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飞被“闲置”阆中七年,做了两件事,堪称千秋功业
以下视频来源于
城南太守
一代文豪曾巩曾在《桓侯庙记》中写道 :
张侯之冢 ,至今千有余年 ,而庙祀不废 ,嘉佑中,比数岁连熟 ,阆人以为张侯之赐也 ,乃相率治其庙 ,大而新之。

在巴蜀之地,张飞的地位历来超过关羽。在张飞去世后就建立祠堂,老百姓自发祭祀,这个待遇,在蜀汉仅次于诸葛亮,以至于阆中的百姓,只要粮食大丰收就认为是张飞的保佑。
一个将领的军事水平怎么样,老百姓有时候不太在意,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位父母官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张飞之所以获得老百姓这么崇高的礼遇,就是因为他“有德于百姓”
那么张飞做了哪些有德于百姓的事情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三国时期,阆中的战略地位很重要,但经济地位却不值一提,属于典型的边远山区。山多地少,于农业发展是非常不相宜的;再加上四川降水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本来就贫瘠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了。
张飞担任巴西太守七年,做了不少事情,其中有两件事堪称千秋功业。
第一件事情,就是带领军民植树,以保持水土,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张飞是庄园主出生,并且来自农业发达的中原地区。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套的,于是便亲自给百姓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
张飞还吸收了诸葛亮水利建设的经验,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改变这个靠天吃饭的面貌。
虽然如此,阆中毕竟山多地少,耕地面积小。张飞于是开辟耕地,种桑养蚕,发展经济作物:织锦。
阆中古桑极多,不少现存桑树,根据树龄测定,正是张飞时代种植。
张飞做的第二件事情是: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张飞早就已经明白,于是便有了千里“翠云廊”。
古代没有GPS导航,采取的办法是“植树以表道”。
翠云廊就是这么一条官道,“沟通”了剑阁、成都等地,直到今天仍旧郁郁葱葱,造福百姓,发挥着绿化、交通、文化的功能。翠云廊上有很多超过1700年的古树,数人不能合抱,被称为“张飞柏”。
当然了,这并非张飞一人之功,翠云廊是历朝历代不断植树和保护才形成的,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绿色走廊,但第一个修建翠云廊的地方官是张飞,这一点是值得铭记的。
《保宁府志》记载张飞“礼遇巴人,还耕于民,垦田植树,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奖励耕织” ,阆中经济得到跨越式发展。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得到百姓的爱戴?
阆中有一条著名的“良牧街”就是以张飞的功绩命名,以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父母官。阆中有“张飞巡城”习俗,流传了数百年,也是百姓怀念这位关心民间疾苦的太守。
另外还有《张飞审案》的传说,说的是张飞秉公执法,为民申冤的故事。这些虽然只是民俗,并非历史,但也可以看出百姓对张飞的崇拜。
张飞带头种树、修路、还耕于民,造福百姓。
这样地方父母官,死后即有百姓自发祭祀,并有庙宇享受香火供奉,以至于化身为农业守护神,直到宋代,粮食丰收,迷信的百姓还认为是张飞的恩赐,似乎就可以理解了。
张飞还有一个官职叫“司隶校尉”,相当于监察部长。话说治人者必先自治,打铁还需自身硬,张飞自身的操守可见一斑。蜀汉有资格领司隶校尉的,也就诸葛亮和张飞两人。
张飞的谥号是“桓侯”,克勤敬民曰“桓”,是因为“有德于民”才获得的谥号,而不是因为他的武略。
千百年过去了,一代良牧张飞,人虽作古,英魂犹在。
他早已化作了阆中百姓心中的丰碑和守护神,就好似这千里翠云廊上的“张飞柏”,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牵挂的百姓。
他的光芒将永远照耀人间。
完。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发表不同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父母官的来历——来自南阳府衙太守杜诗、召信臣
张献忠屠四川时为啥不屠阆中?
“父母官”的由来与内涵
“父母官”的由来
为什么古人称呼地方官为父母官?其实是指两个人
“父母官”的由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