色可看。膝盖小腿也都不利索了,此刻深深体会到“上山容易,下山难”(后来发现倒着走可以免除膝盖的疼痛)这条路真得毛人没有,也看不到头,只能不停的看百度地图来确定自己还要走多远。孤孤单单的走了半小时下山路终于看了车行道,谢天谢地!我的膝盖要解放了 !!最关键的是:我看到人了!!!终于!终于!!6点多赶到三叠泉站,乘上了回正街的班车。
划重点:
1. 只玩五老峰的:4峰往返就好,体力足够的挑战5峰往返。带小孩的、有老人的走到2峰就可以返回了,景色都差不多。(本人评价:如此结论,肯定是没有脱离景区路,也没有爬到乱世顶下窥[捂脸]。
2. 体力好且想连着三叠泉一起玩的,可以选择那条小路
3. 五老峰也是可以看日出的,但需提前联系车辆,途中遇到山顶露营的小哥也是勇士。
本人具体游历过程:
视频:独行五老峰,到达一峰前沿途实拍
一大早独自坐摆渡车来到五老峰景区门口,除了检票人员,空无一人。实际不算检票人员,而是让你扫码,签署一个不吸烟的承诺书。
五老峰景区的山门,是一个花岗岩石料砌成的牌坊,上书“五老峰”三个大字,两侧石柱上的对联是:“峰从天外立,人向画中行”,均为已故的原景德镇陶瓷学院书画家、美术系教授胡献雅先生于1985年题写。
途中有一块巨石,上书:走进人间仙境。
走在路上,还出现一块提示牌:小心有野猴出没
另外,下面这块介绍五老峰的石碑,非常有用。否则,很多人总是一峰二峰傻傻分不清:
景区门口还有以下图片也非常有用:
第一幅是云海。不过今天肯定是看不到云海了。
第二幅是五老峰迎客松:事后对比得知,此图片拍摄于“庐山松”小景点。那么,这棵松树真的存在吗?
下面这个地图也十分重要:
以下是到达一峰前,沿途拍摄的景观:
以下是到达五老峰之一峰。说实话,我去的时候,实际是错过了一峰。我是到达终点五峰后,再原路返回,没有发现一峰,反复找,才找到一峰的。因为五老峰一峰到五峰,并不是沿着景区路,简单的一条路走到黑。景区路上去后,一峰还得往回走,然后原路返回才能去二峰。
五老峰之一峰:
景区指示牌介绍:一峰下怪石丛立,气象万千。
视频:五老峰之一峰实拍
庐山五老峰之一峰:
此峰顶乱石堆积,貌似没啥看头。几乎没见游客用浓重笔墨描写过一峰!甚至避而不谈。究其原因,恐怕是两点:第一:主要他们认为一堆乱石不值得看。有些人爬到山顶,只看到乱石一堆,认为不过如此。我当时走到峰顶,来了一个游客,他或者没有找到从乱石堆里下切到边缘的路径,或者是恐高不敢走到最边缘下窥。随便拍了几张照走了!我深为惋惜!其实,胜景如何,有时身临其境还不一定知晓!很多时候还必须有一颗探奇的心!因此,一峰是最容易被游人忽视的。
其二,仅从地理位置看,我是把一峰当成二峰了!我相信大部分初次来的游客也分不清!
更何况从正常景区路上来,就到了一个山垭口,景区路往左,很难注意到右上方还有登山路,很容易错过一峰!我当时在乱石堆里四处腾挪,终于发现边缘处乱石下还有一条隐藏小道,有水泥护栏围着,外边是万丈悬崖!发烧友可攀着乱石爬上去,上蹿下跳,沿着边缘小路下切,直行至最边缘有水泥护栏处,由此处临空下眺:顿时觉得晕头转向,峰下怪石丛立,气象万千!观山势之险,乱石之奇,才能真正感受到庐山之盛名不虚。一峰景色,大大超过二峰!从一峰眺望三峰,景色也是格外秀美。当我再次细看景区门口的指示牌介绍:一峰下怪石丛立,气象万千。才推知此乃一峰,不是二峰!
奇怪不?这里上去,竟然是一峰!而对面那个山头,是三峰!印象中,那个有石亭的峰头,貌似还在这座峰的右边!这样真的是乱套了!难怪一峰二峰经常被混淆,没法说清!
