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兵法十三篇诞生于吴地1

兵法十三篇诞生于吴地

作者:谈世茂 来源:本会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28日

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在何地诞生?专家学者几乎一致公认在春秋末期的吴国。具体地点何在?我们经过多年寻访考证和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专家论证,认定在今苏州西部吴县市穹窿山的隐兵坞,俗称茅蓬坞。主要依据是:

其一,史载十三篇问世;始于吴地。大家知道,最早记载兵法十三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其《孙子吴起列传》中明确写道“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还生动地叙述了孙武吴官教战的故事。这在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兵法残简中得到了印证。这些残简的产生年代比《史记》还早几十年,内容既有相当完整的十三篇,又有《吴问》、《见吴王》等残篇,其中《见吴王》中还讲到吴王到孙子之馆说自己喜爱兵法,想请孙武做兵法游戏等细节。可见吴官教战故事并非虚构。这一点,在清代吴县《香山小志》中又得到证实:《小志》中详细地记述了吴官教战的具体地点在吴县胥口“教场山”,山下有被孙武所斩的“二妃墓”,吴王为其修的“二妃庙”,还有吴王拜孙武为将的将坛,吴地人称“蒋墩”。这些遗址今村人仍可指辨,且有立碑为证。因此,说十三篇问世始于吴地,应该是无可争议的。那么,十三篇是否从齐国老家带来的呢?

其二,史料明载“十三篇为吴王阖闾而作”,“阖闾时已然”。这个问题,孙武在兵法的首篇;就开门见山地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很显然,这是孙武对吴王而言的。曹操在《孙子》序中,讲得更明白,他说:“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张守节在史记正义注中也说:“孙子者,齐人,事于吴王阖闾,为吴将,作兵法十三篇”。《校仇通义》卷十二中,章学诚也言:“十三篇之自为一书,阖闾时已然”。还有《汉书刑法志》中有孙武在吴国“垂著篇籍”的评述。《吴越春秋》中具体记述了伍子胥怎么把“善为兵法、避隐深居”的孙武推荐于吴王,吴王问以兵法的过程。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兵法十三篇是孙武在吴地著就。至于,在吴地什么地方著就?

其三,经寻访考证,今吴县穹窿山的隐兵坞是孙武当年避乱奔吴、僻隐深居之地,也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诞生地。四届国际研讨会上,我有一篇论文,题为“孙武隐居著兵法地考辨”,这里不再累述。

其四,兵法十三篇内容也有明显的吴地特征。十三篇是高屋建瓴纵论天下战争的宏观大论,但由于为吴王而写,在吴地写成,就不能不打上当时吴地深深的印记。比如,从文字上看,有“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虚实》),“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九地》)等句,’可以看出孙武是在吴越冲突的背景下写的。再如;从思想内容上看,强调“夫霸王之兵,战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九地》)。其时诸侯各国有此霸气者,唯有吴国。再看论述战争准备,十三篇不仅全面周到,而且突出“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作战》)。如此大规模的千里征战,显然是准备同强大楚国决一死战。楚国毕竟是大国、强国,有所谓“楚之为兵,天下强敌” 之誉。于是,孙武认真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的战略,还有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兵者诡道,避实击虚,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等一系列主张。为解决劳师远征运输保障的难题,他同伍子胥一道开凿了东联太湖、西通长江的胥溪,还想出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妙计……正因为孙武如此“慎计重举,明画深图” ,吴王“召孙子问以兵法。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 。还如,从地理上说,也有吴地特征。水面辽阔,河网密布是吴地最大特征。善识水性,对水能趋利避害是吴人之特长。十三篇中反映的对水性能的认识之深刻,结合军事运用巧妙,绝非一般北方人所能为,这种种印记,也可说明十三篇诞生于吴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1) --- 孙武 (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
兵圣孙子千古之谜:生于何时?归隐何处?成书何地
孙武隐居泰州罗浮山著《孙子兵法》
孙武隐居著兵法地认定的依据
兵圣孙子一生的起伏仕途
以战止战保国安民的兵圣孙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