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群书治要360》第二十九集第1讲

忠言逆耳利于行
      君主如果不够英明,也就是正心的功夫不到家,就会喜欢听谄媚的言语。《大学》讲道:“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如果人因听了一些话而生气,这时心就偏了,忠言就难以听进来;如果听到谄媚巴结的言语,心里就很高兴,要想不偏信都很难。
 
听忠难,从谀易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四十六句:
【臣闻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然而历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谗谀蒙幸者。盖听忠难,从谀易也。】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十三《后汉书三》。“蒙幸”就是受到宠爱。臣听说君王没有不喜欢忠诚正直而厌恶阿谀谗佞,但是历代的祸患,没有不是因为忠诚正直的人获罪,谄媚的人受宠所致。这大概是因为忠言难听,阿谀之言容易接受的缘故。
       这句话讲到,国家之所以出现祸患,是因为君主喜欢听阿谀奉承之言,而厌恶忠正直谏之言。一般的君主都明白这个道理,听犯颜直谏的言语,能够帮助自己认识自己的过失,进而改正自己的过失,这样过失才会愈来愈少。但是人的习气却是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言语,这样往往导致了不良结果。
       从《后汉书》的记载可以看到秦灭亡的教训:“秦之将亡,正谏者诛,谀进者赏,嘉言结于忠舌,国命出于谗口。”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谏诤的人被诛杀,而阿谀奉承的人受到赏赐。善言凝结于忠臣的口中说不出来,国家的命令都是出自于谗邪之口。
       《群书治要·说苑·反质》中记载,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后,大肆奢淫放纵。方士韩人侯生、齐人卢生聚在一起商量:看当今的时势,不能在秦国住下去了。“上乐以刑杀为威”,皇上喜欢用刑杀设立威严;“下畏罪持禄”,臣下惧怕加罪而只图保持奉禄;“莫敢尽忠”,没有人敢尽忠言。“上不闻过而日骄”,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一天比一天骄横;“下慑服以慢欺而取容”,臣下畏惧、屈从,以怠慢、欺骗来讨好皇上;“谏者不用”,进谏之官不用;“而失道滋甚”,因而愈来愈背离正道;“吾党久居,且为所害”,如果我们长久住在这里,恐怕会被他杀害,只有逃去。
       秦始皇听到这件事之后果然大怒道:“我听说这帮儒生大多制造妖言,惑乱百姓!”于是,他命令御史将这些儒生全部捉拿归案。当时儒生有四百多人,统统被秦始皇活埋了。后来侯生被抓住了,秦始皇召见了他。侯生说:“陛下,肯听我一句话吗?”秦始皇问:“你想要说什么?”侯生说:“现在陛下奢侈而丧失根本,淫逸而追求末事;宫室、台阁接连扩建重修;珍珠、美玉等贵重宝物堆聚成山;侍奉的美女、歌妓、小丑,数以万计;钟鼓之类的音乐,放纵而没有节制,无休无止;车马的彩绘装饰华丽奢靡,五彩缤纷,不计其数。结果百姓资财困竭,民力已经用尽,但是陛下自己还不知道。又因为有人把这些指为紧急严重之事,于是就用威严制服臣下遵从,下层不敢讲话,上层不明事理,因此我们才离去。我们不吝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惋惜陛下的国家将会灭亡。现在陛下这样没有节制,超过了丹朱的万倍,是昆吾、桀纣(夏桀王、商纣王)的千倍,我恐怕陛下有十条败亡的理由,却没有可以生存的理由。”
       秦始皇听之后沉默了很久,说道:“你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不早点提醒我?”侯生说,“陛下自贤自健”,陛下自以为贤明,自以为强盛;“上侮五帝,下凌三王”,上对五帝轻慢,下对三皇不敬;“弃素朴,就末技”,抛弃素朴,追求末技;“陛下亡征久见矣”,陛下败亡的征兆其实已经出现很久了;“臣等恐言之无益,而自为取死,故逃而不敢言”,我们怕说出来也没有用处,只有自寻死路,因而宁可逃走,也不敢陈说;现在我认为自己必死无疑,所以才向陛下陈述这些。虽然这些话不能使陛下免于败亡,但愿能够使陛下明白原因。
