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第十讲 察乎天地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本讲的内容是紧接着上一讲的道之费而隐来接着说的。还是接着说中庸之道的存在方式以及修行之法。

我们来看第一句。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天地是那么广大,但人们仍有不能明白的地方。

所以我们说,人是万物之灵长,但是仍然会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不知道,只能是感到遗憾的。老子说,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放到了和天地并列的角度,但是,结果还是,人对于天地的认知永远是局限的,片面的。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所以,君子说,道很大,天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承载得了;君子说,道很小,天下没有什么人可以剖析的得很清楚

所以,这个道,说其大,其大无外,说其小,其小无内。中庸之道的智慧是蕴藏在天地万物之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

这个就像诗经里面说的那样,诗经怎么说呢?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诗经说,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是说君子的道,从天上到地下都可以洞察贯彻。

鸢:一种鸟禽,一种小型的老鹰。戾,指到达。渊,指深水。连起来,就是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通过这样一个鲜活而有生气的描绘,就是要说明,对于中庸的理解,对于一个道的理解,我们的目标,最终就是要达到,你再高的我也能认识,你再深微的,我也能体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的浅显知识,到了它的最高深的境界,天上地下都可以明察了。

所以,关于道的阐述,都是从夫妇开始的,比如诗经的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的就是男女,就是夫妇的问题,最后都是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过程。

夫妇之道是君子之道的根本,如果你能很好的处理好夫妇的关系,研究透彻夫妇的关系,那么你才能做好修身,才会有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它是从夫妇这里开始发端,开始出现的。

如果夫妇这个关系你能研究和运用能够达到极致,你就能察乎天地了。这个天地,主要指的是社会的天地。就是说只要和人相关的事情,相关的规律,你都可以处理了,都能掌握了。讲到这里,我们发现,孔子对于中庸之道的学习,给出了非常明确的一个着手点和切入点,也侧面反映了孔子关于修行非常务实的方法和角度。

而关于这个中庸之道,它是自己独立存在的吗?显然不是的,所以,孔子说: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孔子说,道不会远远地离开世人。如果一个人修道故作高深,使中庸之道渐渐与大家远离,那就不能称为中庸之道了。

道不远人,这个道理就像什么,就像孔子对于政事的理解,孔子认为人们只要能把孝悌的道理搞的非常明白,那也就是从事政治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论道的过程一定道不远人的,不能一谈道就是很玄妙的,很神秘的。言外之意,同样论道,不同于老子,孔子对道有自己表达方式,孔子试着用通俗的方式去表达和诠释它的内涵,虽然这两个道都有高深的理解和日常通俗的运用。但是,对于世人理解的口径却是不相同的。

所以,孔子的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一种入世的修行,而它的智慧,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探寻,在生活中去感悟。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诗经说,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拿着斧子去砍树做斧把,准备照着旧斧把的样子做新斧把,但是斜着眼睛看上去,斧把的样子好像还是离得很远。

则,准则,参考。其则不远,它的准则,他的参考,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手里。

所以,当你执柯以伐柯的时候,你把要做多长?你不必看哪里,你只要看你手里的斧 就好了。你做一个柯,就比照手里这个长度就行了,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可是有时候结果却是,明明在你手里的柯,你却没有看正确,你被你眼睛的错觉欺骗了。这就表明,这个道,它就存在于你本身,如果你到身外去求道,从本身以外去学道,求这个,求那个,结果就离道了,偏道了。就像穿衣服一样,最好的衣服,不是模特身上穿的衣服,而你最适合你身材和肤色的衣服,而最好的饭菜,是最适合你胃口的饭菜,而不是一大堆的山珍海味。所以一个东西好不好,它的标准不在别人那里,它就在你的手里,就在你的身边,所以,这一切的核心是你,而不是他。

所以,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时候学道的人为自己,现在的人学道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在学道。放弃自己本身,不去提高,不去修身,处处注重别人,处处迎合别人,为了别人来学,就整个错误,整个本末倒置了。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所以,君子利用人道来治理人,别人如果有过错,改正了也就可以了。

这个以人治人,正是对应前面的执柯伐柯,所以,能够最合适的斧把,一定是个原来的斧把差不多的,所以,最合适的,一定是同样的类似的参考,所以,要想以人治人,这个治就含有修正,改正的意思了,所以,以人治人,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变得更高,你就得向别人身边的人看齐,这是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当你看到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给你一个警告,我不能这样去做,而当你看到一个好人做了好事,那么他也应该是你的老师,我们应该效法这样去做。以人治人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将心比心,见贤思齐,从而激发自己潜在的良知,从而培养至纯至善之心。

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定时收听四哥品书,四书之中庸讲解,下一讲的内容。

如果你想完整地学习《中庸》、《道德经》、《鬼谷子》等国学经典的全部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的知识星球。

四哥品书,只读经典。让你熟读国学精粹,让你超凡入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七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读书心得】《中庸》12章:君子之道,既通俗又隐秘~
《中庸》注释(十一)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