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贪婪
关于贪婪 出处:中国佛教文化网  录入: 管理员  上传时间:2010-06-11  点击次数: 826
  贪婪不只局限于对金钱的欲望,对权力的渴求同样可以唤醒内心深处贪婪的本性。贪财的人不因得到财富而满足,恋官的人也不因得到禄位而遂愿。贪婪者的心犹如宇宙中的黑洞,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进入它的范围,就会瞬间被吞噬,而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并立即做好吞噬新猎物的准备。

      贪婪的基础是自私。初始的愿望也许只是顿有所餐,夜有归宿,但是这种人永远不会向后看,当衣暖食饱以后,他就会羡慕并且希望超过那些生活得比他更好的人,所以贪婪之徒经常处于浮燥的状态之中,心灵无法安宁。

      贪婪者内心的道德善,随着欲望的增加而减少,而恶念则一次比一次更加卑劣。欺骗只能谋取少量的钱财,攫取巨额财富必须施展大的阴谋,所以贪婪是恶行的催化剂。没有一颗贪婪之心不希望从石头里榨出油来,如果尸骨也能炼出银子,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将它们投入溶炉。“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这正是一切贪婪之徒的画象。有人认为贪婪之徒必是凶狠丑恶、无所不为之徒,这是毫无疑问的,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戴着一付道貌岸然的假面。

      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势,以种种莫须有的理由为藉口,或小题大作,或藉故找茬,势无忌惮的敲榨勒索,没皮没脸的鱼肉百姓,这种人不仅为社会所不齿,而且终究要受到正义的制裁。

      贪婪的人并不会因职业而改变贪婪的本性。乔叟在《赦罪僧的故事》中惟肖惟妙的刻划了一个以布道为宗旨的圣徒,他一面谆谆告诫贪财是罪恶之源,一面却在谋划怎样从受教者身上搜刮更多的钱财:“哪怕她的孩子就要饿死,我也决不放过。”我们要特别警惕那些表面上的正人君子,在他们冠冕堂皇的后面,常常隐藏着丑恶的灵魂。“不知耻者,无所不为”,仁慈和凶狠,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随时可供选择的面具,善良的人常常被他们所欺骗。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对财富的向往都是丑恶的,其界定的准绳是他获得财富所使用的手段,一切用正当的光明磊落的手段获得的财富,无论多少都是干净的。财富本身并不是罪恶,只有不义之财才是罪恶的渊薮。

      贪婪像水面上扭曲游动的蛇,搅得人心绪不能平静。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等于一座墙垣已经坍塌的城池,失去了对任何邪恶防御和抵抗的屏障,随时都可能在利益和感官刺激的诱惑下崩溃。

      贪婪虽然可以在理性和意志的力量下得到暂时的遏制,但终不能长久。只有从心灵上彻底战胜它,才能得以永恒。虚怀若谷方可无忧无虑,对需求的自足,才会远离烦忧。

      “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贪婪之徒终究不会有好的下场。愿所有希望灵魂得到安宁的人,远离贪婪

  (作者:君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选择一个符号,我就能知道你最招人恨的缺点是什么
古人为什么说“万恶淫为首”?
俗语:“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生活中有哪些利用人性贪婪的营销套路?
人最大的财富,是在于无欲
贪婪滋生祸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