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刀日本刀的师徒名份为啥唐朝就有定论了?

经典战争剧《亮剑》的名场面:

这段戏很好的表现了李云龙的个性,可以说是《亮剑》中很经典的一段戏,中国人看了也都不禁哈哈一乐。

不过要是较真一下,中国剑术和日本剑道的师徒名份,是否真的在唐朝就已经有定论了?恐怕就会有所争议。

爱国群众会说这还用说?小日子的一切不都是跟中国学的?而有些人则会说,人家剑道现在发展的如火如荼,中国就剩了几个“大师”,怎么就是跟中国学的呢?有什么证据?

其实吧,先说我们的看法。“师徒名份早在唐朝就已经有定论了”这话,并不是全部,但绝对没有错。中日两国千年的历史上有过多次的碰撞交流,互相的学习都有,特别是明代,举一个例子: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缴获了日本的刀谱《阴(隐)流之目录》,影响了中国刀法的发展,并创造了《辛酋刀法》,而再后来这本书竟然在日本失传,又由中国回传给日本。日本古武道学者则认为,戚继光所得之书即为“日本剑道三大源头”之一的“阴流”流祖爱洲移香斋(即日本两大剑圣之一的上泉信纲的师父)之子爱洲小七郎于明朝时期游历中国(游历估计是“当倭寇”的一个委婉的说法,可见当时倭寇中不乏日本最顶尖的高手)时所传的“猿飞阴流”剑术传书。

不过在唐朝这段时间,中国的刀剑之法和刀剑铸造之术,传入日本推动了日本的武道前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下。

日本刀剑起源于中国(部分通过朝鲜传入),这一点毫无疑问,日本学者清水橘村于昭和七年(1932 年)刊布《刀剑大全》一书,记述道:我国古代衣食住乃至工艺美术、百工之技术皆由中国传来,刀剑既非本邦特有之器物,则其初之锻刀皆为舶来品,乃任何人不能争论者。

很多人对日本刀剑的印象就是后世日本武士片和抗日剧中的日本双手弯刀造型:

其实这不是全部,日本最早的刀剑也是双刃剑。比如日本古代三神器之一的草薙剑就是双刃直剑。日本民族的祖先,可能是来自中国和朝鲜大陆的移民(也就是徐福的时代),而现在的虾夷族,则是日本被移民征服的原住民之一。日本最早的双刃剑,可能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带过去的双刃青铜剑。

草薙剑

大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中,三船敏郎自称在古坟(所谓古坟时代)里挖出一把剑,就是一把很中国感觉的双刃直剑,虽然造型有点往后……

日本和中国大陆最早的官方往来是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遣使到洛阳,汉朝赐其王以金印(见汉委奴国王金印)。汉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又遣使来朝,到了三国时期,邪马台国成为许多小国的共主,其女王卑弥呼(还是母系社会)于景初三年遣使到洛阳,随着遣使双方还互赠礼物,日本献上的礼物基本为鱼干,茅草,唯一拿得出手的是“生口”(奴隶),据说有美女,不过那时候的美女估计也就说说而已。而汉、魏赐“亲魏倭王”金印及锦缎、铜镜(为啥三神器还有镜子,明白了吧)等各种礼物,其中首次赏赐的物品,其中便有“五尺长刀五口”。这五口刀无疑便是汉代的环首刀,日本也通过输入和仿制开始了日本刀的环首时代。在今天出土的日本古坟时代兵器中就有环首刀。

日本出土环首刀

我们今天常说的遣唐使,其实在之前便有遗隋使,日本第33代推古天皇时期,当时日本圣德太子摄政,于公元600年、607年、608年、610年、614年五次遣使入隋。这位推古天皇就曾明确表示:“要说太刀,还是句礼的真锄”,这句话里,“句礼”是指中国吴地,“真锄”就是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刀剑还得是看中国的。可见隋刀是当时中国对日本的主要文化输出之一。

日本国宝,丙子椒林剑(名为剑,实为隋代钢刀),现在为日本四天王寺收藏,定为国宝,刀长65.8厘米,刀上刻字“丙子椒林”。

圣德太子像,所佩剑可能便是丙子椒林(圣德太子另一把佩剑为七星剑,同样为隋刀)


