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群书治要360》第三十三集第3讲

犯“六邪”则辱
       何谓“六邪”?
       “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沉浮,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一个人安享官位、贪图俸禄,不致力于公事,心思根本不在公事之上,随波逐流,做事左右观望,这样的人是具位充数之臣,所以被称为“具臣”。
        “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谀臣”的特点是,君主说的话都说好,君主的所作所为都认可;还暗地里去探求君主的喜好,君主喜欢什么,就把君主喜欢的东西进奉给他,以愉悦君主的耳目;一味地苟且迎合君主的意思求得荣身,与君主整天寻欢作乐而不顾及后患,这样的人就是阿谀奉承的臣子,被称为“谀臣”。
       古代有一些君主,比如楚恭王,虽然和谄媚巴结、阿谀奉承的臣子申侯伯在一起,感到很欢喜,见不到他的时候,也会很想念。但是君主从心里仍然很明白,这样的人对治国理政、对国家、对百姓没有真正的帮助,对君主提升德行,也没有益处。所以,君主还是把这种阿谀奉承的臣子赶走了,而对那些经常用道义来劝说自己、指正自己过失、直言不讳的人委以重任。
        所以,要和那些能够规劝我们走正道的人相处。这样的人被称为“善友”,善友相依,就要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古人说:“与善人交,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人交友,和那些善良的、有道义的朋友相交往,受到其德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在雾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样,虽然雾水打湿不了自己的衣服,但是可以时时蒙受其德风的滋润,不知不觉地也使自己的德行有所提升。这就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道理。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说:“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君主很昏暗,而臣子又阿谀奉承,君主昏暗没有智慧,就不能够识别人才,而臣子还一味地讨好、巴结他,不为他指正过失,他的危亡马上就来到了。这指出了谀臣的危害。古人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如果领导者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的智慧不够,还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这样的人很容易被蒙蔽,自己的智慧也不能得以增长,就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三曰中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又心疾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他的心中实际上是阴险邪僻,但是外表表现出来却谨小慎微,花言巧语;致饰于伪善,表面给人一种很善的感觉,其实内心嫉贤妒能。对于他要举荐的人,就大大地宣扬他的美德,而隐藏他的过恶;对于他要罢退的人,就大大地宣扬他的过恶,而隐匿他的美善。这样做的结果,使君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能施行。这样的人被称为“奸臣”,奸猾狡诈,就像狐狸一样。
       “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他的智慧足以文过饰非,口才足以到处游说,在宫内可以离间君主的骨肉至亲,在宫外因为他的妒忌,可以使朝廷混乱,这样的臣子称为“谗臣”。换句话说,奸臣和谗臣非常有才华。他们才华横溢,聪明智慧,但是他们没有把聪明智慧用在正确的地方,没有用聪明智慧为国君分忧解难,而是用来谋取私利。而且他们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进奉谗言,使那些真正德才兼备的人不能被任用。他们还用自己的口才,离间君主的骨肉。君主如果不明智,听到了这样的离间之言,甚至疏远自己的骨肉至亲,使骨肉至亲遭到杀戮。
       “五曰专权擅势,以为轻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显贵,如此者,贼臣也。”他独揽大权,自己说了算;巴结权贵,结党营私,为的是使自家富裕;擅自篡改君主的命令,为的是使自己显达、富贵,这样的人是“贼臣”。贼臣控制欲望很强,为了控制别人,居然敢于擅自更改君主的命令,君主的意思明明是这样的,但是经他一诠释就变了味,目的是达到自己的私欲,让别人畏惧、听从。
       “六曰谄主以邪,坠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闻,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使国家灭亡的臣子有什么特点?用邪曲不正的道理谄媚君主,陷君主于不义;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蒙蔽君主的视线,使君主黑白混淆、是非不分;使君主的恶名传布于国内,闻于四邻,这样的臣子被称为“亡国之臣”。像赵高,为了独断专权,就劝导秦二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要经常见其他人,这样才能保持君主的威严。结果秦二世听信了他的话,不再经常上朝,最后导致赵高指鹿为马、独揽大权,秦二世也被蒙蔽。如果一个国家任用的是像赵高、易牙这样的亡国之臣,就会使国家陷于危亡之境。
 
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
        说苑》提醒道:“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贤臣以“六正”的原则处身立世,而不走“六邪”之路,因而上能使国家安定,下能使百姓得到治理。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够安享快乐,死了之后,也会被人们追思、怀念,这才是做人臣的方法。
       领导者如果学了《群书治要》,就可以明辨什么是真正的忠臣、良臣、圣臣、贤臣,也知道什么是贼臣、亡国之臣。而作为被领导者,也要做正事,以“六正”的原则来处世,这样才能声名显立、垂范后世,而不会身败名裂。这些道理确实值得人们认真学习,并且力行在生活之中,这样才不至于走错路。
        现在,一些领导之所以走上了腐败之路、不归之路,甚至走上断头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学习历史,没有学习经典。唐朝李商隐总结历史兴衰成败的规律,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总结历史的经验,可以得出一个普遍的教训: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乃至于一个家庭,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因为勤俭持家。以后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人们过上了过分奢侈浪费的生活,以至于入不敷出。所以,一个家再有财富、权势,也抵不上一两个败家子去破败。
        所以,家庭没有好儿孙,国家没有好的领导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失教,不读圣贤书,不明白圣贤教诲。古人说“至要莫如教子”,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儿女教导好。对于国家而言,要培养后继的人才,就必须读圣贤书。如果世界各国、各党、各级领导者都能够学习《群书治要》,就可以达到见和同解,大家的意见、思想一致,都以孝来治天下,都有一体的观念,这个世界还会有冲突、矛盾吗?领导者尽到君道,能够起到君亲师的责任;被领导者能够竭忠尽智,发挥自己的才能,把本分尽好,这样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就处理好了,也就成为一体的关系,而矛盾、冲突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化解。



       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在系统研究了各个国家文明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属于中国”的论断,认为未来世界是中华文化得以普遍宣扬的世界。一个外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了信心。事实证明汤恩比教授的论断是非常科学的,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并非空穴来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中国文化以道为本体核心,以道、释、儒还有墨为主体,和谐多元的实体文化系。“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若干年以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他们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相信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地学习、弘扬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助力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更好地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借助自身优势,当仁不让,开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班的培训项目,结合线上线下,大力推广国学师资教育。师资班常年招生,报名火热进行中。最近一期将于近日正式开班上课。详细情况请识别上图中小程序二维码,进入平台了解……






       中华文化研习社,是根据相关政策发起并成立的。是由全国各大高校的一些专家、学者,携手衷爱学习、乐于传播传统文化的朋友们共同成立的社群组织。研习社依托这些顶级专家、学者资源,汇聚各行各业通达经典的领读者,形成了以专家、学者组成的教授团为核心,以领读者为向导的双师直播互动体系。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县级市等各层级研习社开展同步学习的模式。以'内圣外王·厚德载物'为核心指导思想,拟培养数万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读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力求点亮人心、照亮社会。研习社将秉承“弘扬中华文化,助力民族复兴,传播圣贤智慧、服务世界人民”的宗旨,以“同心同德·同愿同行”为核心价值观。根据党和国家制定的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方针和相关政策,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进一步夯实中华文化底蕴。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并在促进交流、同学互鉴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工作中学会用“六正”与“六邪”分辨人
中国古代官德(下)
集大成者韩非子:抱法、处势、用术丨诸子百家之 韩非
出师表2
刘向《说苑》卷2臣术诗解2六邪之臣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臣亡臣
《不明于用臣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