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题不是你知道得还不够多,而是知道得太多!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无论是儿时朗朗的读书声,中学时代案头的白试卷,还是成年后难辨得失的一次次选择,“学习”二字都贯穿着人的一生。

但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虽然人们能更简便地获取海量信息,汲取更多智慧,可“学习”之路却并未变得如想象中那般容易。

表面上,仅借助手掌大小的手机,我们就能“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美国的政界动荡,西欧的科技快讯,日韩的潮流时尚,都化作无数个“0”和“1”向我们飞速涌来。谈论起任何话题,我们都能说上点什么。

但,也仅仅只能说“点”什么。

A:你知道华为的CFO在加拿大境内被拘留了吗?

B:知道,叫…孟晚舟,对吧?

A:对,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亲生女儿。

B:哟,还有这层关系,那你说她为什么姓孟不姓任呢?

而实际情况却是,思考浮于表面,对黄色新闻*的追逐挖掘远超过对事件本身的深度思考,全民仿佛都陷入碎片化阅读、浅薄化思考的怪圈。社会逐渐迈向泛娱乐化,“活到老,学到老”已不常见,多的却是“快乐崇拜”、“娱乐至死”。

究其原因,矛头似乎直指信息化技术,直指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无论是有事外出,还是宅在家中,都难逃各式信息铺天盖地的轰炸,个人信息接受量严重超载。人们似乎成为了信息的奴隶,沉溺于网络狂欢与虚拟社交之中,自我消耗却不自知。

但,这个锅真该让科技本身、让这个时代来背吗?

当然不。“信息爆炸”能载舟,亦能覆舟,它能拉近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极大地促进思想、观点、智慧的传播、交流,也能带领我们跌落至全民狂欢的深渊。

而作为掌舵人的我们,才是趋利避害的关键。

我们要时刻明白,信息化的发展的确助我们拓宽了信息渠道,但它不能代替我们学习,不能代替我们积累,不能代替我们进行原创性、有深度的思考。

想想看这样的例子,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不断地接收外界信息,可过多的输入反而使得他们输出的东西减少了;学术抄袭之风盛行,既关乎品行问题,同时也是学者过分依赖网络资源、他人想法的结果。

本末倒置,把应该为我们所用的信息资源当作资本来倚仗,其结果,要么成为网络的俘虏,要么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有意识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才是“对抗”信息爆炸的良方。

我们可以使用QQ、微信,随时随地与外界沟通,但不要让刷朋友圈过度侵占大量时间;

我们可以“有事问度娘”,但切忌“凡事问度娘”;

我们可以把网络当作窗口,借鉴他人智慧,但不能将其当作汲取知识的唯一沃土。

多实践,少空谈;多独立思考,少复制粘贴;多读经典书目,少看快餐文学。学会在繁杂的环境中,保持去粗取精的意识与学习的动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学会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

早在20世纪70年代,传播学者蒂奇纳便提出了著名的“知沟理论”,认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有越扩大的趋势。

而卡兹曼的“信息沟理论”更是提出,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两极分化更趋明显,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正如“知沟理论”与“信息沟理论”所揭示的,不同阶层的信息优势确有不同,但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不可否认的是新技术的采用将增加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量和信息接收量。

以前,落后地区的人们耳目闭塞,可能要举全村之力才能培养一名大学生,而现在他们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成本大大降低,其中不乏有识之士凭借网络资源,成为草根大师。

而要想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人们自己的自制力是一方面,政府、社会也应降低信息技术的准入门槛,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新兴技术,进一步推广优质的信息资源。

众所周知,构成如今如此庞杂的信息网络的,其实是“0”与“1”两个简单数字,0就像船身,1就像船上的桅杆,我们借助着无数个0与1的力量,在信息的海洋中驰骋。

起初,我们是未填满的“0”的状态,而只有在经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后,我们才会收获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1”。学会对抗信息爆炸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与资源,努力积淀,最终实现从“0”到“1”的质变。

黄色新闻:指建立在煽情主义之上,以传播凶杀、灾祸、犯罪、恐怖等内容和运用耸人听闻的编排手法刺激感观的新闻。

·end·

文/周晨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企业怎么投广告?
信息系统的三种重要资源是信息、信息技术和人。这三种资源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
作文指导:资料找时方恨多
大家一起来聊一聊“信息爆炸”的这个时代吧
“知沟”?“信息沟”?“数字鸿沟”?别被带进“沟”里了!
网络时代知识沟变化情况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