       秦始皇又问:“我还能改变这种局势吗?”侯生说:“形势已经造成,陛下只有坐等灭亡。如果陛下想改变这种形势,能像唐尧和夏禹那样吗?否则是没有希望的。”秦始皇听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放了侯生,没有杀他。
可见,秦朝正是因为秦始皇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最后才迅速衰败。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天下就土崩瓦解了。
       为什么忠言难听,谄媚的话好听呢?《袁子正书》中讲道:“夫佞邪之言,柔顺而有文;忠正之言,简直而多逆。”邪恶的、巴结的言语都很温柔、很顺从,而且很有文采,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很乐意接受;而忠正的言语却很简单、直接,而且与常人的喜好不相符合。所以,一般人都喜欢听谄媚巴结的言语,而不愿意接受那些犯颜直谏的人直言不讳指正过失。
       所以,《贞观政要》中说道:“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君主昏暗,臣子又喜欢阿谀奉承。君主昏暗,不能够识别人才,而臣子一味地讨好、巴结,不敢指正君主的过失,危亡马上就到来了。这些都是提醒领导者要能够乐意听取谏诤之人的言语,这样才能免遭灭亡之患。
 
开敢谏之路,纳逆己之言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四十七句:
 【明主患谀己者众,而无由闻失也,故开敢谏之路,纳逆己之言。苟所言出于忠诚,虽事不尽,是犹欢然受之。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九《傅子》。
       “逆己”,就是不顺从自己。英明的君主担心阿谀自己的人太多,而无法听到指正自己错误的言论,所以广开直谏的途径,听取反对自己的言论。如果所说的话出于忠诚,即使所说的事情并非全部正确,也欣然接受。
       这是讲明智的君主和昏暗的君主的不同,明智的君主喜欢犯颜直谏的人,喜欢有人当面  指正他的过失。如果臣子是出于忠诚之心,一心为了君主、国家好,即使他所说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甚至违背自己的意思,只要是出于忠诚之心,君主也乐于接受。这显示了一个君主的雅量。
       君主如果不够英明,也就是正心的功夫不到家,就会喜欢听谄媚的言语。《大学》讲道:“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如果人因听了一些话而生气,这时心就偏了,忠言就难以听进来;如果听到谄媚巴结的言语,心里就很高兴,要想不偏信都很难。
       所以《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在听批评的时候,能不能伏住自己的情绪?在听赞叹的时候,能不能够很冷静,做到“闻誉恐”,想一想别人所赞叹的是不是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这样就不会被话语所蒙蔽。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必须要去掉好恶、提起理智。
       《战国策》中记载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战国时候,齐威王有一个臣子邹忌,邹忌身高八尺有余,长得非常高大庄严。有一天,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就问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比较英俊?”城北的徐公是当时齐国众所皆知的美男子。妻子回答道:“徐公比您差远了,还是您比较英俊。”邹忌听后很高兴。没过多久邹忌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比较庄严?”妾也很快地回答说:“他比您差多了,还是您比较好看。”邹忌听了又很高兴。有一天,邹忌的朋友来找他,在谈话当中,邹忌又问朋友道:“我跟徐公比起来,谁长得英俊?”他的朋友说:“当然是您了,他怎么能跟您比?”
