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群书治要360》第八集第2讲

如何辨别小人

-“虽有至聪至达之主,由无缘见其非而知其伪,况庸主乎?”即使是最聪敏、最明达的君主,也常常不能看出问题而知道其中的虚假,更何况是一般的君主呢?

“人主之高而处隩,譬犹游云梦而迷惑,当借左右以正东西者也。”“隩”字有两个发音:一是念玉,一是念傲。读傲的时候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室内的西南角,“与其媚于隩,宁媚于灶”;另一是“深”的意思,在此句中取深、隐的意思,指君主深居高位又处于深宫之中,好像在容易迷路的云梦泽游玩一样,需要左右之人来指正方向。所以,选取左右之人非常重要。

“亲君子,远小人”,事业就会发达;相反,“亲小人,远君子”,事业就会衰败。如何辨别小人呢?《韩非子》中说得很简单:“凡是奸臣和小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喜欢顺着君主的意思去说话。君主认为什么好,他们一定跟着赞叹;君主认为什么不好,他们一定跟着诽谤。”“左曰:'功巍巍矣!’右曰:'名赫赫矣!’今日闻斯论,明日闻斯论,苟不校之以事类,则人主嚚然自以为名齐乎尧舜,而化洽乎泰平也。”“巍巍”是非常崇高伟大的意思。《论语》中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君主左边的人说,圣上的功勋真是伟大啊!“赫赫”是声威显扬的意思,圣上的声名真是显赫啊!今天听到臣子这么说,明天还是听到臣子这么说,如果不用事实加以考察对照,君主就会洋洋自得,认为可以与尧舜齐名,自己的教化广播,实现了天下太平。

如何选用身边的要职人员

《尚书》中有一段话,讲述如何选用身边的臣子,包括侍御、仆从。侍御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司机、保姆等,太仆正就是专门用来教导侍御、仆从的职位。周穆王任用大臣伯冏为太仆正时说:“伯冏,昔日文王、武王的聪明睿智合于圣道,所任用的臣子无论大小都忠心耿耿、诚实善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即使挑选一个侍奉左右的人、驾马车的人,甚至仆役,都是品行端正之人。以这样的人朝夕侍奉、辅助君王,君王的出入起居没有不恭敬整肃的;发号施令没有不合于仁义的。百姓恭敬顺服,万国皆称其美。只有寡人一个人缺少德行(这是君主自己说的),寡人自己不够贤明,实在需要依赖左右前后在位的君子,匡正寡人的不足,纠正寡人的错误,矫正寡人不正确的想法,使寡人能够继承先祖的功业。现在寡人任命你担任太仆正之职,教导这些侍奉君主左右的人,使他们不敢奸佞诈伪,都要勉励君主修德,一起修正君主的不足。你要谨慎地选择部属,不要任用那些巧言令色、阿谀奉承的小人,只能选用品德优良的人士。”

“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如果侍从、近臣都是中正之士,都是正直的人,那么君主也会保持中正。如果仆从、近臣都是谄媚巴结之人,君主会自以为圣明。“后德惟臣,弗德惟臣。”君主有德在于臣下,君主失德也在于臣下。君主有德,是因为有群臣的辅佐,经常提醒他的不足,纠正他的错误,才成就了他的德行。君主无德,也是因为臣子没有能够尽职尽责犯颜直谏,才误导了君主。所以,不要亲近奸佞小人,不要让这些人担任充当君王耳目的要职,以免诱导君王违背了先王之道。

“群臣璅璅,皆不足任也。”如果领导者喜欢听谄媚巴结的话,好大喜功,喜欢虚名,那么任用的人就是这里所说的“群臣璅璅”。“璅”同琐,是细小的意思,形容人品卑微、平庸、渺小。群臣个个卑微平庸,“皆不足任也”,都不称职。君主好大喜功、贪图虚名,臣子愿意来到他的身边,以获取私利,那些正直的人是不会来侍奉这样的君主的。君主好名,就感召不到真正有德之人的辅佐,感召的臣子也都是谄媚巴结之人。

《群书治要·晏子》中记载,晏子逝去之后十七年,齐景公宴请大臣饮酒,大家兴致很高,又去射箭。齐景公射出了一支箭,箭脱靶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大厅之中饮酒的诸位大夫异口同声地说:“好箭法!好箭法!”像出自一个人之口。齐景公一脸怒气,大声叹息,把箭抛开了。齐景公很生气,是因为自己的箭射得都脱靶了,臣子们还赞叹他的箭法好,阿谀奉承到极致了。

齐景公对刚走过来的弦章说:“弦章,寡人失去晏子已经有十七年了,再也没有听到有谁能指出寡人不对的地方。今天寡人射箭脱了靶,但叫好的声音却整齐划一,如同出自一人之口。”弦章很有智慧,他回答:“这是诸位臣子没有才德!以他们的才智,不足以明察君主的过失;以他们的勇气,不敢触犯君主的龙颜,才出现了众口一词的情况。但臣也听说,君主喜欢穿的,臣子们就喜欢穿;君主喜欢吃的,臣子们也喜欢吃。尺蠖(一种像毛毛虫似的无脊椎动物)吃了黄色的叶子,身体就发黄;吃了青色的叶子,身体就发青。可能君主您还是喜欢听谄媚之言吧!”齐景公听了说:“你的话很有道理!”齐景公也很能反省,知道今天的局面和自己有关系,是因为自己喜欢听谄媚巴结的言语。

“尧舜之臣,宜独断者也。不足任之臣,当受成者也。以独断之君,与受成之臣,帅讹伪之俗,而天下治者,未之有也。”尧舜的臣子都善于独立决断,而不称职的臣子,只会依君主的命令行事,不敢有自己的主张。靠这些独断的君主和凡事照办的臣子,会引发社会出现讹诈和虚假的风气,如此却能使天下得到大治,是从未有过的事。古人看问题很深刻,说得也很中肯。如果臣子们看到问题都不敢犯颜直谏说实话,都是唯马首是瞻,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百练:说苑·齐景公问于晏子
帝王统御术,皇帝的权柄从何而来?
为什么说崇祯是极其不成熟的政治家?
君王的一天:秦始皇是怎样炼成的? | 张不叁
杜恕《体论》卷1君体诗解1人主好名奸臣伪应上以尊君取容人主下以卑臣售其奸说君臣体离
老爷子难忘手抄本(6)——鱼喻鸡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