许先哲的《镖人》,根据这件国宝,创作了丙子椒林的故事。中国隋唐刀剑,保存最好的几把都在日本,这是非常可惜的,但也可以看到日本对隋唐刀剑的重视。

经过长期的学习,日本人觉得自己已经出师了,小中华决定和大中华掰掰手腕了。

历史上朝鲜半岛曾经存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史称韩三国的漫长时期。

中原王朝唐建立以来,这三国联合岛国日本和唐王朝,彼此攻伐争斗不串休。公元663年8月这一平衡被打破,东北亚将迎来新的时代。

长期以来日本与百济结盟,插手大陆国际关系事务。公元660年, 唐高宗派左卫大将苏定方统水陆军共一万三千出兵百济,以解新罗之危。苏定方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成)由海路出发,攻打百济,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闻讯即率军五千与唐军会师。同年七月,百济被唐、新联军所灭。

百济虽亡,但百济将军武王从子鬼室福信与浮屠道琛等人率部死守周留城,誓死抵抗唐军,并向日本乞救兵。

663年8月,刘仁轨率唐和新罗海军驶向白江口,北上进逼周留城。当刘仁轨所率海军驶抵白江口时,与先期前来的日本海军相遇。刘仁轨立刻下令布阵,170艘战船按命令列出战斗队形,严阵以待。

663年8月27日上午,日军战船首先开战,400余艘大小不一的战船冲向唐军水阵。唐军统帅见日军军旅不整,蜂拥而至,便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在阵中,开始用火器攻击。

日军被围,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火势迅速蔓延,日军士兵大乱。日军大将朴市田来津在乱军中突围率领小船冲击唐军巨舰与唐军展开接舷战,这是朝鲜三国角力背后两国的第一次白刃战正面交锋。

日本当年作为把百济的铁质“七支刀”都奉为国宝的国家,虽然引进了部分大陆刀剑,但面对唐军全军普及的钢制刀剑,被杀得血肉横飞,大将朴市田来津战死,日军大败,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

日本国宝七支刀

《新唐书》记载:此次海战“四战皆克,焚四百船,海水为丹。”日本扶植百济的复国运动彻底失败,日本也再无力插手大陆事务。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信条,日本开始再次全面学习唐朝各种技术和制度,小日子这回动了真格的,在其后数百年间,把自己变成了“具体而微”的唐朝翻版模型。

而经受过白刃战的洗礼的日本,也开始向唐朝学习冶炼制刀技术,如锻打、夹钢、包钢、切刃造、镐造,覆土烧刃等技术进入日本,并迎回了数把唐刀在神庙供奉。日本开始大量仿制唐刀,各种唐装的刀剑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在日本唐刀中最著名的一把:金银钿饰唐大刀。除了华美,最大的特点是刀头反面开刃,虽然是刀,但可以刺和反挑。

后人还原的剑形唐刀工艺品

后人复原唐刀工艺品

日本贵族的梨地螺鈿金装飾剣

后在唐刀的基础上,日本开始了流行至今的日本刀。一般公认的第一款日本刀“小乌丸”,虽然传说是天神派来的乌鸦所赐,但看刀型和设计思路就能看出完全来自唐刀,主要区别是刀身从直线变成了有弧度。

有关日本刀为何出现弧度,技术上讲是由于刀条和刀芯收缩比例不同, 淬火时产生的结果。但为何唐刀是直刀,而日本刀同样的做法出现了弧度,说法不一。但弧度变成了日本刀独特的象征,自此日本刀开始脱了唐刀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日本刀淬火的神奇变化