下图是到达一峰边缘下窥:
看看三峰有多高,都没法照全:
印象中,我从一峰下来后,看到这个指示牌:显示我上去的是二峰!看来景区也是胡扯了。实际二峰不是往上攀登,是从二峰半山腰横切过去,再往上走一小段,首先看到的是石亭。
五老峰之二峰:
按景区石碑介绍:二峰筑有待晴亭,还有五老洞,以及“万古云霄”等石刻。
二峰全部视频:
二峰标志性的建筑是一座石亭,这座亭子叫待晴亭。
据说这个亭子是林尔嘉1933年出资修建。现代著名历史学、方志学家吴宗慈为之书写“待晴亭”匾额。亭子虽然不大,却是五老峰上唯一的建筑物。四根粗大的石柱,被石匠雕琢得粗犷而富有野趣,屹立在峰巅。
待晴亭右前方几米处,一块斜卧的山石上,并排刻着林尓嘉的两首诗:“五老为邻岂偶然,登临览胜自年年,孤亭无恙平台好,别有悬崖小洞天。”“杖藜几度拂烟萝,今日重来眷属多,不尽峰头怀古意,诗题白鹤记东坡。”落款:“民国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古七夕文后二日记游,尔嘉命孙慰桢书”。
二峰在我看来,是五峰中景色最差的。可以迎风下眺,石亭为峰顶增色不少。
二峰到三峰的途中,有以下三处比较出名或者壮观的小景点,千万别错过:
(1)庐山五老洞:
视频:踏顶庐山五老洞——如履万古云霄,身影映射在下方岩石上,景色奇美!
二峰与三峰之间是山坳。贴近二峰山腰处有个五老洞。据我观之,这是一个由巨石堆叠而成的天然洞穴,人称“五老洞”,洞壁上镌有游客即兴之作。洞口处有一巨大的卧石,上镌“万古云霄”、“五老洞”等大字。
这个石洞最恐怖及最奇险的地方,是在石洞上方的岩石边缘。当我爬到顶部拍照时,有游客大叫:说太危险了!如果跌落,至少有三层楼高!不过洞顶拍照,景色绝美!尤其是自己的身影映射在下方岩石上。
出五老洞口,右手方悬崖边有一片竹子随风摇曳,配合二峰与三峰之间的大山坳及远处层峦叠嶂的山体,景色更是奇美!
五老洞的石刻,必须出洞口后回观,才能一窥全貌:
下图垭口特写:应该是一峰的悬崖绝壁
(2)“庐山松”
视频:“庐山松”小景点实拍
在去往庐山五老峰三峰的路上,右侧有一条小路,有指示牌写着“庐山松”。这条小路一定不要错过,务必走进去。
根据景区门口的指示牌介绍:三峰峭壁千丈,悬崖绝壁上有一棵刚劲虬雅的古松,名“庐山松”。不过我进入五老峰景区大门时,拍了一张景区拍摄的照片,这棵松树是被冠名“迎客松”。
但是当我来到小景点“庐山松”周围时,无论怎么看,都没看到前方崖壁上景区拍的那张照片!也许,这张照片是做了特效处理,把远处那颗松树放大并加工了?也许,这棵松树向外伸出的枝丫断了?又或许,这棵松树早已没了?
我反复拍了好几段视频,发现远处绝壁上有一棵小松树很像景区照片里那棵!也许第一种推测是合理的,你们说呢?不过,观景平台处,倒是有一棵盘根错节的松树,但这棵肯定不是庐山迎客松了。
虽然没有见识到景区照片里的迎客松,但小景点“庐山松”确实是奇美之地!观景小平台建在向外突出的悬崖岩石上,三峰断层陡崖上长满了松树,三峰断崖下方,又立着一条奇险的陡峰,比三峰矮了一大截,我估计是号称庐山最险峻的“幡杆峰”了。值得注意的是,网上很多人的作品,竟然把这处景观误为五老峰第四峰!由此可见,五老峰一峰到五峰,多么容易被混淆!
(3)庐山五老峰二峰与三峰之间的奇美大崖壁
视频:大崖壁奇景实拍——三面临空,脚下危崖如笋耸立!
