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31 詩經 - 風 - 邶風 - 撃鼓

詩經 - 風 - 三、邶風 - 031 撃鼓


其鏜:鏜,击鼓声。“其鏜”等于“鎲鏜”。《齐诗》《韩诗》作“鼞”。《说文》:“鏜,金鼓之声。鼞,鼓声也。”王先谦《集疏》:“用兵时或专击鼓,或金鼓兼。鼞、鏜字并通。”

兵:兵器。不是指兵士。王筠《说文句读》:“秦汉以下,始谓执兵之人为兵。”按兵为会意字,本义是军器。到战国始引申为兵士。如《战国策》:“兵始出。”

土國城漕:土國,在国内服役土工。城漕,在漕邑修筑城墙。土和城在这里都作动词。土可训为役,城可训为筑。漕,衛邑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

南行:指下章“平陳與宋”之事。朱熹《诗集传》:“衛人从军者自言其所焉,因言衛国之民或役土功于国,或筑城于漕,而我独南行,有锋镝死亡之忧,危苦尤甚也。”

孫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是衛国的世卿,当时任南征的将领。

平:调解两国之间的纠纷。《左传﹒隐公﹒六年》杜注:“和而不盟曰平。”按《左传﹒隐公﹒四年》:“及衛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鄭,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鄭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陳、蔡从,则衛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陳、蔡方睦于衛,故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围其东门,五日而还。”诗中的“平陳與宋”似即指当时之事。按陳和宋都在今河南省境内。

不我以歸:这句是倒文,即“不以我歸”,不让我回来。

有忡:即忡忡,心神不安貌。

爰:与“于何”“于以”同义,意为“在何处”。

喪:丢失、丧失。王先谦《集疏》:“今于何居乎?于何处乎?如何丧其马乎?求不还者及亡其马者,当于山林之下。军士散居,无复纪律。”朱熹《诗集传》:“见其失伍离次,无斗志也。”

契闊:契,合。闊,离。契闊,叠韵,是偏义复词,偏用“契”义,指结合。闻一多《诗经通义》:“死生契闊,犹言生则同居,死则同穴,永不分离也。”(自己曾经以为:契是契约;闊是宽广久远,在这里和“契”连在一起,引申为重大重要的契约。“死生契闊,與子成説”意为:对于生死这样重要的事情,我只和你做好约定。)

子:指作者的妻。

成説:定约,结誓。这一章回忆当初与妻子分离定约的情景。

于嗟:感叹词。于,同吁。

闊:道路辽远。《尔雅﹒释诂》:“闊,远也。”

活:聚会、聚首。马瑞辰《通释》:“活,当读为'曷其有佸’之佸。《毛传》:'佸,会也。’佸为会至之会,又为聚会之会。承上'闊兮’为言,故云不我会耳。”

洵:《鲁诗》《韩诗》作夐,洵是夐的假借字,久远。《广雅》:“夐,远也。”这里指别离已久。

信:守约。末章嗟叹夫妻远隔久别,对兵役无已深表怨恨。

詩經 - 風 - 三、邶風 - 031 撃鼓

这是衛国戍卒思归不得的诗。

关于诗的时代背景,《毛序》《郑笺》及三家《诗》都认为是春秋鲁隐公四年夏,衛公子州吁联合宋、陳、蔡三国共同伐鄭的事。王先谦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考出孫子仲即公孙文仲,与州吁同时。

但姚际恒《诗经通论》提出异议,他说:“此乃衛穆公背清丘之盟救陳,为宋所伐,平陳、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诗也。其时衛有孙桓子良夫,良夫之子文子林父。良夫为大夫,忠于国。林父嗣为卿,穆公亡后为定公所恶,出奔。所云'孫子仲’者,不知即其父若子否也?”可备一说。

(清)乔亿言此诗乃“征戍诗之祖”(《剑溪说诗又编》)。全诗五章,前三章概括了从应征入伍至行伍涣散这一过程,笔墨简洁,揭示深刻。通过陪衬和烘托来突出主题,是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值得注意之处。

第三章对丧马归林、失伍离次的描写,表现出当时士卒的怨愤叛离之状,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中寄意,倍觉真切。这是征人思念家室之作,其所欲言,不单在于从军之苦。

第四章笔锋一转,忽追述当日执手相誓、期以偕老之事,与前面所写的战乱景况对照,更加显出此日情状的可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二 二之一〔国风〕
诗经详解 | 《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洪迈《容斋三笔》卷第十一(十六则)
蔡道恭传
《左传》解读——隐公四年
【春秋事义全考】卷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