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思敬《主体性凸现的诗意架构与创新》 罗兰朗诵

峭岩河北唐山人,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峭岩诗选》《星星,母亲的眼睛》《爱的双桅帆》《绿色的情诗》《高尚的人》《静静的白桦林》《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浪漫军旅》,散文集《士兵的情愫》《被遗忘的爱》《怀念那片水杉林》,长篇传记文学《走向燃烧的土地——魏巍传》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体性凸现的诗意架构与创新

——峭岩长诗《七月!七月!》序

作者:吴思敬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不久前,我与诗人峭岩通了一次电话。峭岩说:为了迎接,他用五个月的时间写了一部长诗《七月!七月!》。我一听,不禁吃惊地说:一部长诗,写建党一百年,这也太难了吧?峭岩听出了我的疑虑,他用平静而自信的声音说:“我用邮箱发给你,你先看一看
      《七月!七月!》发过来了。十个篇章,百首短诗,两千多行,我一口气读了下来,欲罢不能。我的疑虑顿时消除了。这部长诗冲破了多年来节日献诗的窠臼,不再是编年史的分行,不再是政治术语的叠加,不再是廉美颂词的堆积,而是高扬诗歌的主体性原则,塑造了一个融个性与共性为一体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全诗以强烈的民族自信拥抱大地,以冷雋的目光审视历史,以理想的光芒烛照未来,从而为当代诗歌的宏大叙事开出了一条新路。
      《七月!七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诗人鲜明的主体意识。在以往编年体的节日诗写作中,诗人仅仅是一名书记员,严格说来还是不称职的书记员,因为从记述史实的翔实程度而言,诗人要比史学家差多了。然而,在长诗《七月!七月!》中,诗人打破了编年叙事的格局,摆脱了书记员的角色,诗歌一开头,便自豪地宣告:
      “我站在灵魂之岸
      眺望一个季节的血
      它来自原始部落的马蹄和刀戈的交错
      驱动着昨天与今天的车轮”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胸襟开阔,激情满怀,志存高远的抒情主人公。他是生活中那个平易近人的峭岩:长诗中,他在掏心窝子与你谈话:“我要和你倾谈/倾谈/我父亲、爷爷、母亲、奶奶的故事/他们是如何扔掉讨饭棍/穿上霞光的衣裳/他们是如何踏平苦难、战火/奔上曙光之岸/还有我,一个穷小子/军旅路上冶炼/攀上母语的翅膀/竟然戴上诗人的桂冠……”
      同时,他又是无限扩大了自我的峭岩:“我写七月,腾空驾雾/站上时光之岸/仰望或俯视/都是我书写的姿势/在子夜/琥珀之杯斟满星光月光/我要和太空对饮/要喝个天翻地覆/左手,扯过黄河长江/右手,握住大山的脊梁/书写一支圣曲”这部长诗,有两个峭岩在对话。有了前一个峭岩,就有了亲切感、温暖感、血肉感,就有了呼吸与生命;有了后一个峭岩,就有了襟怀,有了气场,有了高度,也就有了能与“七月”攀谈的平台。前一个峭岩体现了现实感,后一个峭岩体现了超越意识。也正是在两个峭岩的对峙与融合中,迸发出了“思”的光芒,体现了对民族之魂的开掘,对历史之魅的深思,对彼岸世界的追寻……
      一般的抒情诗人对诗的理解多停留在情感的抒发这一层面。而黑格尔早就说过,在抒情诗领域,“人类的信仰、观念和认识的最高深的普遍性的东西(其中包括宗教、艺术甚至科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意蕴)却仍巍然挺立”(《美学》第三卷下册)两个峭岩的并峙与统一,使这部长诗,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有了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体现出民族的性格,反映出人民的心声。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布罗茨基主编《俄国文学史》上册)真正的诗人就是要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他既是在扩张自我,又在吸收外部世界,这样,他的声音就不是纤细的,微弱的,而是充满了时代精神的浑圆体。 
      长诗《七月!七月!》是厚重的,其最具思想光芒之处,就是在他精心打造的意象世界中所融入的丰富的哲理心理内涵。优秀的长诗总是要有思辨的精神,要有哲学的深度,但是又不能像思想家、哲学家那样直说,而是要把哲理的思考融入到富有象征性的意象之中,并在意象的组合、运动与碰撞中显示出来。峭岩是深谙诗歌创作艺术规律的诗人,他说:“我知道,诗人用意象走路”所以,他才不去按编年的顺序展览史实,而是从百年的历史时空中提炼出一个核心意象:
      是在尘埃落定之后
      在我沉思良久之后
      所有的日子褪去光泽
      一个季节跳出来
      它静如仙风道骨
      它的名字叫:七月
