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供僧缘起
供僧缘起 出处:中国佛教文化网  录入: 管理员  上传时间:2008-12-11  点击次数: 457
  每年逢农历七月,各地佛寺大多会举办盂兰盆法会,此为中国佛教里非常重要的节日。尤其七月十五日更是「佛欢喜日」。所谓佛欢喜日,乃源自于佛世时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来临时,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托钵,专心修持,此称为「结夏安居」。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到了七月十五日安居结束之日,所有僧众便一一把自己的修行体悟向佛陀报告,等待佛陀的印可。也因为有不少精进的僧众在结夏安居期间用功修行而开悟,令世尊非常欢喜,因此七月十五日也称为「佛欢喜日」。

  在佛欢喜日这天,如果能够供养开悟或有修有证的僧众,不仅是殊胜难得的因缘,所得到的功德也非常大!因此,大多数的寺庙会在这一天供佛、斋僧,并依据《盂兰盆经》所载而启建「盂兰盆法会」:「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佛陀在很多经里明确表示,孝道是成佛的要因。例如在《菩萨本业经》中提及:「孝事父母,当愿众生,一切护视,便成佛道。」以及在《佛报恩经》说到:「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盂兰盆法会,正是一种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可以用以报答累世父母的乳哺、劬劳之恩。

  「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原本的意思是「解救倒悬(之痛苦)」,即解脱饿鬼道众生之苦。《盂兰盆经》里目连(即:目犍连尊者)救母的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目犍连尊者以神通观知他的母亲在死后投生于饿鬼道,日夜受苦,不得饮食,于是便向佛陀请教解救母亲脱离苦趣的方法。而佛陀教他的方法,即是在七月十五众僧结夏圆满的这一天,备斋供养众僧,借着供僧功德力,即可使现世父母,以至于累劫父母、六亲眷属等,出离三途之苦。后来目犍连尊者依法而行,果然将他母亲从饿鬼道的苦报中解救了出来。

  「盂兰盆法会」同时也结合了中国传统中孝亲报恩、慎终追远的思想,因此后世在七月十五日都会启建盂兰盆法会,供佛斋僧,藉此功德度脱恶趣众生、报答累世父母,至今沿习成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盂兰盆节的故事——目连救母
关于盂兰盆节,你了解多少?
人间中元七月半,世人祭祖忏悔忙
鬼节七月半的由来,古人是怎么过七月半的
盂兰盆节的来由
中元节还是盂兰盆节?同是七月十五 为何称谓不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