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文脉》诗词篇 09 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进士及第后,曾在江南多地为官。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宜兴,苏轼的“诗和远方”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宜兴,蜀山南麓,山林掩映处,一座东坡书院坐落于此。

书院前身,是一千多年前大文豪苏轼买田筑室的“东坡草堂”。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几度浮沉,足迹所到之处,竟涉大半个中国。然而,唯有仅仅驻足半载的宜兴城,成了他魂牵梦绕的“诗与远方”。

北宋元丰二年,苏轼被诬陷入狱,贬谪黄州,心灰意冷,渐生退隐之意。两次上书朝廷、请求到宜兴居住。得到应允后,即携家眷20余人前往宜兴,路过扬州时,他在竹西寺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畅快之作。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我那做了十年的弃官归隐之梦,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了,成为一名“田舍翁”是多么的轻松自在啊!此刻已身在扬州,喝上了蜀冈清甜的井水,就让我带着这种味道,去向往已久的宜兴吧!

出生于蜀地的苏轼,为何对宜兴情有独钟?原来,早在苏轼22岁时,同榜进士蒋之奇对家乡宜兴的赞美,就令苏轼无比神往,随即结下了日后定居宜兴之约。没想到这个约定的实现,让他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苏轼在竹西寺题诗后,渡江来到宜兴,终于梦想成真,与蒋之奇毗邻而居。身处明山秀水之间,诗人心旷神怡,决定在此添置田产,颐养天年。他在《买田阳羡帖》中欣然写道:“吾性好种植,当买一小园。”

然而,“田舍翁”的日子没过多久,苏轼被重新起用,只得离开宜兴。此后,宦海沉浮,漂泊不定,直到63岁,才得以自海南获赦北归。沉疴缠身中,苏轼期盼着重回江南,最终病逝于常州,距离宜兴一步之遥。

苏轼在宜兴仅仅生活半年,却留下了诸多诗文和遗迹。这株海棠花相传来自苏轼家乡,由他亲手所植,见证了诗人对宜兴的深厚感情,也见证了今日宜兴依旧青山逶迤,绿水长流,是太湖之滨一方美丽富足、宜游宜居的温润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宋代苏轼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 江南文脉
诗词 苏轼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南雅课堂之《苏轼诗词选修课》(六)
苏东坡江南诗迹
苏轼冷门的一首诗,难得的好心情,却差点使他遭遇第二次乌台诗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