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群书治要360》第二十集第1讲

行德爱人,厉行节俭
      宋仁宗有一则故事,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他的仁慈之心。宋仁宗有一次对自己的近臣说:“昨夜因为夜不能寐,突然感觉到饥肠辘辘,非常想吃烧羊肉。”近臣说:“皇帝您既然想吃,为什么不传旨要一个烧羊肉?”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要烧羊肉算得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强忍着不吃,也不要呢?宋仁宗回答道:“我怕我一旦传旨索要烧羊肉,恐怕从此以后就会成为惯例,即使不是每天,也会时常都有烧羊肉吃。此例一开,不知道会有多少羊被宰杀。我怎么能够不忍受这一晚上的饥饿,而去开启日后无穷无尽的杀戮?”
 
长民治国之本在身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二十九句:
 【传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由是言之,长民治国之本在身。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七《政要论》。“罪己”,引咎自责,归罪于己。“勃”,兴起的样子。“罪人”,归罪于人。《左传》中说,夏禹、商汤罪责自己,因此德行、智慧、能力不断提升,自然人心凝聚,他们的国家很快兴盛;夏桀、商纣怪罪别人,因此自身过恶不断增长,人心离散,他们的国家迅速灭亡。由此可见,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在于君主自身。
      我们看一看禹、汤是怎么样遇事责怪自己的。禹王有次出门,遇到了被押解的罪人,他下车询问状况后,为之哭泣。左右的人看了大惑不解道:“这是犯罪的人自己不走正路所导致的,君王您何必如此伤心?”禹说:“尧舜时期,人们都以尧舜之心为心,但是到我当了国君,百姓都以各自的私心为心。各自以自私自利的态度处事和待人接物,私心生起来了,我为此感到伤痛。”汤王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正是因为禹、汤这些圣王遇到事情都能够反求诸己,有这种责任意识,所以他们才能够把天下治理好。同样,我们的一个团队、一个企业,领导者遇到了问题,也要能够以这样的态度来反省自己:我哪一个地方做得不够尽心尽力?我哪些行为给下属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实在讲,下属的过失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领导没有起到君、亲、师的责任。所以,领导者是否能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对于团队、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衰世之主,就是使国家衰落的末世君主,他们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恰恰相反。《淮南子》中回顾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说,夏桀王不关心朝政,放荡没有节制,汤王起兵,把他关在了焦门这个地方。到了这个时候,夏桀还是不能够反省自己,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在夏台把汤杀掉。商纣王也是如此,不理朝政,一天到晚饮酒作乐,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还制造了炮烙之刑残害百姓。后来,周武王把他困在了宣室。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反省自己的过失,而是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在羑里把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杀掉。这些末代的君主,走上了绝路、遇到了灾难的时候,他们还是不反省自己的过失,还是在怨天尤人。所以,是反求诸己,还是遇到事情怪罪别人?这是盛世之主和衰世之主的重要区别。在这里强调“长民治国之本在身”,一个国家没有得到治理,一个团队带不好,原因就在于领导者自身。
      《中论》中提出:“故人君苟修其道义,昭其德音,慎其威仪,审其教令,刑无颇类,惠泽播流,百官乐职,万民得所。则贤者仰之如天地,爱之如亲戚,乐之如埙篪,歆之如兰芳,故其归我也,犹决壅导滞,注之大壑,何不至之有乎?”这句话比喻得很形象,意思是说,如果君主能够修明道义,彰显自己美好的声誉,谨慎自己的言语威仪,审慎地施行教化和政令,刑罚没有偏颇邪僻之处,恩泽广泛地流布,百官都能安于自己的本分,以尽职尽责为乐,万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业。那么,贤德的人敬仰君主,就像敬仰天地一样,爱戴君主就像爱戴自己的父母亲人一样,快乐得就像听到了埙篪合奏发出的美妙音乐,愉悦得就像闻到兰草的芬芳。贤德的人纷纷归附,就好像是刚刚开闸了的洪水流向山谷那样顺畅,哪有贤德之人不来归附的道理?所以,根本的问题还在于领导者本身是否具有美好的德行。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三十句: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雠。”】 
      “腹心”是指肚腹与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国人”,就是路人、陌生人。“土芥”是指泥土与草芥,比喻为不足爱惜的贱物。“寇雠”指仇敌。
孟子告诫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自己的臣属如同自己的手足,臣属看待君主就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属如同犬马,臣属看待君主就如同陌路人;君主看待臣属如同尘土、草芥,臣属看待君主就如同仇敌。”这句话,其实联系到我们现在的企业状况就非常好理解了。这个“君”就是领导者,这个“臣”就是被领导者。领导者把被领导者,或者老板把员工看成是自己的手足一样加以关爱,员工对老板的回馈是什么呢?就像“苏州固锝”这个企业,老板把员工视为家人,员工也会非常感恩、爱护他们的老板,整个企业就像一个大家族一样相亲相爱,被领导者会把领导者当成是心腹一样更加地珍视。
      相反,如果老板认为我给你钱了,你给我出力就好了,把员工当作牛马一样来使唤,呼来唤去,又不尊重员工的人格。下了班之后,这个员工在超市里遇到了老板,都是一低头,装没看见就过去了,就像看到了陌生人一样,没有什么亲密可言。
更有甚者,老板把这个员工雇来了,连他最起码的生命安全都不能够保证,把他的生命视为泥土和小草一样低贱,可以随意践踏,结果这个员工说起老板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态度:“我们那个老板,简直就是个吸血鬼,甚至连吸血鬼都不如。”员工像对待仇敌一样痛恨老板。
 
