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解 一到九章

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

天命就是不可变易的本性,跟随本性就是走正道,走好正道就是正确的教育。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反过来说正道是很容易悖离的,人的一般情形就是悖离正道。在社会生活的大方面,一般人的人生都已经被习俗规定,只要社会基本是有序的,都离道不远。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然而一旦脱离社会的规定,人容易离道的倾向就表现出来。而人之所以离道,是因为对自我无法察觉,时时刻刻被自己欺骗,所以在无人监督时,尤要小心细微处。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适当的情绪在心中,发现于外,表现为得当的行为。这就叫“中和”。中和就是一个人情绪适当,行为得当。情绪是根本,行为是成就一切的途径。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当人不再自我欺骗时,就会认识自我的本性,进而认识他人和事物的本性,跟随本性自我安排,就会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和得当的行为,自然能有所成就。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无忌惮是因为没有认识本性,所以不明白客观条件的限制,只是一味去做;认识到本性,便知道本性各有不同,要随着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以上都是说中庸难。一个情绪适当,行为得当的人必然表现出一种中庸的气质。因为人的普遍情况是过犹不及,容易走极端,所以中和的人的行为和他人往往相反,在他人眼中就表现为折中主义。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两端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可以被概念化的,而“中”则是无法被思想概括的。所以中庸之人可能偶尔表现很激进,偶尔表现很保守,这是因为人们只能看到两端。但就他本人而言只是认识本性,随着条件不同而用中罢了。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人不能自我认识是常态,一旦看不清自己,就看不清他人和事物,所以说我知道,其实并不是真知道。

第八章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七十二子孔子独称颜回善学,是颜回能尤清楚的认识自己,因此方能不二过。普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

第九章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人可以循着道德观念作出反人性的选择,比如均国家,辞爵禄,蹈白刃。这些都是外向的,但是自我认识却不能简单从道德原则作出,因为人的常态是自我欺骗,因此也会用道德欺骗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感悟1-2章
中庸全文翻译
《中庸》菁華白話解
中庸及译文
每天学国学《中庸》1
“四书”必背精华80句,修身齐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