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启示录008:如何理解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导读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庸书中讲到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熹和南怀瑾怎样解释?人都有情绪,圣人又为什么将人分成君子和小人呢?君子为什么能做到情绪不失控?为什么说保持情理之中,是人一生最难做到的境界?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上一讲,咱们仔细的研读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一次呢,咱们重点研究一下子思先生说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句话。
中国人很喜欢讲和谐,和为贵。那么在这里,这个和到底该怎么理解?跟我们的生活、工作有什么关系?
01
2017年的时候,精读《中庸》,我给自己提了这个问题:如何理解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读了其他专家学者的书,又做了自我的思考,写了一篇心得,今天再重读起来,觉得还是很有分享意义的。
我们先看,朱熹老先生对这句话的解读。
他说:发而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朱大圣人的意思是说,人有情绪发作出来,发泄出来,只要是符合节度,合情而又合理,不过分,那么这种情绪就是正常的,就是正当的,就是不偏邪的,而且没有任何古怪和不合理的地方,就称为和。
02
南怀瑾先生说:
如果偶因外来境界的引发,动了喜、怒、哀、乐等情绪妄念,当下就能自动自发地加以调整,重新归到安和平静的本来清净境界之中,这便是中和的妙用。
我们的情绪,往往都是内心受到了外在力量的触动。
别的人,别的事惹到我们了,可能会发怒;取悦我们了,可能会开心快乐;伤害到我们了,可能会悲哀或者愤怒。
但是,自己能够认识到情绪发作了,还有这个意识,内在还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不能过分,不能够情绪化。能够自我调教到“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和境界,那这个就是和。
03
读了这两位高人的解读之后,我写了下面的话: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是人,自然就会有情绪。但是,圣人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个人对情绪调整掌握的能力不同,君子虽然也有好恶、喜怒,但都不会太过分。
也就是说,在有情绪的时候,心中的那根理性的缰绳,始终没有放松,不至于让自己的情绪失控,甚至将事态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最后让局面也失控。
君子也有喜怒哀乐,但是在情绪之中,始终有一个理性的声音提醒自己把握分寸,不能过分。
而所谓的小人,因为他内在理性的余额不足,完全将自己原本清净的一颗心,浸泡在情绪之中,任凭情绪狂奔,最后的结果是伤了自己,再伤别人,让人生的轨迹和事态滑向恶性循环。
孔子说“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本质上也是在强调情绪的调节。这也就可以理解,我们为什么经常用节哀二字劝慰死者家属,用乐极生悲来告戒纵欲狂妄之人了。
04
其实,人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体,没有人绝对感性,也没有人绝对理性,人总是在情与理之间摇摆,待人接物不能只用情而不讲理,更不能只讲理而无情。
本人之情即为人欲,知他人之情,顾他人之情,则为天理,反之亦然。
人情多理自然会少,而理多情也容易缺失。所以最好的境界是,念情亦念理,情理之中找到平衡。
也就是在自己的欲望和别人的欲望之间,在自己的关切和他人的关切之间,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中点,这样彼此都会心理平衡。
我想,这也就是民间总喜欢找人去评理的本质所在吧。因为双方都在情绪之中,都过度自我,都不理性,都不客观,所以才需要找一个理性客观公正的人出来判定。
归根结底一句话:君子是有情绪但不情绪化,而小人放纵情绪,容易情绪化。
05
今天,自己再读几年前写的文字,觉得都是对自己的一份告诫。
中国人之所以叫中,就是我们比其他的民族,比其他的文明更知道平衡的重要性
一阴一阳之谓道。人是一撇一捺的,一笔代表理性,另一笔代表感性。
如果我们过度感性,就容易成为一个情绪化的小人。如果我们极端的理性而缺少了情感,就会显得冷酷无情。
情理之中,是中国人最喜欢讲的四个字,但这也是我们一生当中都难以做到的一个境界。
所以我们读了《中庸》之后的话,别的先别说,先学会在情绪化的时候,能做到自我提醒,自我调控,别让自己在小人的路上越滑越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南怀瑾老师讲“性与情”(中)
《中庸》感悟1-2章
中和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语音版《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读《中庸》,致中和——中和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