在从二峰去往三峰的路上,离开庐山松小景点继续往前走,路的右侧突然出现一个向悬崖外突出的大岩壁山头,我当初一度以为这就是三峰。
路旁立有一块石头,上书“五老峰。此处,海拔1314米”:
这个大岩壁无护栏,只是在悬崖边缘画了一道黄线。去往三峰的游客本来就寥寥无几,所以爬上这个大岩壁观景拍照的人就更少了。由于误认为这是三峰,我在这里呆了很久,还放飞了无人机。
这里景色也是奇美!这个向外突出的大岩壁,三面都是悬崖,两侧又各有危崖绝壁的大山头耸立,分别是三峰和一峰吧。尤其左侧山头近距离高高耸立,非常雄伟壮观,实际它才是三峰!而我站立的这个大岩壁,只是二峰与三峰之间大山坳中,往外突出的一个小山头而已!
三峰下方又依附两座危崖陡峰,虽然与三峰相比个头小,但是险峻程度与三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最左侧那座山峰近乎如出土笋子巍然挺立!它应该就是庐山最险峻的幡杆峰!
而右侧最远处那个最高的山头,据我目测应该是一峰,因为峰顶乱石堆砌。我站立的大岩壁右下方也有一堵绝壁山峰,可惜被树木遮挡,无法照出全身,顶部也是乱石覆盖,估计上方无路可通!因为我一路走来,没发现右侧有山脊与它相连。
我站立的大崖壁下方,也有几座小山头如笋挺立,不过长势都不如幡杆峰。此处景观,绝对比得上庐山松小景点,可惜很多人路过此地,以为就是一块岩头,就忽略了。
五老峰之三峰
视频:五老峰第三峰,坐于左侧万丈悬崖边缘处,脚下庐山松青翠欲滴!由此进入玄同境界!
景区指示牌介绍说:三峰峭壁千丈,悬崖绝壁上有一棵刚劲虬雅的古松,名“庐山松”,峰顶有“日近云低”、“俯视大千”等题刻,以及一块英文石刻。(第四峰及第五峰景区指示牌不再介绍)。
关于这棵古松,又有游客写文章说叫“五老松”,其根插石壁,枝指长空,如鹤舞蛇行,又似在一个苍老的头颅上插上了一棵吉祥草,分外醒目;我感觉这是胡写,因为三峰顶部只有乱石块堆积,不见有这样的松树,所以头颅上插上了一棵吉祥草的说法,就是胡言乱语。景区指示牌说的“庐山松”,是长在峭壁上,景区自己提供的照片说的则是“迎客松”,名字本身虽不统一,但是观看地址是在“庐山松”小景点那里,和这些游客人云亦云的描写完全不符!
下面还是描述一下本人看到的三峰。我离开二峰与三峰之间的奇险大崖壁后退回景区路继续往前走,
快到达三峰时,看到岩壁下方平台上有一棵比较大的松树,但是距离太远,也不好确定是不是所谓的庐山松。
按一般游客的评述,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关于最险这个评价我是不太赞同,一峰四峰五峰哪个不险呢?尤其四峰和五峰,其险峻恐怖程度,与三峰相比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地方,只要你去到悬崖边缘,都可能一落千丈!当然,观赏三峰你必须脱离景区路,爬上乱石块,才能欣赏三峰绝美风光!这些乱石块参差不齐地覆盖在三峰顶,中间还有缝隙,不小心滑入还可能导致骨折!
其中最险最美的地方,是三峰顶的左侧悬崖边缘,我坐在边缘处,下方万丈悬崖,脚下庐山松成片,青翠欲滴!由此进入玄同境界。此处平视视野开阔,可观看一峰二峰及我刚才误认为三峰的外突崖壁山头。不过我坐这个地方肯定是没有游客敢过来的。
该山头再往右那堵险峰,此处能看清是有陡坡与山体相连,并非独立成峰:
至于三峰正前方的崖壁,向下看被树木遮挡,所以近观反而不怎么险峻,不过侧观相当凶险。
离开三峰继续往前走,路旁标了三峰和四峰箭头,所以我确认这里是真正的三峰。
五老峰之四峰:
视频:游庐山五老峰四峰:下瞰峭壁阴森,幡杆峰如眼镜蛇昂头!侧视巨石累叠,摇摇欲坠!遥观五峰如巨屏横卧,绝壁如剖!
