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礼器》,提升心性丨《群书治要·礼记》

视频

音频

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七集

全文共966个字,阅读需5分钟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讲,根据郑玄的《目录》:“名为《礼器》者,以其记礼,使人成器之义也。故孔子谓子贡:'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这是讲《礼器》这一篇的篇名。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讲,根据郑玄的目录,说:“这一篇之所以被称为《礼器》,就是因为它所记述的是关于礼的事情,而且人学礼可以成器,所以《论语》上记载孔子对子贡说:'你是器。’他说:'什么器呢?’孔子说:'瑚琏。’”这个瑚琏也是一种礼器,这个礼器就犹如法器,法器就是具备了传法的资格,可堪造就。学礼可以使人无论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动容周旋,都符合于礼的要求,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可以造就圣德,而且还可以传礼,教人以礼。

  陈澔在《礼记集说》中说:“器有二义,一是学礼者成德器之美,一是行礼者明用器之制”。在这里就不仅强调了学礼可以成就德器的美善,而且强调行礼者要明了在礼仪之中所用的器物的制度,所以这一篇在刘向的《别录》中,是归于《制度》之篇。

  孙敬轩在《礼记集解》中讲:“此篇以忠信义理言礼,而归重于忠信;以内心外心言礼之文,而归重于内心。”在这里强调了学礼既要重视义理,也要重视力行,行礼要注重实质而不能仅拘泥于形式

  所以后面他又讲:“《礼运》言礼之行于天下,而极其效于大顺,由体而达之于用也。此篇言礼之备于一身,而原其本于忠信,由外而约之于内也。二篇之义相为表里。” 

  这个就是说《礼运》篇讲到,这个礼如果通行于天下,它极致的效果就是能够达到大顺的境界,这是讲由体达用;而这一篇《礼器》讲如果一个人具备了礼,而且特别重视礼的根本“忠信”,那么就可以由外在的行为,约束到人的内心,这两篇的义理互为表里。

  方慤也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运而无名,器运而有迹。《礼运》言道之运,《礼器》言器之用。”方慤也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个道运行是不可名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是这个礼器的运行、运用,却是有迹可循的。

  所以《礼运》篇讲的是道的运行,而《礼器》篇是讲礼器的运用,所以这两篇可以合参。这样也是提醒我们,如果学礼仅仅拘泥于外在的形式仪表,或者仅仅停留在对器物制度的熟悉上,而不以忠信为本,在心性上有所提升,那就不能够通达形而上的道,取得“下学而上达” 的效果。总之,这一篇对于礼物、礼数与礼义的关系都有所涉及。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梦溪 | “忠”和“恕”究竟指的是什么?
礼记集说卷五十九
《礼记》中的名句赏析
孔子思想体系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卷二百九十
《为政篇》第十二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