       过了一天,徐公到家里做客。邹忌很认真地观察徐公,心里想,人家比我英俊多了,我怎么比得过人家?等徐公走了之后,邹忌再在镜子面前一照,看来看去,觉得自己比徐公实在差得太远了。后来他就想,明明我长得比人家差多了,为什么我的妻子、小妾,还有朋友都说我比较英俊?想来想去他想明白了,原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太偏爱我,因为她有偏私,所以她看不清楚。这就是《大学》中所说的“身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自己太喜欢这个人了,所以怎么看她就怎么喜欢,怎么看她就怎么漂亮,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也看不出有什么缺点。“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小妾之所以说我长得英俊,是因为她害怕我不宠爱她,因为她怕我,才说我长得好看。这就是“身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心里有恐惧了,看问题也就看不清楚。朋友为什么说我比徐公还英俊?“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是因为他有求于我,所以才说我长得比较英俊。
       有一天,邹忌将这些事情告诉了齐威王。齐威王觉得很有意思。邹忌突然话锋一转道:“国君,齐国有千里之地,有一百二十多座城池,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您身边的女子,还有左右的近臣,每个人对您都有偏私,都讲好话给您听;我才有一个妾惧怕我,但是朝廷所有的大臣都害怕您;我家里只有三个人迎合我,我就已经分不清美丑,自以为比美男子徐公英俊。而全齐国的人都有求于您,在这种状况下,您还能看得清事情的真相吗?还能不被蒙蔽吗?”齐威王很有智慧,赞叹道:“所言甚是。”然后,齐咸王自省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从现在开始,臣子能当面指出寡人的问题的,受最高的赏赐;能够上书写奏章,指出寡人的问题的,受中赏;在公共场合能够准确议论寡人的过失并且传到寡人的耳中的,受下赏。”
       齐威王的这些举措一公布,结果门庭若市,群臣百姓都纷纷地来为他提不同的意见。过了几个月之后,提意见的人慢慢少了,偶尔还会有人来劝。一年之后,几乎没有人来了。因为齐威王的过失全都改过来了,老百姓和臣子没有什么意见可提了。
       一年之后,齐国附近的燕国、韩国、赵国、魏国,都派人来拜见齐成王。因为齐威王的德行好,国家强盛,别的国家不敢冒犯他,还要恭敬他。这就是所说的“战胜于朝廷”。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君王有德。他在朝廷中施行德政,善于听从属下的不同意见,明察自己的过失,改正施政的弊端。结果不动一兵一卒,就让别的国家佩服、敬畏。
       试想,这么多人给齐威王提意见,肯定有与他的想法、做法完全不一致的意见,他都能够欣然接受,因此才出现了诸国敬服的景象。
       唐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位臣子进谏,批判了很多国事的是非后就出去了。站在唐太宗身边的臣子问道:“陛下,刚才那位大臣所说的,很多都不符合事实的真相,陛下为什么不制止他、打断他?”唐太宗说:“如果朕不听完他的话,打断了他,这种状况传了出去,有人就会说皇帝不肯听臣子的进谏,就没有人再愿意向朕提意见了。所以,虽然他说得不对,朕也不能够打断他。”正是因为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有这样的心胸、雅量,所以臣子都敢于直谏,最终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在系统研究了各个国家文明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属于中国”的论断,认为未来世界是中华文化得以普遍宣扬的世界。一个外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了信心。事实证明汤恩比教授的论断是非常科学的,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并非空穴来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中国文化以道为本体核心,以道、释、儒还有墨为主体,和谐多元的实体文化系。“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若干年以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他们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相信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地学习、弘扬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助力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更好地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借助自身优势,当仁不让,开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班的培训项目,结合线上线下,大力推广国学师资教育。师资班常年招生,报名火热进行中。最近一期将于近日正式开班上课。详细情况请识别上图中小程序二维码,进入平台了解……






       中华文化研习社,是根据相关政策发起并成立的。是由全国各大高校的一些专家、学者,携手衷爱学习、乐于传播传统文化的朋友们共同成立的社群组织。研习社依托这些顶级专家、学者资源,汇聚各行各业通达经典的领读者,形成了以专家、学者组成的教授团为核心,以领读者为向导的双师直播互动体系。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县级市等各层级研习社开展同步学习的模式。以'内圣外王·厚德载物'为核心指导思想,拟培养数万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读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力求点亮人心、照亮社会。研习社将秉承“弘扬中华文化,助力民族复兴,传播圣贤智慧、服务世界人民”的宗旨,以“同心同德·同愿同行”为核心价值观。根据党和国家制定的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方针和相关政策,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进一步夯实中华文化底蕴。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并在促进交流、同学互鉴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贾邹枚路传(一)
《品读群书治要》第08集:好名之患
白话《老子》9-“天之道”其实是天卦之道
《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八集
《贞观政要》原文及译文(上)
贾山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