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为什么你努力却一事无成?读懂这个道理,往往事半功倍!
《道德经》三十四章写道:“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于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意思是大道广泛流通,它左右着世间万物。万物依靠它才得以生存,它成就了万物却不矜居功劳,护养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它没有私欲,显得非常虚无渺小;
重点说一下两句。“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最后也回到它那里,所以,它包容了万物所有,这也可以叫它为大。换一句话说,大也好,小也好,讲它“空”也好,“有”也好,都是人为的观念,它本身没有一个什么观念。
因为道这个东西,它不像人,也不像其他的现象,但是,人和一切万有现象,都是它所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而它没有自高、自大、自满、自足,所以能成为伟大,这才是真正的伟大。
我们明白了“道”的现象、“道”的作用,就知道我们本身的生命也是“道”所生,死亡也是回归到“道”的怀抱里去,那么我们就对生死往来的现象无所谓了。这个称为出世。
正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老子看来,道应该是包容万物且是无私的,道尚且能保持如此谦卑的态度,那么人又有什么资格自大呢?个人与宇宙相比就像一颗沙子和大海相比,保持谦卑,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更加长久,不容易被淘汰。
傲慢目中无人的人通常是自私的,是以自身为中心的,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想法去看待别人,总给别人一种自负的感觉。而这种人通常会让人反感,别人也不愿意与之靠近交流,没有人会喜欢和一个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人打交道,除非迫不得已。
有人问苏格拉底:“您是最有学问的人了,那您能告诉我天地之间的高度吗?”苏格拉底答道:“三尺。”那人笑着说:“如果天地之间只有三尺高,那一个五六尺的人岂不是把天顶破了?”苏格拉底说道:“是啊,所以凡是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要顶天立地,就要懂得时刻将头低下来。”
做人亦是如此,为什么一些人明明有才能有想法,为什么偏偏诸事不顺,甚至惹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就是因为他的头抬太高了,不懂得低调行事。做人不能太傲慢,锋芒毕露则会引来一些人的排挤,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三国时期曹操与杨修的故事,杨修为什么会落得一个悲剧收场?就是因为他持才傲物,目中无人,以为自己有才能,脑袋又聪明,完全不把曹操当一回事,结果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不得善终。由此可见,不懂得适当隐藏自己的人,往往会因此引来灾祸。
所以说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身养心?就是要摒弃一些不好的缺点,比如傲慢、懒散等。一个人即使有才能有想法,但是如果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谦卑待人,那么最终可能也是难成大事,毕竟没人喜欢那些总是咄咄逼人、目中无人待人。
只有懂得谦卑行事,才能看懂大局,不仅能明哲保身还能事事顺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道德经》通读 第九章
夫妻 | 无形的规律支配有形的世界
心观《道德经》(53)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14章-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知其然
《道德经》第26章: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揭示“人法地”的重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