关于五老峰四峰,五老峰景区大门口的石刻碑未做介绍,只介绍了前三峰。大概景区认为一般游客,最多游历到三峰也就到头了。但是这个石刻碑还是对四峰笼统提了一句:“五峰中四峰最高,三峰最险”。
在我从三峰前往四峰的路途中,几乎无人,且沿途没看到特别奇特的景观,就来到了四峰。四峰顶是个狭窄的顶,并不开阔,左侧是个提供饮食的小卖部,右边就是绝壁深壑。往下看,由于没有树木遮挡,比三峰更加惊心动魄,我不明白为何景区图说三峰最险?
此外,四峰顶右侧绝壁正中,还接近垂直往下凿出石阶,可以走到下方岩石凹槽中下窥,虽然身前有水泥护栏,也令人担忧护栏垮塌。在我下窥时,有一两个游客也来到四峰。
网上资料这么介绍四峰: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莲寺。
关于此段介绍,首先,我没看到峰顶有奇特的云松。另外,我两次到达凹槽下窥时,下方最显著的山峰就是幡杆峰,也就是上文介绍的旗竿峰,其他小峰都不明显。幡杆峰在此处变为昂头向右前方,形象好比一条昂首做出攻击状的眼镜蛇
四峰除了下窥壮观之外,平视也很养眼。纵目远眺,绿树如茵,湖光烟水,微茫映带,市镇田畴,江河交错,尽收眼底。
四峰右前方也有凶险奇景,是几块巨石累叠而成,右下方是万丈悬崖,看着这些巨石都感觉会摇摇欲坠!
巨石后方,可以遥观五峰,五峰如巨大的屏障,横卧前方,正面绝壁如剖,顶上平整,森林茂密。目测来回距离很遥远,所以少数来到四峰的年轻游客,也返回了。而四峰通往五峰的路,位于四峰顶尽头的左后方,近乎荒芜。我独自沿着此路而下,走向五峰。
五老峰之五峰:
我在第五峰顶停留时间最长,在边缘处垂下两脚玩作死动作!并爬上岩石,放飞无人机升至五百米极限高度,致两次失联,以为回不来了。
视频:庐山五老峰五峰实拍
关于五老峰第五峰,五老峰景区大门口的石刻碑,只介绍了前三峰,对四峰笼统提了一句:“五峰中四峰最高三峰最险”。对第五峰竟然只字未提。可见,景区貌似不鼓励游客前往五峰。既然景区和网上游客文章对五峰几乎不提,那我还是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来描述并评价一番吧: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记述游华山洞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但在游了不到十分之一,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况下,却随游人走出山洞,中止了继续游赏,因而未能尽游山之乐。作者以此为喻,发出了深邃睿智的独到见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所以,根据本人所见,我认为五峰才是五老峰最险最奇的!
如果说四峰还偶尔有游客到达,那来回五峰的路途中,我只遇到一两个独行侠了。
接上,四峰通往五峰的路,位于四峰顶尽头的左后方,先是沿着小密林往下切,下方是四峰与五峰之间的大山坳。下切的前半段小路近乎荒芜,四周有密林,让人一度怀疑,景区是不是未修建通向五峰的路?如此土路是否难以辨别导致迷路?还好,下切一段后,出现了石阶路,这样,我独自沿着此路而下,走向五峰。
四峰与五峰之间的一大奇景,就是两峰之间的大山坳。向外平视,大山坳如一口倒扣的巨钟!左侧巨钟口有奇松,右侧巨钟口岩壁有岩石参差不齐。
到达大山坳底部,也就是四峰和五峰交接的山肩处,就开始往上攀爬了。沿途全是密林。之前我已说过,五峰顶密林遍布,而石阶路是沿着靠近五峰大绝壁一侧修的。美中不足的是,石阶路离大绝壁还是有一段距离,被茂盛林木遮挡,所以去往五峰的路,就成了在两旁都是密林的路径中穿梭。
往上走了一大段,出现了一个凉亭。我看到有两条路径,一条向右前方延伸,一条向左下方延伸。不过,竟然没挂路标,不知哪一条是通往五峰?不过我在四峰已观看了五峰山势,觉得右前方才是正路。但是有必要了解一下左下方这条路是通往哪里?经过对比地图,发现是通往三叠泉的!我继续往上走,眼前出现一座松林遮掩下的重檐石亭。到达这个石亭,离五峰就近在咫尺了。
从石亭附近回望四峰:简直就是一排陡崖伸向天际!全程可谓是从陡崖边缘切过来,令人触目惊心!
