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易简说—儒家三世学说
【 儒家三世学说


  儒家的学问广大精微,不论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无所不包。孔门弟子虽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之分,但每一位贤哲所学都非常渊博,凡是不知道的事情,都要虚心求其知道,所以都能成为大贤人。论语先进篇「季路问事鬼神」一章,便是很好的例子。

  子路虽以政事见长,然而他觉得事鬼神以及死的问题尚不了解,所以问「事鬼神」,孔子答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继之「敢问死」,孔子则答「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这样答覆子路,並不是否定子路所问的问题,而是指示子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唯有能事人,方能事鬼神,想知道死后的状况,必须知道生前的状况。这是儒家三世的学理,在这里很扼要的显示出来,想獲进一步的了解,则须从周易中研求。

  周易系辞传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遊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何玄子古周易订诂解释:「原始反终,以卦体言。原者推之於前,反者要之於后。精气游魂,以卦变言。精属阴,气属阳,精气在卦,则为阴阳之物。云游魂者,即卦之魂。京氏易有游魂归魂之卦,皆以魂言。」

  姚配中周易姚氏学解释:「易之在物,自始及终,穷则变,变则化,此终而彼始,此死而彼生,阴阳消息各有舍也。郑康成曰,精气谓七八也,遊魂谓九六也。案阴阳之数正於七八,故精气为物,卦画也。九六者,阴阳之老,七八之变,故遊魂为变,爻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说:「阴阳交合,物之始也。阴阳分离,物之终也。合则生,离则死。交合泰时,春也。分离否时,秋也。」

  以上各家注解,虽然都是象数,但是系辞传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六爻变化,就是天地人等万物的变化。所以阴阳二画即是阴阳二种精气,来往不定的卦中遊魂即是一切动物的灵魂。当阴阳二气交合时,遊魂遇见,便与之结合,而成为三和合体,这就是生。春秋荘公三年穀梁传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可为参考。这个三和合体由生而长必须一直和合,一旦不能维持和合时,便须分离,这就是死。分离之后,灵魂再去遊蕩,遇见另外的阴阳交合时,再去与之结为新的三和合体,又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这样死生不断,所以系辞传说为「死生」,而不说为「生死」。尚须注意的是阴阳二气不专指人类而言,而是包括人类鬼神以及其他各种动物。由此可知。死生变化非常複杂,如不研究周易,则不能了解。

  孔子又在系辞传里说:「聖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遷。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六虚就是六画卦位,六位本无,由六爻显示才有,故名为虚。研究周易,要旨就是观察在六虚中千变万化的宇宙人生,发现吉凶之几,知所趨避。凶之最大最难避去的就是在六虚中死生周流,吉之最徹底最需趨就的即为超脱六虚,不再周流,而归太极。

  论语一书往往有最难注解之处,季路问事鬼神章,虽是简短的几句问答,但其文義十分深奥,如不了解易经中遊魂为变的道理,或者虽知而囿於成见,那就必然谬注或曲解孔子答復子路的原意。因此,凡是虚心求知的学者,必须捨弃一切谬注曲解,放开眼光,圆见经文所含的事理,方能求到纯正的儒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醒民:讀易簡說(3)
孔子是这样读《易经》的
子曰:阳三阴四 什么是阳三阴四?
叶曼老师讲解的《易经》文字笔记
揭秘《山海经》【19】 云台山是礼仪文化发祥地(三)
中国古代为何不信神?因为中国人只想解决问题,而不是祈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