好领导的三重责任
 
      古人说,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同时尽到三重责任——“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领导者不仅仅要领导员工、管理员工,还要像父母关爱儿女一样关爱他们,作他们的父母、亲人。父母、亲人是怎么对待我们的呢?当天气寒冷的时候,如果家境贫寒,父母宁愿自己挨冻,也要让儿女穿暖;父母宁愿自己挨饿,也要让儿女吃饱。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应该像父母对儿女一样关心关爱。除此之外,领导者还要作被领导者的老师,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现在一些父母对儿女有求必应,但是儿女却没有感恩父母之心,反而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这些父母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教导儿女,“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应当尽到这三重责任,才能够把员工带好,把下属带好。
      《吕氏春秋》中说:“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君主有德行,能够真心实意地爱人,人民就会亲附其上。人民亲附其上,就都愿意为君主效忠而死。
 
以心换心,真诚感召
 
      《群书治要》中有这样一个典故,赵简子有两匹白色的骡子,他非常喜欢。阳城胥渠是广门的一个小官,夜晚来求见他说:“我是您的臣子胥渠,现在得了病。医生告诉我说,如果能够得到白骡的肝,病就可以治好;如果得不到,就得等死。”禀告的人告诉了赵简子。赵简子说:“杀死一个畜生,可以救活一条人命,这不是仁义之事吗?”于是,他召来了厨师,杀了白骡,将取得的肝脏,送给了阳城胥渠。没过多久,赵国兴兵攻打翟族,这位广门的官吏带着左部七百人,右部七百人,奋勇登上城池,斩获了敌军将领的首级。这个小官之所以有这样奋勇争先的态度,就是因为他的领导者赵简子能够以仁爱之心对待他。
      《中论》中说:“故明主之得贤也,得其心也,非谓得其躯也。”明智的君主得到贤才,是得到他的心,而不是得到他的身。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那贤才对君主也没有太多的帮助。所以,领导者对待下属,关键要做到用真诚之心来感召下属,而不是靠权谋等。
      春秋战国时,豫让在晋国做智瑶的家臣。智瑶被杀了,豫让费尽心机地要替他报仇。朋友就问他:“以前您也事奉过范氏,事奉过中行氏,他们被诸侯灭亡之后,你并不想着去为他们报仇。现在智氏被人灭亡了,为什么你就一定要为他报仇呢?”豫让回答:“以前的范氏、中行氏,在我寒冷的时候不给我衣服穿,在我吃不饱的时候也不给我食物吃。他们只是以一般士人的礼节,也就是一般读书人的礼节来对待我,那我也是以一般士人的态度来回报对待他们。但是智氏就不一样了,我吃不饱的时候,他给我食物吃;我穿不暖的时候,他给我衣服穿;在朝会的时候,他特别地尊敬我。他是以国士的待遇来礼遇我,也就是以礼遇国家最高、最尊贵的读书人的态度来礼遇我,那我也一定要以最尊贵的读书人的态度来回报他,所以一定要为他报仇。”
      当然,我们学了传统文化,心量要大,“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不要念念不忘与别人之间的仇恨,想着去报复,因为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学到的是什么呢?就是即使像豫让这样被称为国家贤士的人,也都是以君主对待他的态度来选择回报君主的方式。对于一般人而言,就更应如此了,而且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一定要“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



       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在系统研究了各个国家文明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属于中国”的论断,认为未来世界是中华文化得以普遍宣扬的世界。一个外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了信心。事实证明汤恩比教授的论断是非常科学的,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并非空穴来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中国文化以道为本体核心,以道、释、儒还有墨为主体,和谐多元的实体文化系。“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若干年以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他们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相信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地学习、弘扬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助力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更好地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借助自身优势,当仁不让,开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班的培训项目,结合线上线下,大力推广国学师资教育。师资班常年招生,报名火热进行中。最近一期将于近日正式开班上课。详细情况请识别上图中小程序二维码,进入平台了解……






       中华文化研习社,是根据相关政策发起并成立的。是由全国各大高校的一些专家、学者,携手衷爱学习、乐于传播传统文化的朋友们共同成立的社群组织。研习社依托这些顶级专家、学者资源,汇聚各行各业通达经典的领读者,形成了以专家、学者组成的教授团为核心,以领读者为向导的双师直播互动体系。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县级市等各层级研习社开展同步学习的模式。以'内圣外王·厚德载物'为核心指导思想,拟培养数万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读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力求点亮人心、照亮社会。研习社将秉承“弘扬中华文化,助力民族复兴,传播圣贤智慧、服务世界人民”的宗旨,以“同心同德·同愿同行”为核心价值观。根据党和国家制定的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方针和相关政策,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进一步夯实中华文化底蕴。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并在促进交流、同学互鉴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伦大道——君臣有义
最优秀的领导者是什么样的?
最高明的管理
传统文化中的“和”
陈春花:如何成为一家自我驱动的企业?
领导者的四种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