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第2讲

朋友们,大家好:

昨天我们讲了《大学》这本书的重要性。学习《大学》,主要是研究大学之道,因为大学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前面讲这几句话。一个是明明德,一个是亲民,后面有八个条目。把这些纲领条目研究之后,后面那些经文都是解释这些内容的。

其实,我们研究儒家的学问,也就是学道。一方面自己学这个道,一方面要教化别人。另外呢,就是从事政治。

就儒家的学术思想来讲,从事政治就是为了成就自己的道。因为我们学道,不是凭空坐在家里,在家里学,必得要办很多事情,对天下人都有好处。这个对于自己才有很多功德,有了这些功德,就是帮助自己修道,成就这个道。

再说学大学之道,成就圣人,有什么好处呢?从唐宋以后,唐朝的韩文公,就是韩愈。宋朝就是程子、朱子这些人,他们对于佛家的学问不了解,佛家也是讲修道,修道是为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教众生了脱生死。因为我们任何人在世间,当然各人有各人的苦脑,这种苦脑最严重的,就是生死问题。这个生死问题,不论是有钱的人,有政治地位的人,或者是贫穷的,没有地位的,都是一律的对于生死问题不能解决,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从唐朝的韩文公,到宋朝的这些儒家。他们不了解佛法,连带的连儒家对这些生死问题,也避讳不讲。实际上在论语里面记载,孔夫子的弟子像子路,就问孔子,问孔子怎么样事奉鬼神,怎么样对待这个生死问题。

孔子答复他:你要研究死的问题,必须要了解生的问题,要知道人死了以后什么状况,必须了解人从那里来的。人在生前是什么状况,这就是跟佛家讲三世因果,是同一个意义。后来因为唐宋这些儒家,他们为了反对佛法,连带儒家孔门,孔圣人跟他弟子,所谈的这个生死问题,他们都避讳不讲。一直到后来,一直到现在,凡是研究读朱子的四书集注,都不讲这个生死问题。但是我们现在研究学问,研究这个道,必得要明了这个问题。

 所谓大学之道,这个道,就是要我们研究大学的人,必须明了自己有道德、有本性。这个本性人人都有,本来就有,本性上没有生死问题。所谓生老病死,就是不懂道的人,自己有这个道,有本性。可是自己不明了,用不出来,所以才有生老病死种种的这些痛苦。

现在学大学之道,就是要明了,自己有本性,本性首先明了,然后一步一步的学习怎么样的把自己本性用的出来,开发出来。

本性是潜藏在我们心里面,我们普通人,都是被自己自私自利的,多生以来的,那种不好的习气,把我们本有的这个道,也就是本性掩盖住了。我们用不出来。

我们学大学之道,就是把过去多生以来,自私自利的心理这些恶的习气,一步一步的把它破除掉了。破除掉之后,我们本有的这个性,就能完全显现出来。本性显现出来,就是成就圣人了,成就圣人,这个生死问题就没有了。

这个在我们中国,三皇五帝,到了夏商周三王时代,那些开国的帝王,以至于到孔夫子。这些圣人,他们的生死问题早就解决了,尧舜他能够把天下都能让出去,凭的什么?这就是一丝一毫的自私心没有,完全是为天下人。

孔夫子原来在鲁国做官,官位做的很高,后来因为感觉这个道行不通了,他官也不做了。到各国去看看,看有没有机会把道行得出去,所以孔夫子一生,不是为自己,纯粹为天下人学道。为天下人学道,也就是想教化天下人,学圣人,解决生死大苦恼的问题,这是我们中国文化根本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明天继续!

主播简介:

音至善,喜马拉雅主播,爱好哲学,心理学,传统文化。播讲的《提高自制力的18堂课》,《人类神奇的24堂课》,《逐字逐句讲论语》等课程受到听众欢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之心得分享
《读论语.先进》做好人的办法
当教主的诱惑 | 故乡原典1.03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子思为什么是“述圣”呢?
道德经中的圣人30自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