很多人认为日本刀只有一种造型,其实日本刀从锻造方式、刀型、刃纹等都能分出很多种类。

在日本刀逐渐兴起的同时,唐刀则由于大唐帝国的衰落,以及单兵刀剑形制的改变(后以单手刀盾为主),刀本身和刀法均失传(有一个说法认为,因为中国战争规模的扩大,不再像之前的府兵制和日本的武士制度一样,追求一把世代相传,千锤百炼的宝刀,而是要大规模快速生产大量的武器)。相关刀法和刀后世只能再重学于日本。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的是中国刀剑传入日本的历史,并没有说中国刀剑武术传入日本的历史。确实,连很多唐刀是从中国传入还是日本仿制在历史界都有争议,没有实物的武艺就更难难证,但常理可以推测,早期只有剑没有刀的日本,在传入中国的环首刀和唐刀之时,不可能不同时吸收中国的刀剑之术,在唐朝,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文化,制度,艺术,科技,军事,不可能放着强大的唐军的刀剑武艺不去学习。

其实日本的武士制度与中国唐朝的府兵制非常相似,唐朝的兵都是脱产的小地主,其实就是他们类似于日本的“武士”阶级,西方的”骑士“阶层。他们可以平时带刀、弓、骑马、甚至当街杀人,不受民政官、民政律法管理,归属专门的机构管理。平时他们除了训练就是坐在一起喝酒,或唱大角戏、摔跤、射箭为娱乐...........所以唐军的府兵要求是适用各个战位都要胜任。很多府兵还会携带备用武器,如唐人笔记曾记载,有些府兵上阵,甚至有人自备了五把横刀(一般是备用两把)........因为横刀这种武器在劈砍敌人过多后,容易断裂或豁刃,所以很多府兵都携带了一定数量的备用武器........

人均足利义辉了属于是……

金铜黑漆唐装直刀、唐刀柜

这把刀是日本国宝唐刀,供奉于日本鹿岛神宫,此刀的特点为身长,全长256厘米,刃长223厘米。典型的直背、切刃造。刀谭为明显的汉式风格,随此刀保存的难得的唐代盛刀盒——“唐柜“,又名”金铜黑漆装唐直刀“。

鹿岛神宫不是普通的神宫,也是日本剑道的圣地,它是祀奉日本武神,武甕槌神的神宫,在这座神宫中的道场里,终日响彻着木刀碰撞的声音。换句话说,近代日本剑术的创始者就是当年在这座神宫中祀奉武神的神职人员们。

距今约1600年以前,国摩真人创立了“鹿岛之太刀”,被誉为日本剑道之祖。

在这个过程中,也正环首刀传入日本,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遣隋使来中国的时期。

后来,被称为日本两大剑圣之一的冢原卜传出世(另一位是上泉信纲,也曾向冢原卜传学剑),以鹿岛太刀为基础,发展出香取神道流的鹿岛新当流。

日本游戏《太阁立志传》中的冢原卜传……现在你知道为啥游戏里这老头这么难打了吧?~

宫本武藏在冢原卜传死后出生,但有人画过这样一幅画:武藏去找冢原卜传,不讲武德,偷袭,结果正在吃火锅的老剑圣用锅盖就挡开了

在大河剧《冢原卜传》的最后,冢原卜传闭关领悟剑术真谛,最后见到日本剑道之祖,鹿岛太刀创始人国摩真人下凡,持一把唐刀指导冢原卜传,使其领悟“一之太刀”的最高境界。可见在日本人看来,日本的刀剑和刀剑之法来自中国,也是一件不需避讳的事情。

几何形的刀头,比冢原人还高(长两米五,剧里被雷劈了一下变短了,方便国摩真人指点剑术),正是鹿岛神宫供奉的金铜黑漆唐装直刀的特点

国摩真人下凡,和冢原卜传持短版鹿岛神宫双耳挂悬唐刀对打

结语

战后,日本刀迅速通过漫画影视这些新媒体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风靡世界。而唐刀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所幸近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唐刀也开始有人复原再造,中国的动漫作品也出现了唐刀的身影。未来唐刀能否跟随时代迎来自己的新生,未来可期!

汉威出品,镖人同款,朱雀环首隋唐刀,客服kf33998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只限于现代剑道——小野十生
60块钱的剑道对打练习木刀酒红色3件套开箱测评
日本人的剑道实为刀法
戚继光《辛酉刀法》实战惊人,中国刀剑是否真是“花架子”?
剑道即人生人格之道凭借修炼剑的理法来形成
大英博物馆展品介绍——日本太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