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事汇|君臣相处要有诚心
 

在《贞观政要.诚信》上,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这段话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一下。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在贞观初年,就有一个人上书,请求斥退皇帝身边的佞臣。这个「佞臣」就是邪佞的、谄恶、谄媚巴结、阿谀奉承的人。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我所任用的人,都认为他们是贤臣,不认为他们是贤臣,我怎么可能任用他们?您认为谁是佞臣?你所说的佞臣是谁?」对曰:『臣居草泽,不得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这个人怎么回答的?他给太宗出了一个办法。那个人回答说:「我住在民间,的确不知道谁是佞臣。不能够的的确确地指明哪一个是佞臣。但是请陛下假装发怒,来试一试身边的大臣,如果谁不怕雷霆之怒,仍然直言进谏,那这个人就是正直之人。如果谁一味地依顺陛下,不分曲直地迎合皇上的意见,那这个人就是佞邪之人。」

这个办法好不好?你看我们一般人听到这个办法,可能觉得这个人很聪明,这个方法一用就能够辨别出谁是直臣、谁是佞臣。但是太宗怎么说的?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太宗说道,君王对于整个政治而言,就像河流的源头,如果源头污染了,中下游的水怎么可能清澈?君王不真诚了,怎么可能让臣子百姓真诚?现在君王希望臣子真诚正直,但是君王自己却使用诈术,装作雷霆大怒来对待臣子,自己用诈术,然后还希望底下的人真诚正直,这是不可能的。就像一个河的源头已经污染了,怎么能够使水清澈?

所以你看,我们不能够小看意念的力量。假如领导者真的都是装模作样,试探底下的人,这个意念会不会转移?当然会,底下的人也会这么干。所以一个领导者对底下的影响是随时随地。如果做领导者的经常疑神疑鬼,他身边带出来的人一定也是疑神疑鬼;领导者经常批判别人,带出来的人也一定是经常批判别人;领导者的脾气很大,身边的人一点一滴脾气就很大。当然除非下边的人已经有辨别能力,已经学习圣贤教诲,他才可以不受你的影响。不然的话,上行而下效,人与人相处都会互相影响,这个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古人特别强调,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很重要。要和那些善友相交,与善人相交往,潜移默化地受到他德风的滋润,不知不觉地,你也能够有这种德行的气氛。

所以真正有责任感的领导者,随时随地谨慎自己的言行,不可以误导底下的人。他每说的一句话都要依照经典,而不是依照自己的意思,这才是真正的慈爱。否则,底下的人因为你是领导,因为你有权威,都会恭维你、顺从你,你慢慢讲话就随便了。这样就会误导底下人的知见,误导底下人的人生态度。这领导者的责任也很大,因果责任也很重。所以我们如果不深入经典,我们听了这个人的这个办法,会觉得这个人好厉害,好聪明!其实这个人的态度是错误的。幸好太宗很有智慧。为什么说他有智慧?因为他从起心动念上来看「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个念头不真诚,这个手段不真诚,怎么能够使得臣子响应的是真诚和正直?

唐太宗还接着说:「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就是他经常讨厌魏武帝,就是曹操,为什么讨厌他?因为曹操经常用诈术,所以他对魏武帝曹操经常不齿、不认同。「我常常认为魏武帝曹操言行多诡诈,所以很看不起他的为人,现在如果让我也这么做,不是让我效仿他吗?这不是实行政治教化的好办法。」所以你看唐太宗确实是依教奉行,他读《群书治要》没有白读,确实是按着经典的教诲来做。他又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唐太宗又对上书的人说,我要想使诚信行于天下,不想用诈骗的行为损坏社会风气。你的话虽然很好,但是我不能采纳。这一句话体现了太宗的智慧,他没有责骂那个人,为什么?因为毕竟他是为了提供一个建议、一个方法,所以太宗的回答也非常地有智慧。不是因为自己真诚,就对人家的意见瞧不起,甚至还责骂,还肯定他为国出力的这一份心。这段话就告诉我们,君臣之间相处要有诚心。