我离开石亭,往下走几步,眼前豁然开朗,五峰顶突兀在眼前:五峰顶平台较小,但三面视野开阔。五峰小平台右侧有巨石堆积,所以小平台被切割成两部分:巨石下方部分和巨石上方部分。下方部分有护栏,可惜有个独行侠来到后,下方看了一眼就退回去走了。
要观看五峰最雄伟的奇景,必须爬上小平台上方巨石部分。我用无人机升高观看五峰整体:五峰突出向外,三面临空,好比立在天际之外!下方深壑不见底!令人心惊!
视频——航拍庐山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匡庐秀色可揽结
五峰小平台左侧巨石中间,还有一道深邃的石缝,似可穿石缝挤过去。由于我有“好奇害死猫”的传统,肯定是要挤过去看看:到达尽头,脚下竟然就是绝壁深壑!而景区竟然没在尽头处设护栏!若冒失收不住脚,岂不是一头栽进悬崖?但是此处景色奇险奇美!可以用“柳暗花明现仙境”来形容。左侧是四峰侧面及下方实景,右侧是五峰陡崖。
退出石缝,我爬上五峰小平台巨石。但是上方巨石无护栏,只画了黄线警示,凶险异常!一旦滑落,那就一落千丈!只见旁边一块巨石上,刻着四个繁体大字——“目无障碍”!用这四个字形容五峰,可谓恰当至极!
因为只有五峰是三面临空,且可以一窥立体的四峰根部到顶部实景、四峰下面的耸立的险峻山峰,还可以遥观其他三峰顶大致状况。
当我坐在五峰顶上巨石悬崖边,脚悬万丈深壑,心旌神摇时,这时境界,与三峰悬崖边坐看下方青松苍翠一样,真正进入了玄同境界。
我在五峰顶呆的时间最长,估计长达两小时,此间没有任何游客光临,可见这里才是真正无人打扰的仙境。
我放飞无人机两次失联,所幸无人机最后飞回来了。
置身五峰巨石顶上,依松举目睽探,前有层峦叠嶂,后有鹰旋深涧,旁有斧削悬崖,侧有峡谷悬流,真可谓是“云腾水飞山亦动,天上人间一望中”。
有很多介绍五老峰的文章,人云亦云提及:五峰中,二峰最奇、三峰最险、四峰最美、五峰开阔。这句话可谓错误百出!首先这句话混淆了一峰和二峰,错把一峰当二峰(最初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二峰是顶上有石亭待晴亭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最平淡的,何奇之有?当然,实际作者估计想说一峰最奇,不过即使改过来,这句话也总结不对啊:最奇最险实际是五峰;顶部最开阔的实际是一峰;视野最开阔的实际是五峰。那怎么用四个字总结五峰特色呢?这个确实很难,除非增加字数。用四个字勉强总结如下:一峰最阔,二峰最悠,三峰最险,四峰最高,五峰最奇。
到达五峰就是天路尽头,还得原路返回。当我到达四峰与五峰之间通向三叠泉那条小路时,很想从此路出去一探究竟。不过在我来五峰的途中,我仔细回想,实际当时错过了一峰,所以我必须原路徒步返回,把五峰再走一遍。最后回去才找到了一峰!而当时是把有石亭待晴亭错当成一峰了。
这样,五老峰五峰连穿就完美收场了。这庐山五峰,虽然整体不如华山五峰,但是华山五峰过度开发,游客太多。而庐山五老峰,还保持着总体野性美。如此观之,可以媲美华山五峰。
五台山五峰连穿:浮空五髻一气通,英雄挺起小蛮腰
华山五峰合一记:势飞白云碧天外,太华移向掌中观
庐山五老峰五峰合一实拍:峰从天外立,人向画中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秀美庐山(五、五老峰、含鄱口)
走进庐山恋,恋而不知返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庐山五老峰
三叠泉、五老峰
登上五老峰才识庐山真面目。
匡庐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