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着不能没有意义,那太有意义又会怎样?

文/但目送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樊浩

春节过去不久,面对亲戚们的攀比和“质问”,加之父母的逼婚,这些都无法让人高兴起来。期末考试、年终考核、交通拥堵……这些也同样让人透不过气来。

冬去春来,人生如四季之轮回。年复一年,好像新年立的flag不是辞旧迎新,而是对旧年的往复循环。

人活一世,真的似草木一秋吗?枯荣盛衰,皆由四时节令所控,人的生存价值又在哪里呢?

也许真如《悟空传》里所说:“你以为你有很多路可以选择,但是在你四周有很多看不见的墙,其实你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2012年3月一位微博用户“走饭”发布了她在人间的最后一条信息。

她的微博中因众多精彩的诗句而受到大众注意,她发布的这最后一条微博也成为众多在现实中难以表达的抑郁症患者倾诉心事的“树洞”。

截止到目前,其微博评论数已经超过了150万,虽然其中也有陌生人的温馨鼓励,但更多的是负面消息。

那些消极悲观的话语充斥着整个评论区,有囿于现实环境压力的;有否定自我与迷失沉沦的;有找不到生存意义的;有陷入虚无的......

不管如何,生命的意义常被提起,人生艰难,时常兀自挣扎,迷失于虚无之中。

《编辑部的故事》中张国立(刚子)与葛优(东宝)的对话,尤引人深思:长大不容易,不仅仅有着各种客观条件的困窘,还有主观的自我伤害!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却陷入迷茫。我们的危机更多地来自精神层面,而人的精神层面又有着非常大的杀伤力。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之一,到2020年可能会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主人公富贵生于富裕之家,因赌博败光了家产,父亲被他气死,妻子也离开了他,自己也被抓去做了苦力。等到刚有一点希望的时候,命运又在背后捅了他一刀,亲人相继逝世,最后只剩下一头牛为伴。

通过这本书,有人看见生命的悲苦,有人看见生命的韧性,有人看见生命的本质......而我,却难以读懂它。

我一度很难理解余华所说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好像生命就是苟活,如浮萍般随命运摆弄,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意义。

战争、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普通民众被命运玩弄于鼓掌之间,那个时候的“活着”似乎真的是一种生命的韧性,不甘屈于命运之手。经历过那么多变故的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不也活下来了?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五种需求理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以前人们只是为了实现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而已,因为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去追寻自己想要的。

正像《十三邀》中俞飞鸿所说的:“活着本身没有意义,活着只是一个载体,只有活着你才存在着,继续寻找更有意义的东西。”

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生理意义上的存活,才有机会去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富贵不也是在一次次地追寻着希望?

钱财散尽了,亲人还在;亲人逝去了,至少还有一头老牛。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是逆来顺受。但是富贵在追寻希望的过程中难道没有努力吗?他努力了,只不过天不遂人愿。

然而希望呢?

鲁迅曾经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而如果努力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无”,如果人们都为了希望去奋斗,无论成败,每个人的奋斗就开辟了“希望”之路。

于是在活着的过程中去开辟希望的道路才被称为真正的“希望”,而不是“希望”一定要实现了。

“希望”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活着也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富贵的生活是美好的,有着富贵的家庭、最好的妻子、懂事的儿女、真挚的朋友。他们虽然最后死了,却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名誉与财富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重要的是你正在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你正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人最痛苦的不是“没有得到”,而是“曾经得到过”,曾经的美好依旧是美好,人们接受不了的是美好的消失。

有的人不喜欢悲剧,觉得结局太令人伤心,但伟大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在记忆中它依旧是美好的而不是丑陋的,只是不存在了。

正如海明威所说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一块石头即使毁灭了,它坚硬的性质也不会变。生命与生活的美好不在于存在与否,而在于它本身的性质,而这个性质是由我们决定的。

我们总爱追寻生活的意义,以为有了意义,生活就不再简简单单地只是生存。但意义仿佛只是在开头与结果存在。

我们做一件事,会在开头时问“我做这件事意义是什么”,会在结束时问“这件事我做完了,有什么意义”,而过程往往被忽略了。

但是在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终归是少数,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面对的都是平平淡淡的庸常。

如中山大学哲学教授陈纯先生所说:“如果我们所做的事带来的意义感太强,它也会削弱我们对日常生活的耐心。”

我们需要意义,但如果把意义看得太重要了,就难以忍受生活中大部分的庸常。

“活着”的意义感如果被庸常所削弱,则难以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事,那才会迷失生命的意义。

然而生命的意义是人所赋予的,将生活过成什么样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去追求去创造,即使结果没有意义,过程中所获得的意义也不会因结果而改变。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喜欢独处,对未来感到迷茫?是一种什么心态?
思想杂记
【阅读空间】生活很难,但是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期待~
带着希望生活
“活着就是王道”
赏石,领悟生命之重,看淡得失之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