      “七月”,本是时间的一个单位,是对季节的一种命名。在峭岩这里却作“动词”诗意化了。在长诗中,诗人赋予了它一种全新的内涵:“七月,你不单是季节的符号/是一个幽灵的诞生之地/那时,东方的一个幽灵/破晓了……/七月从节气中跳出/横亘在时空里”真称得上是“横空出世!就这样,“七月”这个全诗的核心意象诞生了。我们再看抒情主人公如何定位自己与“七月”的关系:“为一个季节命名/是为自己命名/我的灵魂注入它庞大的器官/那是我永远的呼吸”“我自认,我是七月的儿子……/七月酿造的氧足够我的生命/七月的旗帜再一次让我挺立”这表明,“七月”与抒情主人公的关系,也正是“大我”与“小我”的关系,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围绕“七月”这个核心意象,长诗中派生出一系列的子意象,如同众星拱月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象世界。像这片采自湖畔的“彼岸花”:“小小的生命/一定见证了一段历史/她有尖尖的耳朵,倾听/倾听春雷落地的声音/她有洞察的眼睛,仰望/仰望东方破晓的蠕动/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召唤着远方的光明……”这片在长诗开头写到的“彼岸花”,在诗中时隐时现,直到长诗的最后,迸发出名为“彼岸之光”的“尾歌”:“彼岸,在前方的波峰浪谷的秘境里/或许在血和泪、钢和铁的交织里……/未来是美好的/我们必须金属般地付出/自己生长自己/飞翔,向着不老的图腾……”
      类似“彼岸花”这样鲜明、灵动的意象,在长诗中比比皆是。像“芦苇”:“芦苇不去抢占平原的舒缓/它让给大豆、玉米、红高粱/却在简陋、贫瘠里安身立命/只有根在地下歌唱……”像“孤树”:“从季节中飞出/从那片孤地抽身/站上高峰之脊……/头上有飞翔的花朵/胸中有泣血的河流/脚下有钙质的高山。”像“碉楼”:“孑然而立/在稻谷的簇拥下/像簇拥一个人,一双眼睛/的投射……/碉楼后,是一页残缺/碉楼前,是一页圆满/然而,它依然站在家园的心思上/守候着一方开花的土地。”这些鲜活、生动的意象,跳动着,生长着,暗示了或纯真高洁、或坚韧顽强、或孤独守望等精神品格,从不同侧面丰富了“七月”这一核心意象的外延与内涵。
      《七月!七月!》值得深入探究的,还有这部长诗的结构。结构的不同是决定作品独特面貌的重要内在依据。结构可以告诉人们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光靠单一的要素,诸如意象、分行、词句是体现不出来的。作品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各成分在空间位置上排列的疏密、张弛、繁简、虚实的程度,以及组成层次的序列、数目、梯级,决定着这一作品的基本风貌。
      法国16世纪的诗人龙沙说过:“不用怀疑,在相当高妙的的创造之后,美丽的结构跟着就会出现,因为结构与作为一切事物之母的创造相随,有如影之随形。”(龙沙:《法语诗艺简编》)《七月!七月!》由于摆脱了编年叙事的写法,因此也就不同于一般叙事性的长诗以时间为序安排结构。这部长诗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为百年,空间范围覆盖全国,意象纷呈,史实繁杂,要为之设计一个完整的结构,把这些材料统率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诗人放弃了以时间为序的“编年史”的思路,而是根据他所写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十大版块,也就是长诗的十个篇章。篇章与篇章之间,不再像一般叙事诗那样以时间为序,而是伴随着主体的情感的倾泻,思维的跳跃,诗意的萌生与转换,运用时间空间化的手法,把流动的时间凝结为空间的意象。如诗人所言:“十个篇章的架构不是'时间秩序’,是思想提炼后的'结晶体’。把一百年的风风雨雨搅和在一起,再组合成诗的链条,最大可能的让诗意承载所有。” 十个篇章如十根链条,紧紧联系在一起;又如十根立柱,支撑起了全诗的框架。而每个篇章又由或长或短的十首诗组成,合起来是一百首。因此诗歌总的篇幅虽长,读起来却没有密不透风的感觉,而是能读出短诗的精粹含蓄,尺水兴波,纸短情长,进而细味其意象与情理的交融;但是又由于长诗的有机性与连续性,可以有酣畅淋漓的表达,从而使读者能体会到短诗不可能容纳、不可能承载的厚重的情思,深邃的哲理。
      此时,我想到峭岩说过的一句活,他说他是诗歌马拉松的选手。这话说得不错。半个世纪来,峭岩在诗歌之路上不停地奔跑着。青年时代,他把自己的生命与部队、与诗歌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创作为军旅诗播撒了片片新绿。退休之后,他不仅没有放下诗笔,反而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二个春天。他钟情长诗创作,陆续写出《遵义诗笔记》《烛火之殇》《跪你一千年》《萧萧班马鸣》《落红》这些既有深厚的历史与哲学底蕴,又充满现代气息的鸿篇巨制。如今,他又推出了长诗《七月!七月!》,为党的百年诞辰,献上了一份厚礼。
      当然,这不会是峭岩马拉松跑的终点,他还会在诗歌之路上坚定地跑下去。他在这条路上的身影,将成为当代诗坛的一道风景,激励着后来者创造出人生与诗的辉煌。
                                    2020年2月20日

吴思敬:著名诗歌评论家、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
 

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往  期  精  彩
《以站立的姿势和祖国在一起》

《箭,直指武汉》(外一首)《神往“枝叶园”》《走进中山》(外二首)《跪你一千年》

绿岛《反骨》的诗意探险《四月诗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砺之影术第二十一期名家讲诗活动现场
[转载]散文诗写作之于当代诗坛的意义
以新诗探寻李白的精神世界
从古典的意象出发
‘神灵与这片土地’(节选)读后感
吉狄马加长诗《裂开的星球》读后:面向星球发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