*节录《群书治要360》第五十集*

在《貞觀政要.誠信》上,就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這段話我們可以一起學習一下。

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謂曰:『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誰耶』在貞觀初年,就有一個人上書,請求斥退皇帝身邊的佞臣。這個「佞臣」就是邪佞的、諂惡、諂媚巴結、阿謏奉承的人。太宗對上書的人說:「我所任用的人,都認為他們是賢臣,不認為他們是賢臣,我怎麼可能任用他們?您認為誰是佞臣?你所說的佞臣是誰?」對曰:『臣居草澤,不得知佞者,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進諫,則是正人,順情阿旨,則是佞人。』這個人怎麼回答的?他給太宗出了一個辦法。那個人回答說:「我住在民間,的確不知道誰是佞臣。不能夠的的確確地指明哪一個是佞臣。但是請陛下假裝發怒,來試一試身邊的大臣,如果誰不怕雷霆之怒,仍然直言進諫,那這個人就是正直之人。如果誰一味地依順陛下,不分曲直地迎合皇上的意見,那這個人就是佞邪之人。」

這個辦法好不好?你看我們一般人聽到這個辦法,可能覺得這個人很聰明,這個方法一用就能夠辨別出誰是直臣、誰是佞臣。但是太宗怎麼說的?太宗謂封德彝曰:『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猶水,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太宗說道,君王對於整個政治而言,就像河流的源頭,如果源頭污染了,中下游的水怎麼可能清澈?君王不真誠了,怎麼可能讓臣子百姓真誠?現在君王希望臣子真誠正直,但是君王自己卻使用詐術,裝作雷霆大怒來對待臣子,自己用詐術,然後還希望底下的人真誠正直,這是不可能的。就像一個河的源頭已經污染了,怎麼能夠使水清澈?

所以你看,我們不能夠小看意念的力量。假如領導者真的都是裝模作樣,試探底下的人,這個意念會不會轉移?當然會,底下的人也會這麼幹。所以一個領導者對底下的影響是隨時隨地。如果做領導者的經常疑神疑鬼,他身邊帶出來的人一定也是疑神疑鬼;領導者經常批判別人,帶出來的人也一定是經常批判別人;領導者的脾氣很大,身邊的人一點一滴脾氣就很大。當然除非下邊的人已經有辨別能力,已經學習聖賢教誨,他才可以不受你的影響。不然的話,上行而下效,人與人相處都會互相影響,這個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古人特別強調,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很重要。要和那些善友相交,與善人相交往,潛移默化地受到他德風的滋潤,不知不覺地,你也能夠有這種德行的氣氛。

所以真正有責任感的領導者,隨時隨地謹慎自己的言行,不可以誤導底下的人。他每說的一句話都要依照經典,而不是依照自己的意思,這才是真正的慈愛。否則,底下的人因為你是領導,因為你有權威,都會恭維你、順從你,你慢慢講話就隨便了。這樣就會誤導底下人的知見,誤導底下人的人生態度。這領導者的責任也很大,因果責任也很重。所以我們如果不深入經典,我們聽了這個人的這個辦法,會覺得這個人好厲害,好聰明!其實這個人的態度是錯誤的。幸好太宗很有智慧。為什麼說他有智慧?因為他從起心動念上來看「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這個念頭不真誠,這個手段不真誠,怎麼能夠使得臣子回應的是真誠和正直?

唐太宗還接著說:「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深鄙其為人,如此,豈可堪為教令?」就是他經常討厭魏武帝,就是曹操,為什麼討厭他?因為曹操經常用詐術,所以他對魏武帝曹操經常不齒、不認同。「我常常認為魏武帝曹操言行多詭詐,所以很看不起他的為人,現在如果讓我也這麼做,不是讓我效仿他嗎?這不是實行政治教化的好辦法。」所以你看唐太宗確實是依教奉行,他讀《群書治要》沒有白讀,確實是按著經典的教誨來做。他又謂上書人曰:『朕欲使大信行於天下,不欲以詐道訓俗,卿言雖善,朕所不取也。』唐太宗又對上書的人說,我要想使誠信行於天下,不想用詐騙的行為損壞社會風氣。你的話雖然很好,但是我不能採納。這一句話體現了太宗的智慧,他沒有責罵那個人,為什麼?因為畢竟他是為了提供一個建議、一個方法,所以太宗的回答也非常地有智慧。不是因為自己真誠,就對人家的意見瞧不起,甚至還責罵,還肯定他為國出力的這一份心。這段話就告訴我們,君臣之間相處要有誠心。

*節錄《群書治要360》第五十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贞观政要》卷17诚信诗解1君者政源诈道不用德礼诚信国之大纲
《贞观政要》原文及译文(上)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阅读答案及翻译
君臣的道义:不诚则不能相临
2010年大庆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
玩转权力控制游戏: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之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