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贪婪终归祸害多——《素书》悟读之【98】

业本养生须敬畏,廉乃德源莫逾规。

《遵义章第五》悟读【38】

【原典】

贪人之有者残。

【译文】

总是贪婪别人的所有,会变得凶残。

【悟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语自司马迁《史记》的“货殖列传”,意思是说天下芸芸众生为各自之利益而奔波。

有欲则生,无欲则死。人之生存与发展,无不来自欲望。正常之欲念,可促人奋进。不过,古贤也反反复复告诫世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素书》本句反对的就是人生贪婪无度之行为。

"贪",本指爱财;"婪 ",本指爱食;"贪婪",指贪得无厌,意指与自己力量不匹配之过度欲求。此病态之心理,与正常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之时,愈满足,胃口愈大。

“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秽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这是刘安《淮南子·齐俗训》的警示,强调了贪婪对一个人心性平和之伤害。

佛教认为,贪是人生修行之大敌,是一切烦恼之根本,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痴,是因无明作出的贪或嗔的反应,“戒定慧”则是对治贪嗔痴之良法。

个人只有内心的真正知足,行为上才不会贪婪无度知足知止,长长久久;欲壑难填,步步坎坎。

老子说,“罪莫大于贪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最大之罪过莫过于贪婪的欲望,最大之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之过错莫过于想要得到更多。

在此基础上,老子得出了两个重要的人生结论。其一,“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懂得知足,方能常处于满足之状态;其二,“知足者富”。懂得知足的人,永远都是富有的。这种富有,非指物质财富之增加,而是对现有财富的一种满足。

清朝名臣于成龙之母方氐,为嘱儿子不贪,为之作画题联,画的是一望无际之青葱白菜,联曰,“官不可无味,民不可有此色”,书画之意很是直白,警示儿子为官谨记清廉,切勿贪婪。

“丫鬟的命,小姐的心”。人生可怕的一点,就是没有富贵之实力,却想着富贵之命运。如此,带来的焦虑与祸害,或许无穷无尽绵绵不绝。说一千道一万,贪婪终归祸害多,云淡风轻也洒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杨曦 读书分享
贪婪是不幸的开始(深度好文)
有福三种贵相,无福三种衰相
【鬼谷子】当你迷茫的时候怎么办?读读这5句话,让你豁然开朗起来
知足常足
贪了人世的便宜,会吃天道的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